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红色,因为红色是喜庆的象征,也有人喜欢绿色,因为绿色的大自然的代表而我,却喜欢紫色。
我们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繁华的大都市,每天都在喧闹声中度过,工作的繁忙,作业的繁多,让我们也许忘记了角落里的那朵小花,它几乎渺小得如一粒沙尘,因为他和沙子一样不起眼,足以让人忘却它的存在,可它却依然每天开得灿烂,这小小的,不起眼的微弱光芒不禁让我感到有点刺眼,我也因此而开始喜欢这朵小花,而这朵花的颜色也从此成为我最喜欢的颜色。
它,是紫色的。
紫色代表梦想,梦想与风结个缘,把它带到我身边;梦与心灵结个缘,把它带到我心田;心灵与灵魂结个缘,把它带到紫色里
世上紫色的事物并不多,它不像黄色那么灿烂,也没有红色如此热情,它更不愿像黑色那么沉默。但它却有点像蓝色,忧郁,更加有股动力;有股积极向上的冲劲;有股从不低下头的倔强紫色是美好的,或许那朵小花会选择紫色作为它生命的颜色是因为它也怀揣着与我同样的梦想,是紫色的梦想。
你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可你是否静下心来想过你每天所为之奋斗是为了什么?为了未来?那你未来有梦想吗?还是,只是一味的因为父母之命而读书?
忙碌也要有原因,不能毫无方向,有时,需要停下脚步,静静地,思考一下。
捧起一个紫色的水晶球,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爱不释手吗?我不清楚。仔细端详着它,淡淡的,清澈的,令人产生遐想的水晶球此时折射出我的梦想,那么近,却又那么远;那么清晰,却又那么模糊;那么明亮,却又那么暗淡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梦想,我未来的目标,我的人生该如何定义它就是我生命的颜色。它就是长在我头顶上方的那颗果实,而我则需要起身跳跃才能摘得它;它就是为我插上翅膀的天使,而我就必须使劲挥舞翅膀才能飞上蓝天摘得成功的王冠;它就是带我驶向彼岸的船桨,而我就要不畏惧风浪才能成功
紫色里有我的梦想,而我就是要为实现梦想而付诸行动的那个劳动者。
紫色,我最喜欢的颜色,它在我心上留下永远的轨迹,心头笼罩着那片紫光,与那朵正在默默艰苦奋斗的小花一起绽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刺眼的、但又不起眼的人生之花!
上海市北海中学初三 夏婷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的。他幼年失学,后来当过工人,参加过战争,成为红军战士,身体残疾,最后躺在病床上靠口述完成这部着作。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就很像他。
保尔是一位倔强好斗的少年,在他成长时期,国家正在革命,他渐渐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他都接受了考验,最后因为残疾和失明离开了前线。在这期间,他曾经动摇过,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主语拿起了新的武器笔,进行文学创作。
读了这本书,我被保尔的坚强意志深深打动了。一次战斗中,他受伤了,伤口很深,颅骨被打穿,头部麻痹,昏迷了十三天,人们都认为他不可能活过来了,但他凭着顽强的生命力竟然活过来了,简直像一个奇迹。更让我吃惊的是换药时,他疼得失去知觉,昏了过去,竟然没有吭一声,没有喊一句,硬是忍着,多么了不起呀。这种非凡的意志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想到我自己平时的表现,真觉得羞愧不已。
还一次,他得了可怕的伤寒,生命垂危,也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最终战胜了病魔。这是他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回到人间。更让我惊讶的是:他此时对生命的思考,他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终时,它能够自豪的说,我把整个生命和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自己的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追求啊!
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高尚远大的理想,保尔才会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才会永不放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创作了让人赞不绝口的小说《暴风雨的儿女》成为一名着名的作家。
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保尔也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他是我的榜样,我心中的偶像,我做梦都想像他一样坚强,勇敢,现在努力刻苦地学习,将来做一番大事业。
同学们,听完我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想?想认识这位英雄保尔吗?如果想,就赶快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吧。
一本好书,一杯香茗,可谓人生一大乐事。
题记
一段故事,载入《史记》之中,便是历史,而载入这本书中,却更像是一本神话,远古洪荒,孕育着华夏文明,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吧。将历史化作神话,将神话融入历史,相辅相成。或者可以说,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没有《山海经》,是不完整的。尽管那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在古代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但它的历史价值,确实在今天得以显扬。
午后,即使是在丛林掩映中,那太阳的火热却依旧不减,树下倚树小憩的人,脸上盖着一本早已褶皱的《山海经》,手中还握着半杯没有喝完的白银毫针,那人睡得如此安详,嘴中还在嘟囔着什么,兴许是回味着方才读过的故事吧。
不知道是什么声响,竟惊动了他,只见他忽然起身,睡眼惺忪的看了一眼远方,确定了仅仅是几只鸟后,再想入睡,却没有那么容易,于是重新倒了一杯茶,静静的喝完,复又捧起书继续看着,思绪也随着书中的故事,飘向了远方
黄帝与蚩尤的对决,终是以蚩尤的失败告终,当黄帝正准备坐享其成时,另一个隐患,却悄然来临,那刑天为了炎帝,为了故土,哪里会轻易放过他?可他又哪里是黄帝的对手,最终还不是落了个身首异处?
书中的人激烈地对决着,看书的人紧张而又兴奋着。不知到底谁才是主角?一段早已经看过了几十遍的故事,如今看来,仍旧是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每一遍的感觉,陌生而又熟悉,吸引着我流连着它的故事,感慨着这些陌生而又奇异的景物。
时常,我因为夸父的执着而感动,也经常因为精卫的遭遇而惋惜,当看到刑天为了辅佐炎帝而敢于挑衅黄帝的权威时,我彻底的被这本书征服了。不过,征服我的却并不仅仅是这些故事,更是缔造出的这些远古故事的内涵之意。神话是文学之母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倘若没有《山海经》,如此繁荣富庶的精神家园必将空出极大的空白;如果没有《山海经》,中华人民对于远古洪荒的探索,不过是仅仅到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地步;如果没有《山海经》,那么我们今天对于古文化的考究,就有少了一部重要的记载。
此刻在丛林掩映下的我,早已意识到了这本书的珍贵,轻轻地收好这本书,抿一口茶,静静地回味着方才的一切,默默地寻味。抬眼望去,青树翠蔓,在那山的另一边,在那遥远的远方,烟雾朦胧,群鸟归徙,隐约地,看见那个地方,演绎着一个故事,叫做山海经
初三:佐挚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