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叶孤舟,往返于三年光阴之间。
2012年9月1日,晴,我带着热血与憧憬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初中,我想探访一下究竟这其中蕴含着怎般的文学气息。我被分到了6班,实话实说,我初来此地,还是人生地不熟的,幸好有一个我认识的同学,我们就坐在第一排的第七列、第八列进行攀谈,恩,看来与小学无异。
后来啊,日益渐长的作业告诉了我,初中和小学还是有差别的,当然,毕竟我们来自所谓的五湖四海,所以有参差也是正常现象,顽皮是我初入初中的最好写照。
2013年9月1日,晴,这么快就到八年级了,回想起七年级的岁月还有些留念呢,我还能继续玩耍吗?不能。文化校园之中何来玩耍之说,要玩耍的话只有上体育课可以。阵阵书香沁入我心,成绩也随着态度的改变而有所提升。
2014年9月1日,晴(开学那天的天气总是晴朗明媚,啊~),我还能说什么呢,现在我已经晋级成为九年级的学长了,我决定好了,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冲破难题,用知识化解困难,用知识换来成绩,用知识赢得明天。
明年的9月1日,我相信天气依然晴好,因为有知识的照耀,有书香的升华。文化强县、体育强县是我县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学生,我定会为建设文化强县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支一只小船,荡漾在三载春秋之上。
初三:凯品天下
秋天必然曾经是这样:在太阳猛烈的炙烤下,一棵枫终于忍耐不住了,抖楼一下,那一片片红便飘落风中。于是,一首呼呼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流水奔腾的江边,唱入晶莹的水中,惊动了哪条在瞌睡的鱼?
是秋天要来了吗?落叶知秋啊!噢,是一叶落知天下秋吧!那天下是落叶的天下天在上,落叶在下。
叶要落了吧!在气爽的高秋里,有谁听到那叶落的声音?一丝丝,如烟如雾;一缕缕,如诉如泣。那是美丽的山鬼为迎接秋天的到来含笑着醉吐着翩翩起舞吗?为何秋风秋雨也来歌唱绿阶被秋风吹出了皱纹,那本平静的清湖上,秋雨洒落,如天女散花,一滴滴都笑开了。飞鸟走了,要轮到落叶丈量天空了吧!那可是落叶的秋?
落叶知秋,我一直相信着。那红楼中的女子啊,你为何落泪了?是看到窗棂外银杏的落叶,为将来的秋天而泣吗?为何不放下手中的残花,来场葬落叶?那落叶的声音可是你口中反复吟唱的离歌!
每个人都有一个秋天吧!那落叶可是秋风中瑟瑟的自己?沧桑爬满眉梢,脸才显得枯黄,像此时的落叶,要飘向何方?是寻根了吧!总有一天,我们也迎着金黄的夕阳余晖,在秋风细雨中漫步吧!在我们磨去年轻的锐气与棱角,满是沧桑的脸庞上是否会有人注意到,属于我们的秋天已经来临?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察一叶可见春秋,观滴水可知沧海呢!
那位老人在南海边画的那个圈是中国腾飞的起点,在深圳变为一夜城的那一刹那间,深圳开始领着头,唱起永远的春天的故事。
落叶知秋,是细微处见精神吧!
历史见证,从唐玄宗为杨贵妃作《霓裳》起,便开始了一个鼎盛皇朝的长长落幕。杨玉环那银铃般的笑声是对荣华富贵的满足,还是对淫乱皇朝难以颠覆厄运的讥讽?
一锤定音,一针见血。由韩子奇对玉器精雕的痴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后来不惜代价重建的玉器王国,以至于我们为他因对玉的坚持而落下的悲剧感叹不已。从一开始便写下了一个结局,他是在为寻找这个结局而苦苦坚持吧!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尘定而见分晓。
不记得什么时候起,习惯了热汗淋漓的盛夏,习惯了夏天的声声刺耳知了;不记得什么时候起,习惯了寒风呼啸的深冬,习惯了冬天枯寂的灰暗;不记得什么时候起,习惯了嫩黄的初春,习惯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不记得什么时候起,忽略了这个城市其实是有四个季节的。这个住了十多年的城市居然让我想不起一丝关乎秋的记忆。
昨天,一个十分平常的日子,我却乍然发现,这个城市,也有秋季。如果不是道路两旁的枯黄可能我会一直忽略,该庆幸我发现了吗?微风拂过,扑面而来的微凉让我确信,是了,这就是这个城市的秋了。这阵风没有夏天的燥热,却也没有冬天的凄寒,更没有春天的阵阵花香。可就是这样的一阵风居然让我一时尴尬,我竟与这世界隔得这么远了吗?居然没有感受到这个容易让人心碎的季节。
在太多人的笔下,秋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它的枯败,它的凋零,它的一切一切让人迷醉却又让人心痛。相较于春天,显然大家更偏爱那个让人能充满斗志的季节。然而,秋,究竟错在了哪?是因为它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望而生畏吗?还是因为它的微凉让我们担心自己的沉沦?
站在街头,静静的看着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我竟然一时找不到迈步的方向。又是一缕微风,刮回了凌乱的思绪,这个浪漫的季节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认清前路,就算接下来又会是一个涩冬,那又怎样?翻开脚步,听从心的指挥,大步向前,这个季节,并不悲凉。
去吧,随着心底的声音,感受这个季节的唯美。随着心底的声音,感受自己那抹淡淡的不确定。这样的小纠结,与这个季节,毕竟太过契合
初三:何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