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在一条名叫光阴的小路上疾驰而过,翻飞的金黄色枫叶席卷而来,飘飘洒洒,如同有你相伴的金色年华美丽又温馨。
十三岁的秋夏之际,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刚进入这个班级的我,并没有融入你们的集体,但你却带着明媚的笑容出现在了我的世界,从此开始了我年少青春中最深的羁绊。
和你做同桌,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因为我最初最心仪的同桌并不是你。但是班主任的眼光是最准确的,她明确的看出了我和你的潜在性格,并放在一起培养。和你在一起的时间里我渐渐发现,你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沉稳,内心里的小性格时刻都会蹦跶出来,逗弄着我神经里的兴奋因子。我的爱好与你的总是有一样的,跟你在一起我很轻松,不用担心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你很好说话,每次都不懂拒绝,所以只要我有需要的时候,你总是像一个坚实的盾在我身边无论何时何地。
你可能不记得了,每次夏天我生病的时候,趴在桌子上的我迷迷糊糊中都会看到你拿着卷子为我煽风的样子,本是酷热的夏天,却瞬间清爽了,本是难忍的头痛,好像瞬间痊愈了。
你可能不记得了,每次我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脾气暴躁的我总会忍不住火冒三丈,你却先在我身前挡住了我,言辞义正的教训那个人,却总是不小心冒出那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让我们之间的关系从针锋相对变成了和睦相处。
你可能不记得了,那次我被老师罚站的时候,你总是频频回头用余光瞄着我,像是确定我是否完好无损,但却从来不敢给我一个眼神,害怕耽误我听课。
你可能不记得了,学校花园里那一颗我们偷偷埋下的月季花种子已经发芽了,葱绿的芽叶表明了你在它身上付诸的心血,因为那是我们唯一一起在学校留下的痕迹。
你可能不记得了,学校分班的那一天,同学分离的那一天,你在我身上嚎啕大哭,泪水浸湿了我白色的校服,第一次看到你的泪水,那么咸那么伤心。你却还能在那种状况下安慰我,让我坚强让我勇敢。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我们的相遇相识相知又是多少次的擦肩换来的?
感谢上苍,走过我们彼此的金色年华。我的年少有你,你的青春有我,一起牵手走过我们的金色年华。
初三:王一斯
那条胡同依旧伴着质朴的气息,再次闲步于此,仍能听见远处的响器阵阵悦耳,随之便是充满京味儿的吆喝声。
我的童年就是在穿梭于胡同巷子,身处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中度过的。犹记那年那时,清晨的拂堤杨柳,燕语莺啼带给人们一天的愉悦心情母亲牵着我的手,第一次穿过这恬静的巷弄。门墩是两只灵巧的石狮子,当那扇窄小的红漆门打开时,我望见里面的长廊,迈进那高高的门槛,右侧是一间厢房,有着青石砌成的福禄影壁。雕花精描的廊顶吸引了我,抚着那些红色的廊柱直过了垂花门,算是进了庭院。庭院落落大方,院里有古槐,有两株丁香,还有红白各一棵石榴,满园姹紫嫣红,莺鸣翠柳。
每次信步于胡同,经常能看见一些闲适的人们。他们手提用蓝色罩布蒙盖得严严实实的鸟笼,总是将笼子摇来摇去。不同的笼子里传出形色各异的雀鸣,宛转悠扬、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汇聚在一起,歌颂着这座城里的美好。还有那些捏面人、做糖人的手艺人,卖金鱼、卖风车、磨刀的生意人那京韵十足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曾认真看过如何捏面人,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令孩子们爱不释手。
如今,巷弄里的排排杨树早已不见踪影,转而变成了停车位以及大小商铺。人们大多搬出了胡同,住进了舒适安逸的公寓,那些老北京手艺人已是很少看到,叫卖声自然也少了,络绎不绝的胡同却变得冷清了许多,
当我回到了这条胡同,回到了我童年的那座四合院。我沿着熟悉的青石路,走过每个角落,留意每一处细节,回想着昔日的欢声笑语。丁香如往昔亭亭玉立,红白两棵石榴花仍在遥相呼应,那亭子依然静立在古槐下,只是那白瓷的鱼缸中不知换过了多少锦鲤。只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青色的墙外是我如今身处的世界,而这里却封存着我最美好的曾经。
京城,伴着岁月流转与时代的进步,你如今万象更新。但那最古朴的深巷,还有那些不变的过往。
初三:月影nicola
点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与感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出现人名,而且数量多。对于同学的帮助并且具体说明。语言有些朴实平淡。
小作者可对同学帮助的过程详细写一两件,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活。
点评老师:苏璐璐
嘉朋,我看了那俱乐部,晚上就两三个人。嘉朋,你的生日还多久,我帮你买蛋糕。舅舅一个个电话打来,我的心如蜻蜓点水一般,微微泛起波澜。我在舅舅身边待了十年,即便我回自己家住,也依然对我很关心。十年来,我对舅舅的事已经很熟悉了。
小时候的记忆不多,只依稀记得舅舅经常带我和表哥去转,偶尔买些零食玩具。再大一些,就记得舅舅经常去打牌,几乎每天都有人叫他去打牌。开始,家人都没在意,毕竟这么大了,自己知道分寸。
可日子一久,这习惯根深蒂固,得失也大。舅妈便有些注意了,对舅舅叮嘱过很多次,晚上不要出去打牌,但舅舅只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瘾又犯了。终于,一天我和舅舅一起去接舅妈。在等舅妈出来时,我想到了家里的情况。爸爸总出去打牌,不工作。而舅舅也有打牌的习惯,不知他怎么想。我便问舅舅:打牌有用吗?舅舅沉默了一会,告诉我没用,他又说:我现在要戒牌了,你不要告诉外婆他们,行动才是最好的决心。我点头表示认可。果然,在一两个月后,我听见外婆与外公谈论舅舅打牌一事,他们说舅舅改了很多。
在最近舅舅又跟我爸爸说了说赚外快的事。现在舅舅即便是双休日也要工作,也是当老师,说是一小时60元。前日又去舅舅谈事,而舅舅去接表哥去了。等表哥回来时,他身后便响起熟悉的歌声。那歌声嘹亮,欢快,随意。听着一家人都笑了。
初三:张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