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黑暗的降临就预示着黎明的即将到来,那么,何必苦苦的徘徊在黑暗中,不知所措的四处游走,而不去争取那一片属于我们的黎明!
那监狱的高墙束缚了多少人的心,勒住了多少人的愿,但是他们知道改过,知道曾经犯下的错,他们努力着,改造着他们的形象,他们的心灵。他们要离开这个让他们嗅到罪恶气息的地方,他们知道美好生活等着他们,所以他们发奋着,而不是继续沦落下去,让罪恶嗤食了他们的灵魂,他们有着一个不变的信念:出去了,即使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曾经,自己也会相信,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人!
终于,他们挣脱了黑暗,走向了黎明。
高考,断送了多少人的未来,否定了多少人的努力,但是毕竟高考只有一次,怎样,是继续坚持,还是一蹶不振。好,继续坚持,勇气可嘉。一蹶不振,真心希望你们回过头,想一想,三思而后行。失望的孩子们最终选择了重头再来。抛开落榜的包袱,走出心理的阴霾。
最终,他们狰脱了黑暗,走向了黎明。
犹记汶川的亲人们,5。12大地震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致命的,不可触及的伤疤,可是他们记住了:他们有着13亿的支援军,他们拥有着13亿的赤子之心,多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是可以化解的。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感同身受,
他们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要看着美丽的家园在废墟中重新立起,看着他们的亲人笑容依旧灿烂!
最终,他们挣脱了黑暗,走向了黎明。
成与败的瞬间,就是你选择黑暗与黎明的瞬间,,它很简单,仅是一念之差。记住,黑暗的降临就预示着黎明的即将到来,挣脱脖子上的缰绳,去寻找自己的伯乐,追寻着那属于我们的黎明!
几天阴绵的雷雨,让我们渐渐忘却青春的色彩。几天刺骨的寒风却让我们懂的了腊梅的坚韧不拔。
11月前后正是雷雨,寒风交替之时。
踩着水毯站在雨幕下,远远望去,院子里的四季花早已凋零,早已没有生气的枝干述说着对雷雨的不满,就像岁月述说着青春的短暂。相对于此,我更喜爱王安石笔下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傲雪,愈冷愈开。这是它的本性,绝非是高傲自满。
花瓣的陨落是上天的洗礼,是花无法改变的历程。枝干的颓废无非是受了花瓣的影响而忘却了本来挺直腰杆的面目。在生活这条不归路上,我们每走一步就会有一个交叉路口,是对是错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是花却又不同于花,我们一样拥有生命,但我们却是上帝的宠儿,我们比花更多了一份思想,所以上帝给了我们两条路,却只给了花儿一条路。即使最后我们还是错了,像枝干一样颓废,但我们却能说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努力过。
梅花喜寒,冷汗独自开,是不变的历程。人们永远只看到他周身的美丽,傲然,闻着它清幽的飘香,又有谁正真关心过漫漫长夜,雪花飘扬,它是如何挣扎的从众花之中脱颖而出,那种孤帆自赏的心境又有谁在意呢?梅花不在百花烂漫的春天开放,而要选着草木凋零的冬天。这种不且严寒的傲骨,不禅寂寞的清高,寄寓着王安石所向往的美好品德,抒发他坚贞的志向和不为权贵的品格。王安石以梅寓己,挣扎着从无情的权贵中脱颖而出也只是为了独只开。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才能为世人所知晓,认同。对于一个才子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赞许。
学习之旅,生活之圈,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努力,是像梅花一样坚忍不拔的挣扎,挣扎传统观念的束缚,挣扎新理念的尝试,挣扎勇于拼搏的精神。
初三:Y.MQ
看《青春散场》真是看得很不是滋味。
关于郭敬明的抄袭风波略有耳闻,先是《幻城》抄袭颜歌,再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近来又说《夏至未至》也是抄的。前面两则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毕竟可以拿出证据来显摆,最后一条则是有些过分。
这是后话。
有些人的蜕变需要一辈子,郭蜕变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也许他原本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吧,有那么好让人惊羡的天赋,他似乎天生就是操纵文字的好手。看他的三本书都看哭了――简直是赚人眼泪,里面的每个情节都很煽情但不是矫情。我们在荧屏上看他善良明媚灿烂的微笑,Fans一边感怀这笑容里有多少多少辛酸云云,说不准――笑容背后就是空洞和冰冷?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如果当初在新概念领奖台上初露锋芒的郭和我们追捧的公众人物郭是同一个人,那么如何不见当初他脸上的冰凉和一点羞涩,如何可见他在记者的重重逼问下的侃侃而谈?
单从书里看,郭其实是个因为某种心态而骄傲,而且相当混乱的人。他从小在皇帝的新衣的追捧下成长成一个倨傲的人,如同他在《幻城》里自称的我,是万人膜拜的王。所以,他一直不懂得别人,即使他承认《夏至》是他成长的写照。的确,看到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可以想到这个结果,可是这个是小说,所谓小说就必定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作者写的时候大多会带一点自己的影子,《夏至》里这种影子就比较多,也就是说《夏至》或许就是郭用来边赚取眼泪边澄清抄袭风波的,那本书里的结局是因为傅小司言语中伤立夏然后立夏离开,最后所有的朋友都离他而去。事实不是如此?
郭在成名以前有很多朋友,有他的同学也是一直以来最好的朋友小A,有清和,Moon,还有榕树下的很多文笔知交,如颜歌、一草、霍燕、许菁,甚至甘世佳、周嘉宁都是。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最后也终于抵不过利字当头。颜歌嬉笑着看掌纹精准预测出郭的命运,却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自己第一个离开他。真的是一个很会伤害别人的人,对待许菁、霍燕,还有两年来的好兄弟一草,丝毫不顾忌,所以,不得不一一离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你一样,他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王子或者公主,总想要所有人为你付出,事实不是,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对自己期望太高了往往会受到现实更残忍的报复。
是,两年时间你和他们都长大了,成熟了,最初的真诚也没有了,彼此恩怨、报复,每个人心里都还铭记这一点感动,还记得当初也曾拥有过幸福和快乐,最后变成如假包换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怨不得谁。
或许单从一本书里看待一个人是有些主观,我也欣赏和惊羡四维的文字,可以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文字。只是――和朋友的情谊真的比不上所谓名利?也许一生里放下一些让人尴尬的细节,就可以追回那一个足够隔阂一辈子的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