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魁梧的大树,风过后飘落了黄叶,终究抵挡不了秋的到来。
曾是绿油油的稻穗,风过后换起了金灿灿的衣裳,留下住那成熟的喜悦,秋依然到来了。
来了,来了,秋来了!天气骤变,冷暖互搓,但是秋的气候谁也捉摸不透,料想不定;天刚明,那一股股秋风吹入屋,寒噤突起;中午时,那秋阳映照在身上,又多么温暖,仿佛永远要停留这时段上,但是时光总会流逝的,一闪而过。
我喜欢秋的气味,秋的清,秋的幽,秋的淡,总是让我尝不透,看不饱。赏玩不到十足。起风时,那秋的酥味;落雨时,那秋的润味,总使我心旷神怡。
秋,美丽的秋,令人留连忘返,但也有悲秋的秋,苦闷的秋!我喜欢秋天,一切的喜怒哀乐任秋风吹散,所留的尽是我对秋的感叹!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读起来,琅琅上口。他将秋描绘的惟妙惟肖,古人常道以悲秋而论,我则认为秋的萧索并不是人的原因,而是自然界万物变化由始至终的过程。
秋风飒飒,偶尔会带来些寒意。虽是寒,不如说是寒中带暖,凉快爽爽,意在初秋啊!
我喜欢秋天,我所领略的是南国之秋,许是南北之差,纬之异也,北国的秋天许是萧条、寒冷,一迈秋季,可知寒冬接踵而至。可南方就不同哩!酷暑弥留之际,偶有暴风雨夹击,初则意味着秋的到来。南国之秋要比北国之秋来得慢,而去得也慢,正当南国九、十月份秋高气爽,北国已是纷纷雪花,火炉加棉袄了。
我喜欢,喜欢那秋景、秋味、秋意。但是蹉跎的岁月啊,默默地流逝了,只留下遗落在土地里未被分解的秋叶作见证!
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中午像琼浆一样诱人,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又见彩云飘在天边又见枫叶落在身边彩云有情枫叶有意片片难忘秋的缠绵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晚上像玉露一样诱人,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秋天带着
炎热的夏天悄悄地走了,凉爽的秋天踏着夏天曾走过的脚印悄悄的来了。2014年8月7日那天下午我正在忙碌地预习九年级上册的全科课本时突然想算算离开学有多少天,于是我站到日历前一看是8月7日,正准备把视线转移到课本上时,忽然!在7日下面看见两个醒目的大字立秋这时我才醒悟过来,自言自语道:原来秋天到了!不管怎么说我也要去拜访拜访这个老朋友啊!于是,我丢下书本就出发了!
走在小路上,清凉的秋风吹动路旁的小树上的黄叶,发出沙沙的声音犹如一首歌曲的开头曲。两只可爱的小鸟在我的头上盘旋并吱吱喳喳的叫着,仿佛在说: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来到田野里,站在一个小坡上四处张望并高声喊道:朋友!我来了!下了小坡走着走着突然好几个比我还高的东西出现在我的眼前,只见玉米挺着高高的个儿,棒子格外的大,有的把衣服都给撑破了并露出金黄色的牙齿在哈哈大笑!接着我绕了一个弯走去,见到左右两边的高粱像士兵一样直直地站立着,高粱个儿与玉米相比也都不逊色!红红的如一根火柴棒被点着了一样!继续往前走,矮个儿的大豆一下把我的视线拉到低处,大豆的籽粒出奇的大,想要爆炸一样。又继续往前走。
我跟这位老朋友正谈的尽兴时,抬头一看在离地平线不远处挂着红红的大皮球!天色不早了。我便挥手与这位老朋友告别。
初三: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