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字女巫,就是走进文学。
一个算是题记的开头
当文字女巫对我说你好!的时候,我简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不知道我是何时、以何种方式走近文字女巫的,但不管怎样,她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的面前。
来我的房子里坐吧,不过我很忙,可能你要等一会我才能招待你。文字女巫说着一挥手,我们就到了她那简陋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小木屋。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文字女巫,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对她很了解,她用一根魔杖,调遣她手下的文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她会对文字们施一些魔法,于是,当这些文字变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时候,他们就有了生命。他们的任务就是抚慰人们的心灵。由于文字女巫对每一个文字施的法术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个文字与人的心灵融合时,心灵之水会泛起不同的涟漪,悲伤、感动、兴奋、紧张所以,文字女巫的魔力就在于,她可以随意支配人们的情感。
我坐在一本很大的书(这是文字女巫的床)中间,看着这个带着褐色尖顶帽子、穿着灰色拖地长袍的女巫在一张书桌前工作,她不停的挥动魔杖,口中似乎还念念有词。忽然文字女巫流下了两行泪水,我不解的问为什么,文字女巫说她被自己的文章感动了。然后她又说,能感动自己的文章才能去感动别人。说完又低下头去工作。我似懂非懂的咀嚼着她说的话。
你想试试吗?文字女巫忽然合上她写的作品,问我。我愣了一秒钟,然后欣喜若狂的接过了魔杖,然而我又懊恼地说:我不会。不要紧,其实每个人都会调动文字来做文章的,只是写得好与不好罢了,只要你用心,就能写出好作文!文字女巫笑着说。
于是我开始挥动着魔杖,原来写作的感觉是这么奇妙!写作的时候,思维在宇宙间信马由缰的飞扬,每一个文字都是由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当我真正投入进去的时候,感觉宇宙间寂静得只剩我一个人,文字像流星一样美丽而闪耀,自己像长了翅膀,跟随自己的文字在宇宙间翱翔
当我落下最后一个字符,思绪回到文字女巫的小木屋时,觉得写作时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但写出的文字却真实地印在纸上。时间不早了,你也体验到写作的感觉了,该回家了。文字女巫仍然笑着说,我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一样,怎么也不愿回家。回家以后,我还能来用你的魔法写作吗?我问。其实,我不是用魔法在写作,而是用这里。文字女巫指了指她的心。
眨眼间,文字女巫和她的小木屋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每当我写作文时,就会感觉到那个带着褐色尖顶帽、穿着灰色拖地长袍的文字女巫在对我笑。其实文字女巫一直离我们很近,她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用心灵去写作,我们就可以写出最美的文字。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却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差。让娜《一生》
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很陌生,像对一个陌生人般,脑子里充斥的只有问号。读他写的书,仍然是一脑子迷茫,因为在小说里是很难找到作者的性情的。小说就像影视片,作者就是伪装自己的演员,这点,在《红楼梦》里淋漓尽致地体现,曹雪芹写书时练就了变身术,前一句他还是衣冠楚楚的贾宝玉,下一句说不定就是乡下老太刘姥姥了。而莫泊桑,也充分发挥了全球共融的精神,在《一生》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相对而言,确实没有莫泊桑什么事来着。
但这故事是他写的,不管是写实还是虚构,都是通过他的笔成形的,他像一位纺织师,串联起一个故事,为此他需要掩藏自己的性情。
于是我们看到了让娜,一个从天真活泼到悲叹苦愁的女人,一个从憧憬美好生活到无奈接受现实的苦命妇女。她的一生,从修道院里走出,却在无尽的伤感中继续着:年少时,她怀着一颗向往幸福的心嫁给了子爵于连;婚后她发现于连的风度翩翩后隐藏着一颗冷漠残酷的心;于连一次次背叛她,软弱的天性使她一次次默默忍受;儿子保尔出生后她为儿子倾注了所有经历灌注了所有的爱;成年后儿子嗜赌如命,一次次欠债,她为了帮儿子还债卖掉了父母留给自己的房子;最后,在老女仆的鼓励下,重新站了起来
这么个女人,可以说,最痛苦的都经历过了,和老舍笔下的济南相反。老舍说上帝把最好的秋冬都赐给了济南,而这次,上帝把最差的一生赐给了让娜。我也可以毫不怀疑地说。
但最后,也许是因为莫泊桑积极向上,加了这么句精华的台词,也是我的题记: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却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差。
莫泊桑这么想的,也这么写的,短暂的生命掩饰不了他的成功,特别是他精神领域的那份憧憬,至死不渝。这也是在虚幻的小说中我难得引发的共鸣,也是他在陌生的故事情节里渗透的唯一的自己的性情,唯一那么直白、彻底、清晰、毫无保留、心甘情愿并且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性情。这句话所蕴含的真理,是莫泊桑大脑里传达的直观信号,因为这是他的信仰。
没有精神的文字太多了,几乎占据了现代文坛的半壁江山。我不敢夸下海口,因为我不过是一介学子,但我清清楚楚也明明白白的知道,所谓写手,多是华而不实,多是外表美过内心。像莫泊桑一样,静下心来写东西,用感情来写东西,用理想来写东西,不把写作与金钱浸在同一个水桶里的人已经不多了。作协多了,所谓的作家也多了,唯独这样的人少了,像一个墙角,不经意间被污浊的潮流挖空了。
就像让娜一样,又一次地失望了。
但让娜的每一次失望后面,都伴随着另一份希望;可我们的文字呢,难道要永远黑暗下去?
是的,写作需要真实,但创网上下数千人,数千篇文章,要评那么多类型的文章,能有多少人能懂得小作家的心声。
我写,是因为文字由我主宰,那又为什么一定要将这些文字判个归宿,只是仅仅为作文考试么,为什么将这些无辜的文字分成各类等级,难道这就是为了作文成绩么?难道我写的就一定虚伪么?难道作文带点节奏感就是错误么?为什么现代许多名人发表文章顺利,因为他有雄厚的地位,无非就是博士。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感情,无论多乏知识,他都有自己的思想,他甚至可以绘出世界蓝图,不要让地位掩盖我的思想,不要把我的文字批得一无是处,他是我的个性,是我的结晶。
就让文字证明一切。
自己的文字,自己放纵。天是蓝的,采用灰蓝的基调,我就会显得很做作么?月是皎洁的,将月丝作为琴弦,就会很单纯么?有多人能懂一页几百字究竟在闲扯什么,如果这个老师无法理解学生的感受就一定是普通么?若一片文章,一个标题:我爱自由,内容;我爱自由,难道这就会给0分么,感情很丰盈呀,我就是爱自由,怎么了。那可恶的限制字数,那可恶的叙事文,那可恶的评语,有多少道出了我的思想。
就让我的文字证明一切。
无论结局如何,我必须接受,但是请不要批评我的文字。无论我有多少写作功底,无论我是否优秀,请你们相信,文字不是乱扔的。
你丢出去的文字,就应该让他快乐,让自己也快乐。我所写的不是为获奖而写,而那就是我的心声,此时此刻我最想的独白。
这个平凡的年代,不像鲁迅那时战争频繁动乱,乱世出英雄,人们所理解他们写的文章有象征意义,有讽刺。可是这个年代,我该写什么,只有自己实在的感情。
让我的文字证明一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