人生之路难免遇阻,固执的前行定会让你遍体鳞伤。退缩不是屈服于人生,而是为了更好的战胜人生。懂得后退而积蓄力量者方能更好的前行。知退方能进。
1947年,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攻打延安。此时兵力尚足的毛泽东却决定马上撤离。命令一出许多人对此大为不解,认为应立即展开有效反击。而毛泽东却微笑着说道拳头是直接打出去更有力,还是先将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更有力?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退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能隐忍乃真君子,后发制人为上策。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一味的求进只会让你撞向南墙,磕的头破血流。正如当时的延安,若固执坚守于此地,必定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拉至满弓的弦,只知拉满而不知放手,只会弦断箭毁。拿破仑,可谓是法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十几年的时间,由一名炮兵少尉成长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二十三年的时间,无数次战役,无数次胜利,矗立于世界的巅峰。拥有一切的她并不满足,一味求进,终客死他乡。
不知退何以为进,一生的辉煌便止于进退之间。倘若适时的后退一步,转守为攻,或许就不会留下这莫大的遗憾。
忍一时便会风平浪静,退一步便能看到海阔天空。正如勾践卧薪尝胆终以千越破吴;刘邦退守巴蜀,终成一代霸主;李白愤世出长安,终书写盛唐千年。
人生的巅峰不尽因进而精彩,而当你退的一瞬间往往是人生的另一个制高点。不要因进时的辉煌而蒙蔽了双眼,忘记了适时而退。进,不是一味前行,而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自我;退,不是一味退缩,而是在现实的迷雾中认清方向。
初三:董禹欣
也许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并没有发现而已。比如,在一个充满繁星的夜晚,它们给予了我们快乐。一个乌云遍布的夜晚,它们给予了我们安静。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它们给予了我们劳动的时间。一个细雨连连的雨天,它们给予了我们休息的时间。一碗饭,为我们解决了饥饿,一杯水,为我们解决干渴。一片绿阴为,我们抵挡了炎热。人生在世知足,便能常乐,常乐便能知足!
初三:侯旭浩
人吗总是说,知足者常乐,人还是不要太过于贪心的好,安于现状就可以了。可是,知足者真的常乐吗?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大学生毕业之后,一些人选择了去外地闯荡,一些人选择做小本生意,还有一些人选择安分守己的在本地的私企里面做个普通白领。一次同学聚会,大家谈论起现如今自己的生活。那些选择了去外地闯荡的人,一个个都去了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风土人情;曾经选择了白手起家的人大多数已经发家致富。轮到这些选择了做普通白领的人说的时候,她们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毫无激情。每天上班,下班,第二天再上班,再下班,到了月底是领上自己的工资,下个月再继续上班,下班她们没有去过世界各地,也没有经历过商业受挫,她们有的,只是每天去了公司和一群妇女们谈论各种八卦,她们的生活没有一丝起伏。
老人们总是去拜佛祈祷希望自己和儿女们都能一帆风顺,我不能说她们这是错误的做法,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年轻人,还是闯一闯比较好,何必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过上八十岁的生活。知足,会让人乐一阵子,却不能让人乐一辈子。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厌倦这种平凡的日子,这种不起一丝涟漪的日子。
同样是一片湖泊,不流动的,即便最初再美,也会成为一滩死水,慢慢发臭;流动的,即使一路上会遇到高山、峭壁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她仍然是快乐的,因为在她找到她的归宿大海时,她可以很自豪的说:我这一生不是碌碌无为的,我一直在奔跑,在冒险,我还有可以回味的事情。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我始终坚信,知足,不一定常乐。
初三:苏景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