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三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的作文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的作文》【第一篇】

  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关于水浒传读后感的作文》【第二篇】

  今天,我读了欣欣教育基金会赠给我校的一本课外书施耐庵写的《水浒传》这篇小说的一小节《武松打虎》。

  武松到三碗不过岗的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武松付了钱转身要走时,店小二拦住武松说道:客官,冈上有一只大老虎,如果你去了它会把你吃了。武松不信,硬要往冈上走。

  武松乗着酒兴走到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看见一座已败落的山神庙,武松走到庙前,见这庙门口贴着一张印信榜文,读了印信榜文后武松才知道这景阳岗真的有一只大老虎。他准备转身回到酒店里去,心想:我回去时,店小二肯定会耻笑我,所以我要把老虎打死了才能回去,这样就不会被耻笑。

  走了一阵,太阳便落下山了,武松的酒力发作,浑身焦热起来,便一手提着梢棒,一只手解开衣服,跌跌撞撞地往一片乱树林走,见一块光溜溜的大青石,便把梢棒放在一旁,躺在上面就要睡觉。忽然,发起一阵狂风,树叶乱飞,风过后,只听见乱树背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只睛白额的老虎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起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老虎又饥又渴,见了武松,急不可耐地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一按,当我看到那老虎捉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而武松对付这三招只是三次躲开,我觉得武松好聪明。

  老虎吼了一声,转过身来,这时武松轮起梢棒,尽平生力气,猛地劈了下来,只听见咔嚓一声巨响,一颗枯树被折断,没打着老虎,梢棒去折成了两截。那老虎咆哮着,性发起来。这时,我真为武松担心,后来没想武松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我真佩服武松。

  我想向武松那样很勇敢,机智,我受到的启发是:我以前看到困难就害怕,很想躲,现在我要向武松那样勇敢、机智,在学习的方面上,也有困难的时候,就像一只拦路虎挡住了我在学习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样打败挡住我学习方面的拦路虎。

  湖南省永顺县乃欣欣欣学校初三三班田花蕾

《关于水浒传——官逼民反的英雄传奇的作文》【第三篇】

  中华民族有有五千年历史,沉淀出多少厚重的文化经典。《水浒》,便是这厚重文化经典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叙述了在那动荡不安的北宋末年时代,一群好汉被朝廷奸臣所逼,聚义梁山,除暴安良的故事,凝聚着作者对当时那个朝代制度、思想方面的思考与认知。

  翻阅这本书,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如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图景,呈现在你的眼前,震撼着你的心灵。《水浒》,没有《红楼梦》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没有《三国演义》中各人惊心动魄的权术、计谋、智慧的大比拼,亦无《西游记》层出不穷的有趣情节。它所有的,是那敢爱敢恨的勇气,是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义薄云天,是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在梁山这充盈着侠义之气的土地上,一百单八将,劫富济贫,胸怀天下苍生,共谱英雄颂歌。

  《水浒》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简单明了,却又十分真实,使人眼前仿佛出现这么个人似的。如描写及时雨宋江: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双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口方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如此,施耐庵变将宋公明的外貌形象呈现在在读者眼前,勾勒出一个仗义侠气、平善、有济万民之胸襟的志士形象。还有隐忍求全的豹子头林冲、粗中有细的花和尚鲁智深、勇猛忠毅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嫉恶如仇的行者武松等仁人志士,个性都十分鲜明,深入人心。

  《水浒》虽描述的是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但它的思想主旨始终盘踞在一个中心点上,那就是对于朝代制度、治国安邦理念的思考。北宋末年,朝廷乌烟瘴气,奸臣互相勾结、把持朝政,百姓民不。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正是因为被宦官所逼,一再退让却最终忍无可忍之下,被迫落草为寇,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譬如林冲,他原是一位安分守己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规规矩矩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无缘无故被高太尉陷害,致使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之下去了梁山。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的。但即便落草为寇,他们仍然以救济天下百姓于己任,见义勇为,路见不平即拔刀相助,行侠仗义,慷慨大方。

  在梁山好汉座次排定之后,梁山泊的事业达到顶峰,但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衰亡。朝廷为了平定梁山泊,便劝诱宋江招安。招安,即为投降。朝廷官吏玩弄权术,唯恐梁山泊壮大之后与朝廷作对,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假意劝其招安,实则图谋不轨,最后摧毁了梁山泊。这样的心计,如何安治天下苍生呢?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若有如此玩弄权术、城府极深、以一己私利而不顾天下万民之利的奸臣当道,岂有不国家消亡、天下大乱之况?施耐庵作此书之意,大概便是在警戒统治者必要任用贤臣,切不用害群之马,更要心怀天下苍生,以民为本,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浅吟低唱的英雄故事,絮语低回的不朽传奇,令人拍案叫绝。《水浒》,这华夏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思想高度,不朽的艺术及政治管理魅力,光芒万丈,叙写出义的深度及勇的厚度,经得起岁月传唱与人生品味,生生不息!

初三:薛嘉雯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