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德天实验小学董凤玲
在一次学校业务学习会上对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问卷调查中,我惊异地发现,虽在师范院校曾听过老师的讲课,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竟然只依稀记得除了他的几句诸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外,其他就浑然不知了.正如作者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记得我班原有一名调皮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总以肚子痛要上厕所为借口出去遛一圈,我没有横加指责,粗暴对待,相反,却对他关怀备至,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细心询问病情和征求是否需要上医院,学生看到教师为他来回忙碌,几番下来,心存不安,继而改之.由此可见,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当你面对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千万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如果我们都能像陶先生那样,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仅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爱的教育的诠释.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当我再次捧读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了这位朴实的老人,正缓缓向我走来,他的这句教育名言,时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奋起,激我向上.因为陶行知先生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与人之间,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互相了解,彼此珍惜。
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那天的雨幕中,我看着她冒雨奔近的身影。天色渐暗,不断有学生离开学校,我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站在街边的某家店门前,听着雨珠落地,行人的脚步声来来往往。我没带伞,只能期望着雨快点停下,让我能够回家。这时,路对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我很纳闷,她应该早就已经回家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她飞快的向我跑来,将手中的伞往我手中一扔,被我稳妥的接住,她掠了掠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滔滔不绝:我就知道你的记性这么差,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她喋喋不休地说着,我的思绪却被拉回来了很久以前。
那还是我刚入学的第一年,我被隔壁班的两个男生欺负,她刚好从教室出来,一见到这副情景,立刻气冲冲的奔上来,挡在我的身前,我只见到了一头利落的短发:你们干什么。欺负人吗?那两个男生被她一吼,有些紧张,僵持了一会儿,她突然往后退了退,对着楼梯口鞠了一躬:老师好那两人连头也没回的拔腿就跑,不见了踪影。她才回过头,向我伸出手,关切的询问我有没有被吓着,脸上明媚的笑容照亮了我的心。
那之后,她成为我的第一个朋友。她时常拉着我在各个年级之间奔走,认识各种朋友。在互相了解中,她知道我胆小,不善于交际,就想方设法地帮助我。
她会在同学上课上了一半突然没头没脑的冲进来气喘吁吁地告诉老师她迟到了,她也会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的名字,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虽然之后会被我狠狠地埋怨一下。可是,她总是挂着那明媚的笑容,无忧无虑。
我常常会想起,到底是如何与她成为朋友的,或许是因为她的笑容,她对我的关心,都让我对她非常依赖。
直到毕业那天,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她的身影,觉得很奇怪。知道放学,她在校门口等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以后,没有我了,你要习惯说着说着,她突然哭了。我不知所措,那是他第一次哭,我只能拍着她因为抽泣而颤抖的肩膀安慰最后,她给我一个告别的拥抱,我的衣服被她的眼泪打湿,她离开,我才发现,自己脸上早已泪满
那时,我就明白,她与我的碰撞,就是因为那明媚笑容而带来的心与心的碰撞,够我铭记一生。
初三:王毓雯
圣诞夜的彩衣,被深深的罪孽掩盖,寒冷的冰雪所覆盖的黑暗,是血与泪的交融。橱窗中璀璨而亮丽的皮衣,曾是多少人举目仰望的梦想。于是华灯迎接的下一个黎明,在亮丽却没有生命的尸体上划过众人的赞叹,那久久弥漫着的曼陀香,在朦胧的幻影中闪过,似乎永不止息。
那却是它们最后的记忆。记忆中泪光依旧的森林,梦想中奔波飘荡的草原,和生命一般流淌的河流,全都覆盖在这皑皑白雪之下的严冬。
梦的蔓延和对自由的渴望在痛苦与绝望中别定格成永恒。那蓝天所庇护的生命的眼泪,那本应来自内心深处的沙哑叫喊,迟迟在心中寂寞的回响;为什么只有你们能够活在这个辽阔的世界?为什么要剥夺我们内心的向往?为什么要将我们赶尽杀绝?于是它们再也没有了自己,永远在痛苦与寒冷中徘徊。一个痛苦的灵魂要经过几千年的轮回,孤独的守望着黄泉,它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人类残忍地打击它们每一根脆弱的神经,阴森与恐惧。刀刃肆无忌惮的把它们带上痛苦的深渊。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就这样别抛弃在金钱与罪恶中,无法伸展,再也没有生命的尽头。
那些善良的人呐,当你们披上这件用来填满虚荣与富贵的皮衣,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用来掩盖那种无法说出的满足,请你们抚摸一下岁月的伤痕,那是多少个流浪的生命,在内心痛苦的呻吟;当你们仰望星空装点亮丽,却看不到它们眼中的泪,它们的内心如失去亲人一般悲痛,久久徘回在那无边的大地,久久悲鸣回荡在寒冷中;我们__曾经起活着,仰望着同样地星空。在寒冷的冬季,在遥远的时空忍受失去皮囊的痛苦,在破碎的心与无法到来的自由中歌唱,诉说着血腥与罪恶。善良的人呐,请你们脱下那些亮丽的皮毛吧,那里聚集了无数仇恨与泪,那里埋葬了太多生命;请你们穿上棉衣,迈起脚来,迎着风雪大步向前走,人和动物还是一直坚信着,一定会迎来赞叹走向温暖的未来。
初三: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