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落成泪
泪珠断了线
风筝迷了方向
漂流瓶沉入海底
心飞向何方
初三:郑烨
点评: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写得入情入理。文章以心境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虽为无寻,但整体还是显得比较散,未具体描写的东西,有些言而无物,说到底还是篇幅太短。
作者应将表达之物,表达之情写的紧凑些。
点评老师:苏璐璐
压力,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学习、工作、甚至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承受着陈老师的原则----写不满两页不合格所给予的压力。
压力给予得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贾平凹,中国着名的作家。他在小时候,受着父亲给予的压力,也面临着家贫而辍学的压力。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没有被压力所击倒,而是顶住了压力,上了高中。在高中,他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特长,成绩也一直给予他压力,但他却把这些转变成了对自己的鞭策。他看见了学校有黑板报,便要用在高中的全部精力,让自己的名字也写在这上面。
他拼命地写着,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让老师批改,过了一段时间,老师也不耐烦了,不再给他批改文章,他就自己研究、修改。他的文章始终没有一篇被学校选中,然而,他的名字却在市报、省报中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一位名作家。
贾平凹在父母的压力、贫困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同学的压力、成绩的压力之中爆发,用这么巨大的向下的压的力,作为动力,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
想必学过物理的人一定知道,一个弹簧在受外界的压力时,会变得又矮又扁,但在你松开这下压力的那一霎那,它便会借助这股力量冲出去,那力量与下压的力量是相当的。因而,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无压,变有压,压力多大,你所爆发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
只有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那一夜,在南方的夏,风雨总是眷恋这的万物,在熟睡中的我被呼啸的狂风惊醒,耳边的雨声轰击着大地,街上微弱的灯透过窗,映入帐中,一根纤细的草影,在狂风中显得如些软弱无力,只能忍受,雨的拍打下令草几乎与地撞击,左右歪斜,无言的面对。
阳光照耀大地,打开窗外,那根草竟在水泥缝中生根,尽管大部份根都裸露,却不现半丝灰白,而是生机的绿,在露珠透射,看到了他活着的信念,那根草在夜里忍耐风雨的考验,在忍受无奈的命运,它何尝不渴望按触大地,只是无从选择,生否死,卑微、渺小,活着。
那根草,或许是无法逃避,只能原地承受,它不会言语,没有借口,只能无言,可怜吗?只能如同壮士在万军之中砍杀,为了活着,去面对,而不是逃跑,选择软弱或勇敢,在困难面前的决择。
芊芊细草,却包含无限生的希望,在大地之上生长,不惧风雨、烈日,活着的念头不曾熄灭,软弱的外表,坚定的信念,在这世界遍布足迹,迎风而定,不知何处,怀着活下去的念头,无惧一切,坦然面对。
可怜,在瞬间破灭,反而我显得软弱,选择了逃避,内心只如一张纸般脆弱!
我还在笑,一棵草的渺笑,谁又在笑着我呢?
初三:吴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