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往往通过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而没有书信等情感交流方式。但是现在就有这样一本书,写一个父亲通过书信引导孩子的成长,这就是《你在为谁读书》它很适合留守儿童阅读。
因为我们不少人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为谁读书这样的问题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不少学生经常发呆,为什么发呆呢?因为他们在困惑,我在为谁读书呢,一个个问号接踵而至,使他们的心情难以一如既往地保持平静。
而《你在为谁读书》则为我们解释、论证和回答你在为谁读书这么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且还以读书为中心,以自己的成长轨迹与奋斗历程,以一个长期在外,很少与孩子当面沟通的父亲的立场,和自己的孩子谈论如何培养和积蓄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等等。
书里中的少年叫杨略,他和我们一样,他父亲在公司上班,事务繁忙,平素很少和他进行交流。在杨略初三时,他以一个神秘的大朋友的身份给儿子写了十封长信,书信从理想、毅力、勤奋等多个方面论述,引导杨略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我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父母该多好啊!
而事实上,我们没有这样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奔波,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为他们留守在家的孩子写信,也没有这个文化条件这样表达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满腔关爱。他们都很质朴而简单地以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挣钱为理由而拒绝给孩子写信。
因此,我们未必不可以在精神上先接受这样的教诲,作为我们留守儿童残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有益补充吧!所以我建议,每个留守儿童都应该读读这本《你在为谁读书》吧!
自从我阅读了《你在为谁读书》后对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为我自己,让我更加努力学习。
《你在为谁读书》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为我自己。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杨略从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他的父亲的暗中帮助下成为了小组长并考上重点高中的全过程。这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学习是在给自己学习,是在为自己以后的路打基础。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实读书就是在读机会,读命运。你这时用功你以后就轻松了,你这时不用功,到老的时候就老大徒伤悲了。不要到那时再想起读书,不要让老大徒伤悲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现在让我们抓紧这大好的光阴努力学习。
我们现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抓住自己拥有的每一寸光阴。好好努力好好奋斗,我也要在我小学阶段快结束时考上一个好中学,为我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让我的生活更加的充实。
今天我读了《你在为谁读书》中的第十章,我有了一些感悟。
平庸是什么?我认为,平庸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是不思进取,是将自己美好的青春浪费在一些繁多、琐碎的小事上。
卓越是什么?我认为,卓越是一种精神。有的追求卓越者甚至是说:非卓越无以辉煌。
卓越是以高尚的品质、博大的胸怀和胆识卓拔于天下,高瞻远瞩而不鼠目寸光,富有胆识而不瞻仰随人,在追求至真至美的境界中展现真正属于人的高贵品质。
追求卓越绝对不是追逐名利。追求卓越是在智慧和勤奋的基础上,对生命的高扬。用辛勤的汗水焕发生命的光彩,以卓越的智慧折射生命之光的璀璨,在血与汗的洗礼中向卓越进一步靠近,历尽千辛万苦而无怨无悔,这就是追求卓越者的伟岸风采。
我们得拒绝平庸,不要在温馨的风中驻留,不要在美丽的梦幻泡泡中想的太久,即使我们这一生不能获得辉煌,无法放光,但是,只要我们的梦想多了,追求过了,努力过了,拼搏过了,奋斗过了。那么,我们的生命本来就已经充满光彩。我们要好好利用上天赐予我们的种种能力,把爱心和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的生命肯定不会虚度。
我们要超越平庸,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是:有远大的理想,有超越平庸和追求卓越的坚强意志力;第二点是:有埋头苦干、不推脱、尽全力的精神,超越永远凝结着勇气和汗水。
我们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他就是一位追求卓越的人,周恩来自小就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说明了周恩来不愿意看到腐败无能的中国,而愿意看到天下太平、民住其家、家家其乐融融、福满天下的中国。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请问,你是不是也会像周总理一样会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呢?大概许多人都会说:不会。相比之下,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己不是那种卓越的人呢?
追求卓越是真正的王者之风、英雄本色!淡泊滋润着追求卓越的刚毅,只要你有心存渴望的强烈愿望,只有你愿意付出艰苦而有效的努力,那么,你的愿望一定就会一一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