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这个词刚一听说还以为是糠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指生活水平。现在想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全国人民都在为奔小康而努力奋斗着,而我对小康却还一无所知。这学期读了《奋发有为奔小康》这本书对小康有了更深的理解,许许多多的事迹让我回味无穷又产生无限遐思,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县的刘瑞莲阿姨。
刘阿姨是我县白腊园村的党支书,在带领村民奔小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
白腊园村以前是个出了名的贫穷村,一句顺口溜黄土墙,茅草房,红芋片子当主粮,只见姑娘往外嫁,不见小伙子当新郎写出了当时的真实写照。刘阿姨上任后,以独特的眼光看准了发展果树这一致富门路,因为群众不理解,即使开科学管理果树培训班,也没有多少人参加。刘阿姨苦口婆心地劝,才有几十个年青人去。我想,这又何必呢?是信念的坚定吗?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也可说就是这时的艰难吧。刘阿姨后来在调整土地统一种植红富士苹果树时,又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不理想,有人不理解地说她有私心杂念,是为了多占地,占好地;有人直接说到她脸上,甚至有人骂到她脸上。刘阿姨这时想的是怎样把工作做好,怎样顺利完成土地调整工作。调地中有一块杂树林和有几十个坟墓的坟地没人要,刘阿姨二话没说就要了这两块地。从这件事,我想刘阿姨怎么能这样从容呢?我知道我们小学生遇到一点小事还要闹矛盾呢,刘阿姨为了工作忍辱负重,为了什么?烈士们的鲜血让战旗美如画,烈士们的生命开鲜花,让大地春常在,刘阿姨用坚定的信念使群众盖起了高楼,增加了财富。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能折射出七彩的光。刘阿姨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事,折射出她奔小康的信念的坚定,折射出一名党员干部的无私,有了这样许许多多的领头雁,我国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稳健、坚定。
让我们一起动脑子,为我们21世纪设计一张解决住房困难的理想蓝图,我想将来的中国,房子应往高处发展或利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高山上,就可造房子。如果往高处发展的话,地震时,怎么办呢?不要紧,这房子底下有一层砖。有了这层砖,地震时一点儿也觉察不到。假如地裂开,那也没关系,楼房虽然在地底下,人却不会闷死,因为构成房子的砖在地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到了21世纪,整个人类生活条件将大为改善。人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一般都有1000层。这么高的楼房,怎么上去呢?你一定会说:乘电梯。不,你说错了。到了21世纪,电梯已是落后的小弟弟了,或者就是根本不存在了。楼房下面,每对准一个窗口的地方,都有一叠叠的纸,竟有几亿张。如果你是二楼的主人,就可以坐在对准二楼窗口的纸叠上,纸上有着数字电钮,只要你按上你要去的高度,最上面的一张薄得简直没有厚度的纸就会脱离纸叠,飘然而上。坐在上面的人还会闻到一股股沁人的香味。
到了楼上以后,根本没有什么门,只有一个帘子。帘子上面有两只:大眼睛,人走到门口,它那两只大眼睛就会一亮,假如这人是坏人,它就会从眼睛里吐出绳子,把你绑住,然后发出警报;假如是自己人的话,它会很亲切地跟你对话;如果是客人,它就会说:请进!当你走进屋子,它就会自动把门帘卷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设想呢?因为开门的时侯,要占面积,而门帘不会。再说夏天那么热,如果不把门关住,小偷会来偷东西的。这种门帘还可以隔绝污染的空气。
另外,从外表上看是长方形的楼房,里面却是奇形怪状的。如果主人对荷花颇有喜爱之情,那么她(他)住的房子内部就可呈现为荷花的形状。
不仅地面上可以建造房屋,地下也有建筑。比如在荷花池底造一个娱乐场等等。要是在金鱼塘底下建造一所画院,那是再好不过了。每天,画家们只要一走进金鱼塘,一股气流就会把他们送进美术学院。里面十分安静,一块薄薄的玻璃把美术学院和外界都隔开了,而画家们则可以欣赏池中美景。
以上的办法好吗?
清晨,我站在我家的那颗杏树下,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身上,柔和而又温暖,不知这颗杏树是何时被移栽到这里的,我只清楚它带给我们的除了在树下嬉戏的欢乐,就是丰收的喜悦。早春时节,它是最早开花的一棵树,那雪白的杏花犹如被白雪全部覆盖,甚至你都看不见棕色的枝丫。每每这时,儿时调皮的我,就会爬上这密不透风的花丛中,静坐着,此时阳光穿过花朵,照到我脸颊。那种万籁俱寂之中沁人心脾的味道,或许也只能融入其中才能领略到。
再过几天,花凋零了,看着一瓣瓣花瓣落下来,如此凄凉和唯美,但更多的是无奈。花开时的璀璨与芳香,落红时的悲悯与无奈,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结果,落红过后,留下了小小的果实,才是花开花落之后的延续吧!
现在已是冬季,我站在杏树下,凝望着这颗早已被冬风梳光了曾经俊秀的青丝,光秃秃的枝丫被阳光的金黄色衬托出他的勃勃生机,或许春风一来,他又要进行一次命运安排的轮回,而我的命运似乎只有一次
呵呵
石家庄楼底中学初三:小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