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乐?抑或其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1、1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
2、24小时内的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
暴雨具有集中性和强度大的特征,出现时雨势倾盆,短时内会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由于我国季风明显,全年雨量多集中在5-9月,因此次期间被定为汛期。汛期是气象部门预报服务工作中最紧张、最关键的时段。
在我国暴雨形成的灾害也非常多。如:
1、XX年7月10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造成城区内大部分道路积水,交通几乎陷入全面瘫痪状态。
2、房山区银狐洞景区,公路冲成乱石沟。一场持续近6小时的暴雨将房山区银狐洞景区一条长约2公里的路面完全冲垮。路基也被雨水冲成一条乱石沟,水有半米多深,水流湍急。山上的三个村子、五个煤窑交通运输全部中断。
3、XX年07月,台风带来的持续暴雨,致使台湾中南部地区多处发生泥石流和山洪,当地灾情加重。造成21人死亡、9人失踪,农业灾害总损失超过23亿元台币。渔业设施损失超过7000万元台币。洪灾造成中南部地区21万户居民停电,经抢修,至4日深夜尚有1。3万余户停电,其中8000余户因道路塌方及桥梁断裂而无法进行抢修。供水方面,未恢复正常供水的有20万户。洪灾造成中南部地区公路塌方94处,尚有50处没有抢修开通。铁路部分路段因路基受损停驶。
4、雨灾给伊犁州直造成严重损失。XX年7月18日20日,伊犁州直境内突降暴雨(降雨量103毫米),导致2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449公倾,绝收面积15414公倾,死亡大小牲畜268头(只),倒塌民房3596户6816间;形成危房13508户25423间,漏雨房屋67246间,共造成经济损失638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942万元)。11月1日至3日降雨持续三天,居民住房普遍漏雨,有相当数量的房屋已成危房。据统计:州直10308户41233人受灾,倒塌房屋3344间,有15430间民宅漏雨、裂缝变成危房倒塌棚圈368座,此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871万元。
5、XX年09月,四川省,发生在川东、川北地区的暴雨灾害,已造成19人死亡,21人失踪,40人重伤。24小时降雨量达253.2毫米,江河水位陡涨,并引发山洪暴发及多处泥石流、山体滑坡,目前全县有60个乡镇、10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失踪7人,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1.56亿元。
6、广东省,西江、北江、珠三角高水位运行状态还将持续数日,暴雨浸泡多日江河湖库,排水后,水灾造成广东54人死亡24亿元损失。
7、XX年4月湖南衡阳市城区及衡阳县、衡南县突遭暴风雨袭击,风力最大达9级,最大风速达23米/秒。百年古树连根拔起,瓦片乱飞,冰雹足有半个拳头大,街道广告牌被暴风卷起后訇然倒地。此次暴风雨灾害已造成7人死亡,207人受伤。倒塌房屋2430间,其中居民住房1800间,700户农民无家可归。灾区22条高压电全部瘫痪,衡阳县全境停电。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06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366。9公倾,受灾人口约40万。
8、XX年6月中旬以来台湾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已造成农业损失逾21.77亿元,创下了台湾农业雨害损失金额的最高纪录。。。共3页,当前第1页1
雨的功过,不可断言,只能唠叨一些细细道来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1.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古时的大禹治水,孟加拉国特大水灾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1)梅雨: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出现频繁的降水过程,常有大到暴雨。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
(2)钱雨:
①现象:
说到钱雨。人民日报登载的材料中,叙述一九四年的一天,苏联高尔基州突然下了一阵带有大量古老铜钱的雨,人们把这种雨叫做铜钱雨。而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例子就很不少。据南北朝时代的任昉在《述异记》一书中载:周时,咸阳雨钱,终日而绝。王莽时,未央宫中雨五铢钱。
汉世,颖川民家雨金铢钱。又据《宋史》《五行志》载:绍兴二年七月,天下雨钱,或从石甃中流出。明代的《稗史汇编》也有这样的记载:成化丁酉六月九日,京师大雨,雨中往往得钱。可见钱雨并非奇事。
而且,我们还知道有金雨。《竹书纪年》载: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于夏邑。后来任昉也写道:先儒说:夏禹时,天雨金三日。古诗云:安得天雨金,使贱同如土。是也。他在《述异记》中又写道:周成王时,咸阳雨金。今咸阳有雨金原。汉惠帝二年,宫中雨黄金、黑锡。汉世,翁仲儒家贫力作,居渭川,一旦天雨金十斛于其家。象这样的金雨不知道外国是否也有。
还有五谷雨。任昉说:吴桓王时,金陵雨五谷于贫民家、富者则不雨矣。照他这么说,好象老天爷居然也会区别贫富似的。这当然是一种附会。宋代刘敬叔的《异苑》
又载:凉州张骏,字公彦,九年天雨五谷于武威、炖煌,植之悉生。在五谷之中,有降稻米的。如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载:惠帝三年,桂宫、阳翟俱雨稻米。也有降黍的。崔豹又写道:宣帝元康四年,长安雨黑黍。《宋史》《五行志》也说:元佑三的六月,临江县涂井镇,雨白黍;七月又雨黑黍。同样,《元史》《五行志》载:至元十一年十月,衢州东北雨米如黍;邵武雨黑黍,如芦穄;信州雨黑黍,郡邑多有,民皆取而食之。又有雨粟的。崔豹说:武帝建元四年,天雨粟。宣帝地节三年,长安雨黑粟。当然也有雨麦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载:汉武帝时,光阳县雨麦。在各地县志中还有许多同样的记载,我没有一一去查阅,这里就不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