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来临,时时处处都无一例外地弥漫着浓浓的奇异气息,细细一闻,带着饭香、墨香、甜味、火药味、钞票味和着人情味儿,那到底是什么味儿?原来是年味。
岁岁今日,今又今日。大年三十的年味分外浓重。
闻到了吗,那浓浓的饭香?那是年夜饭的味道。是由一家人的幸福团聚、欢乐祥和带来的异香。嗅到了吗?在饭香周围,还有一股子酒气呢!伴着脸上淡淡的红晕,那是人们开心畅饮的表现。
闻到了吗,那浓浓的墨香?伴着砚台的书香之气,伴着大红纸的喜庆之气,一副副热情澎湃的对联,从各家各户的书法人笔下诞生。那是古老中国文化的凝聚和升华。
闻到了吗,那浓浓的甜味?那是家家户户在送灶呢!传说在灶王爷嘴角上抹上蜜糖,就能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后才能确保人间百姓平安。那是人们对平安生活的真心向往。
闻到了吗,那浓浓的火药味?那是放假了的孩子们在尽情尽兴地燃放烟花爆竹呢!那是童心的归宿,亦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工作、学习、生活能够像正在燃放的鞭炮一样红红火火、旺上加旺的真切希望。
闻到了吗,那浓浓的钞票味?那是那是孩子们枕头下红包里的压岁钱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传说在古代,一种名叫岁的怪兽会专门在过年的晚上出来吃小孩。人们为了压住岁确保孩子平安,就给孩子们每人一个红包,这样,岁就不敢来犯了。时至今日,压岁钱已成了孩子们在过年期间欢乐的源泉之一,更是长辈对晚辈爱心的一种表示。
所有的这些味道全都和着浓浓的人情味,终于拌出了那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的大年味。
迎春接福,笑逐颜开庆合家团聚,进喜添财,神怡心旷看举国欢腾。
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夜,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门外的一副副对联,为新年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屋外的一个个红灯笼,也成了一面独有的风景。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六号这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和谐欢快的气氛。每个人都喜气洋洋,从脸上可以看得出那激动的心情。可不是,今天可是人人盼望的大年三十啊!
砰!几个小男孩聚在一起放暴竹。他们小心翼翼的用火柴点燃,用尽吃奶的力气扔到很远的地方,双眼紧闭,用手捂着耳朵,听到响声后开心的笑了起来。大人们抱着自己的儿女,手上拿着各色各样的气球,风车,孩子吹一大口气,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呼呼的转起来,高兴的边笑边拍手。人们一见面就相互问候着。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夜晚。一大家人坐在火炉旁看电视,好温馨的感觉!但我们最盼望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这里在12点过后才放,这我可等不及了。10点左右,我的眼睛都已经睁不开了,但还是强忍着,虽然给家长说到点叫我们,但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就一分一秒硬撑到12点。钟声敲响了12下,我突然变的很有精神,飞一般跑到门外。门外早已是一副热闹的场面。
一颗火球飞入天空,霎时间变出无数颗星星。我也迫不及待拿出自己的,高举在手中,一条火红的飞龙飞上天空,还不断发出砰砰的响声。我们欢呼着,跳跃着,没有什么词语能够表达我们现在的心情了,那就不止一个高兴来形容了!烟花把天空打扮的格外美丽,像一个出嫁的少女,穿戴着艳丽的衣着。黑暗也不再是寂静的黑暗了,现在的黑暗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着光明。
此时,整个小镇只回荡着同一句话新年快乐!
红纸灯笼高高挂,
门前旧符又除新。
天台举杯独落泪,
漫天烟花最凄美。
初三:毛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