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雨了,淅淅沥沥。悠远而寂静。
北国的春秋雨季是经常下雨的,我在春秋就能感受到这雨精灵在我心中的跳动。像那心脏的搏击,富有生命力,给人以光明的向往。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没错。刚刚还是雷声轰鸣,乌云密布。现在太阳却露出了那特有的,和蔼的笑脸。可天空还是灰扑扑的。不知在几小时后,抑或是几分钟后,蓝天、白云还会来赶这最后一班车吗?
我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但我喜欢。于是在某个雨后的下午,在阳光和乌云同时出现在天际的时候,我便开始放肆的幻想起来。
我很喜欢放肆这个词,在这个多样的青春年华里,我希望自己可以放肆,这样,我想这个青春我也无悔。
是的,无悔。
听着远处车辆在路上行走的水花的迸溅声,听着邻家大人又在外面活动的声音。我想:
这还是一个平静的雨后的下午,一切照旧。唯一改变了的,是天空又多了一抹洁净。
咦!这是什么回事呀!平时总是嘻嘻哈哈的雨姐姐,今天怎么一语不发呢?最小的云妹妹正在与太阳公公谈话。唉!今天你的雨姐姐已经太阳公公说不下去了。云妹妹一听,觉得有点不对劲,来不及向太阳公公说再见,已飞快地向雨姐姐那儿去了。
雨姐姐,雨姐姐,你怎么了?云妹妹一看见雨姐姐就问道。但只见雨姐姐一会儿使雨水无情地下着,一会儿又让雨水缓缓地落着,并没有注意到云妹妹的到来。
雨姐姐!云妹妹大声地叫着。雨姐姐才知道云妹妹已站她的身旁,喔!不好意思,我没有发觉你在这儿。雨姐姐有气无力地说着。云妹妹又担心地说着:我本来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病了,可我现在已知道你真的病了。但奇怪得失,你既然病了,还看着世间,不去休息呢?唉!我哪能休息呢?你听,在世间上有多少对我的批评。雨姐姐疲惫地说。云妹妹侧耳一听,哦?真的有不少人在谈论着雨姐姐和什么酸雨的。云妹妹更加迷惑了,毕竟她的年纪还小。哎呀!不明白,不明白!姐姐您一会儿下细雨,一会儿下大雨,已经把我弄的象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还加上什么酸水什么的。云妹妹急的直跺地。别急,让我解析给你听。世间说的是酸雨,不是酸水。而酸雨是可以植物死亡,并且我现在下的是酸雨雨姐姐说着。呀?姐姐,您干什么要下对植物有害的雨呢?这也难怪人类说你的不是。云妹妹抢着说。雨姐姐一听,马上生气地说:这不能全都怪我啊!天要下酸雨,我会好受吗?雨变成酸雨,都是人类自己亲手造成的,如果他们能爱护环境,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我要雨狠狠地下,报复那些自私的人类;但是,最无辜的市那些植物,它们一定受不了暴雨和酸雨的,它们死的;因而我又要雨尽量小下一点,以免植物大量死亡。唉,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说完。雨姐姐与云妹妹一起沉思着。
天空上的小雨滴,仿佛听到雨姐姐与云妹妹的谈话,个个都愁眉苦脸的。
雨越下越愁!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只知道雨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却无法科学地解释雨为什么会从天上降下来。于是人们就想像出一个能兴云布雨的龙王,说什么龙王将大量的海水吸入肚子里,然后腾飞到天上,张开大口,把肚子里的海水喷洒到人间,最终形成了降雨。
故此,直到明清时期,每逢干旱,仍有人以各种方式祭拜龙王来求雨。据小说野史记载,诸葛亮、唐三藏、刘伯温、林则徐等人都曾经升坛念咒求雨。汪曾祺在《求雨》一文中写道:昆明地区栽秧的时候通常不缺雨。一旦雨季来晚了,栽不了秧,大人就把小孩叫到一起,让他们当当咚、咚当当地敲起小锣小鼓,还走一段唱一段: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碰巧,当晚打雷下雨了,大人小孩们就误以为雨是自己求来的。
其实,焚香烛、烧火把、敲锣鼓、设高坛、念咒语、祭龙王,都求不到雨。因为世间根本就没有升天的龙王,也就没有龙王兴云播雨这回事。
雨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下雨前往往会有许多预兆:空气湿度增大,气压逐渐下降,天昏地暗,乌云密布,有时还伴随着电闪雷鸣。同时,鱼虾浮上水面呼吸,蚂蚁搬家,蜻蜓低飞
那么,雨到底是怎样形成呢?
原来,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变成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的小水滴,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结成云朵中的云滴,而云滴又不断吸收四周的水气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当云滴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到小水滴的100多万倍,连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都拖不住它的时候,它就开始下降,并跟下面的云滴碰撞,或融合或分裂,通过连锁反应,最后形成雨滴,一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按其成因来分,有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和地形雨四种。
对流雨是因冷暖气流上下对流运动成云至雨而得名。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
冷空气南下,跟暖空气相会,它们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叫锋面雨。锋面雨常伴随着雷电。随着锋面位置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带也随之移动。在中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向北移动,2月份在华南,3月上旬在到南岭、武夷山一带一线,4、5月下旬到长江一线,6月到淮河,7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锋面雨持续时间长。古人曾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中国江南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的准确而恰当的描述。
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这时地形雨便发生了。所以地形雨一般出现在山区的迎风面。
台风雨是海洋上空大量的水气被台风裹挟着一边移动一边不断的上升,遇冷凝结形成的降水。所以台风雨多出现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
雨按雨量大小来分,有小雨:0.1~9.9毫米/天;中雨:10~24.9毫米/天;大雨:25~49.9毫米/天;暴雨:50~99.9毫米/天;大暴雨:100~200毫米/天;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天。
雨按降落形式分,有雪、雹、雨等。
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夏天的雨,像瀑布,像箭簇,哗哗啦啦,瓢泼盆倾;秋天的雨,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冬天的雨,冷冷飕飕,晦晦涩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诗句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对生物的滋养作用、对景色的美化作用。
雨,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种水资源形式:1、它几乎是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有利于植树造林: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7、纷纷扬扬迷迷蒙蒙的雨可以增强景色的朦胧美:
当然,雨量太大雨期太长,就会洪水泛滥,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或使作物减产失收,百物受潮霉烂,使人们觉得烦闷压抑。
初三:梁永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