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三

关于评安徒生童话的作文

《关于评安徒生童话的作文》【第一篇】

  读了《安徒生童话》,我不禁赞叹道:好书。童话是幻想,它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民间传说。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对人类美好人性的现象和愿望,这些作品以其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安徒生童话》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其实我们都知道,书中的上帝,就是爱与正义的化身,但事实上这种希望在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只会加深苦恼。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气质、天真朴素的激情和富于沉思的哲学脾性,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不无相通之处,像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在每个人的心里。它是那么美,那么美。

《关于评孩子不笨的作文》【第二篇】

  《满城尽带黄金甲》高贵华丽,《墨攻》气势逼人,《霍元甲》正气盎然由天王巨星演绎的影视作品的确不同凡响,可正是因为这些太过特别,所以给人梦幻、空虚的感觉。相比之下,《孩子不笨》更平民化,更贴近生活。这部影片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骇人的气势,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好比一张素颜。

  《孩子不笨》已经是几年前的作品了,目前,《孩子不笨2》也在新加坡创下了票房记录。这一系列的电影之所以那么受观众的欢迎,是因为里面的剧情好象是我们镜子里的像,以家庭和学校为题材,反映出现代家庭普遍的问题。

  万事开头难,开了一个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部好的电影也需要一个漂亮的开头。可以金色弥漫,可以大红大紫,然而《孩子不笨》则选择了一个简洁的方式:白色的字体,黑色的背景,黑白配。制作人所选择的文字,幽默滑稽,又切合主题,为影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所选择的题材,反映了现代父母溺爱孩子、望子成龙的普遍思想,着重于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主题。电影的主人公是三个笨小孩。一个生性懦弱,只知道听妈妈的话,做事没有主见,是被溺爱型的孩子;一个瘦弱矮小,拥有着画画的兴趣,却因此被母亲视为没前途、不听话的孩子,是被虐待型的孩子;最后一个见义勇为,家境贫寒,从小要帮助家里干活,家庭负担重,是被埋没型的孩子。他们看似不聪明,但经过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险阻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被父母所肯定。天下间没有笨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他们一心为了孩子的未来,却找错了方向。但毕竟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坚持自己,执着于梦想,最后也如愿以偿。本片极具教育意义,老少皆宜。既教会父母怎样教育好孩子,怎样成全孩子的梦,也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一个称职的孩子,教会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教会他们把自信填满空虚,充实自己。

  上帝创造了你,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想着自己老是不如别人,其实别人有时候也会不如你。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每个人都具备七情六欲,爱恨情仇,都是天才。只是,想要有多天才,就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孩子不笨》告诉了我这些。或者,你们收获的,不止这些。如此震撼人心的电影,能不好好欣赏一番?

  《孩子不笨》不注重包装,不注重外表,它吸引人的是内涵。内在的东西,是很难发现的。虽然它比不上《满城尽带黄金甲》给人视觉的享受,比不上《墨攻》给人听觉的震撼,但比起那些庸俗的爱爱恨恨、痴痴怨怨,不是来得更有意义吗?

  《孩子不笨》这部电影好比一位有气质的女性,素颜待人,而经过交谈后却不得不令人为她的内涵所惊艳。

《关于评红楼梦——一个被自尊束缚的苦命之女的作文》【第三篇】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日日寡欢,郁郁而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病态美人。

  对于林黛玉,我一直有一份说不出的难舍难分之情。对她不知是该埋怨,还是该去同情,去怜惜。

  自黛玉出场就是在被理解与被误解中度过的。他不敢暴露自己,用那强烈的自尊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通风,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束缚,尘封起来。他时刻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到贾府要事事小心,别被人耻笑了去。"从母亲死后他便开始了在贾家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

  林黛玉之美可谓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她有着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有绝世的姿容。心直口快的凤姐在初见黛玉时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的眼中他又有另一番病态之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还亲切的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而这绝无仅有的绝世之美,却因其强烈的自尊而致其郁郁而终,随之逝去。

  当宝玉要娶她人时,林黛玉怀着强烈的自尊回到潇湘馆,烧了那些多情的诗稿,试图掩盖那个多情的自己。当宝玉成家之时,她最终心存怨气,葬送了自己。

  因为自尊,林黛玉获得百般辛苦;因为自尊,他做事胆怯,不敢坦露自己的心扉,也不敢直面自己的爱情;最终,因为自尊,她死的悄无声息。

  多么可笑,可怜而又可悲的结局,多么让人气愤又让人同情的人儿。

  林黛玉,一个被自尊束缚的苦命之女。

初三:肖晓云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