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一个新的自我,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更新的理念。让这个理念伴随你我,虽然这个理念对我们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但它的影响永远不灭。它就是----长征精神!让它激励我们少一点慵懒,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念,多一份坦诚;少一点,多一些奉献!学校是我们大家的,它的好坏丑恶,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名誉,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用自身的每一点进步,来维护我们的尊严,来报答学校给我们的呵护与关爱!
自我中心是一种极端的利己腐朽思想,它把个人的利益作为生活根本出发点和唯一目的,这种狭义的人生观只会埋没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让无休止的自我设计把心灵蚕食成荒芜的沙漠。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只为家庭活着,是禽兽;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命是否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本身的力量,不如说他是伟大人类社会中的一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是一片乐土,而生活则是我们的乐园。它为我们健康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营养,同时也需要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和高强度的素质给予它精神的回报。因此,用辛勤的汗水创造出我们的成绩,来支持我们的校园吧!
在经历过屈辱和欺骗的痛苦煎熬之后,在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沉重打击之后,我们对一些事情也许已经习惯了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我们甚至理解了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中某重人性的含义。这种对别人生存状况的无动于衷最终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漠然。这样,我们将永远不会被明媚的春光照耀,心灵的冰霜也永远不会解冻。沧海桑田的历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别人真诚帮助的重要,即使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融化。其实,这些帮助并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给互利,共同进步,共同成功!这将会是和谐社会的最初体验。
同学们,让我们大家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未来!
谢谢!
你是我的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的压力而选择改变,当然我也不例外,不过我不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是生活的动力。我这辈子有一个人是我最尊重的--我的哥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本来是一个比较懒惰、比较宅的女生,所以我很喜欢谁在中午才起,而且喜欢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不一会,妈妈讲到了哥哥的童年,妈妈告诉我,哥哥小时候,她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去看看他,有一次妈妈即将又要走了,哥哥晚上怕妈妈走,把自己的手和妈妈的手绑在了一起,可第二天妈妈还是走了,哥哥他没有选择哭泣,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努力读书。等到妈妈和爸爸换了工作的地方,才把哥哥接到自己的身边,不过那时候已经有我了。来到这的时候,哥哥就交了好多朋友,他们每天都会出去玩,最后那几次,爸爸妈妈每天很忙都会很晚才回来,哥哥就把我这个拖油瓶也带上出去玩了,邻居也告诉我,我是在哥哥的背上长大的。
那一次很碰巧,他们一群小家伙商量要去偷水果,问哥哥去不去,哥哥说去,别的小朋友说那你妹妹呢,不可能你把她也带上吧,我哥哥说嗯,我跑的那么快抱上我妹妹也一样。最后他们就去了,不一会那家人来了,别的小朋友都跑了,正好他们碰上了我妈妈,于是我妈妈问,哥哥呢,他们说后面呢。于是妈妈跑过去看见,当时妈妈就哭了,她看见哥哥背着我努力的跑,可当时碰巧我的鞋掉了,哥哥回去帮我捡,被人家抓住了,还打了哥哥的一巴掌,于是妈妈赶快跑过去给人家道歉,把哥哥和我也带回来家。
听完以后,我哭得比小孩还小孩子,泪流满面。最后我下定决心要为哥哥改变。因为我现在已经走出了校园,哥哥曾劝我回去,因为每个哥哥都希望妹妹可以过得好,而且以后可以和哥哥一起工作,所以这一次我不要再做哥哥的拖油瓶,我要为了哥哥改变,我要努力的去完成我接下来的任务。
哥哥,我听完以后我的心,痛了原来心痛那么的痛。哥哥你是我努力走下去的动力,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我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爱你,今天我借着写作说一声:老哥我爱你。有你真好。我以后要成为你的得力助手,不再会是你的拖油瓶。
你是我的动力
初三:赵丹凤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
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初三:Allen 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