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潺潺的流水声,我们走进了明月山,游览了我日思夜想的云谷。
青山。白雾。翠竹。
我们仿佛踏入了梦境的天地:山在雾中屹立,薄雾在山中萦绕。雾围着山,山依着雾,依稀朦胧,若明若暗,使我们飘飘欲仙,随着风四处飘荡,好像自己也变成了雾,在山间与伙伴们嬉戏,围在游人周围,跟游人们玩捉迷藏。一阵凉风吹过,我心头一震,灵魂也返回了我的躯壳。看不见山的顶峰,也找不到雾的边缘,只有移动的人群和飘动的彩旗向前蜿蜒伸展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跃跃欲试的神气与要征服所有山峰的勇气。
裸石。流水。人群。
稀落的人群,跨过裸露着的河床,跨过滑溜的卵石,随着流水潺潺、摇曳的小树,给这寂寞的山林带来了无限生机;在山谷中回荡的欢笑声,也给这幽谷带来了一番城市的喧闹。
丛林。红旗。小道。
五彩缤纷的大旗,隐约闪现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穿梭在苍翠的竹林里,高声的呼唤,欢快的笑语,从队伍的前头,一直溜到队伍的后头,带着满怀的豪情,满腔的希望与满腹的寄托。近了,更近了
细雨。凉风。飞瀑。
终于,我们看见一条白链,素白晶莹,镶嵌在一片浓绿中,披挂于山涧树丛上。白雾缭绕着终于,看见了刻在石板上的云谷二字,深深的。
走下去,来到谷底,思维似乎已停滞了,这梦中的仙境,这欲飘欲飞欲沉的奇妙感觉。当阵阵凉风使人觉察到一丝凉意,才意识到自己竟沐浴在雨雾中是溅碎了的飞瀑。
它亲吻着我的脸,头发和蒙尘已久的心。
我举起了相机,把这永恒的一瞬,定格;把这份难得的陶醉,定格。
表面糊涂,心里清楚,这种做人之术是最为高明、最为明白的。
外表给人以消极、无能的感觉,使人放下戒备,人为地营造出一种迷惑外界的假象,自然就可以减少外界的压力,或降低对方对自己的要求。这时如果要克敌制胜,则可以在不被防备的条件下出手,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目的在于获得别人的赏识,则可以出人意表,特别的令人感受到一份惊喜,引起别人的重视。
难得糊涂,比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因此,也常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做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就问左右之人,结果左右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人都不知,单单就我一个人知道,那就危险了,于是也装作昏醉,佯作不知。
箕子此举,就是故作糊涂,借以保身。无独有偶,三国末期的名士阮籍也曾经装作酒醉糊涂,推掉了司马昭的亲事,远离了政治漩涡。
阮籍名列竹林七贤,他的父亲阮瑀又是着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可谓是名士风流,门第高贵。但当时的政治形势异常复杂,今天被某人拉拢得势,第二天就可能因某人的倒台而被砍头,最好的保身之术就是远离政治。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死了皇族权臣曹爽,司马氏开始专政。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又相继专权,甚至数度废立魏帝。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方,立曹髦为帝;甘露元年(公元260年),司马昭又杀死曹髦,改立曹奂。这时,司马氏的篡位之心已经非常明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果然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
在这期间,阮籍一直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委蛇。
早在曹爽要请他入朝为官时,他便看出了曹氏已面临覆灭的危机,就托病谢绝,归田闲居。等到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后,又请他做自己的幕僚,封给他从事中郎的官职。阮籍摄于司马氏的势力,只好低头就范,且做得相当到位。凡是司马府上有宴会,他都是每请必到,一到便开始喝酒,有时真的喝得酩酊大醉,有时则是装出来的,以此来掩饰自己。
此外,阮籍还故意处处表现出贪酒纵欲的糊涂样子。有一年,他突然提出愿意担任军职,并明确提出要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如愿以偿以后,人们才发现,他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唯一原因是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师特别善于酿酒,而且还有三百斛酒存放在仓库里。果然阮籍一到任后就整天泡在酒桌上,纵情豪饮,不问世事,后人因此称他为阮步兵。
阮家的邻居中有一个当泸卖酒的美少妇,阮籍就常与朋友去那里买酒喝,喝醉了就躺在少妇身旁睡觉。少妇的丈夫刚开始怀疑阮籍有不轨之心,后来观察了很久,始终没有见到他有异样的举动,这才放下心来。
当时有一个司徒名叫钟会,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善于投机钻营,是个卑鄙小人,阮籍一向对他深恶欲绝。钟会知道阮籍的名气很大,而且对司马氏专权心怀不满,便时常来阮家作客,希望能探听到一点口风。他每一次上门,阮籍都拿出美酒款待,和他开怀痛饮,但对政事却从来一言不发,钟会只得怏怏而归。
阮籍有一个女儿,生的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籍左右为难:如果答应了,就有损于自己的声誉,家族的荣衰就要和司马氏绑为一体;如果不答应,就会得罪司马昭,可能有性命之忧。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又拿出装糊涂的高招,天天喝酒喝得烂醉。每一次提亲的人上门,都可以看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的样子,提亲之时根本没有机会出口。这样一连过了两个多月,阮籍始终宿醉未醒,醉了又喝,喝了再醉,司马昭的联姻计划只得做罢。
可能正是因为阮籍装糊涂的功夫一流,所以司马氏杀戮异己、株连甚广,他却独独逍遥于世,没有大起大落,更没有性命之忧。
后记:
人生悟语:难得糊涂,其实就是大智若愚,掩饰真实的用心、才华、声望和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之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方法,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河北沧州********初三:**********
过了青春期你会发现,还是当孩子最幸福;过了半百你会怀念,青春年少的无知。的确!经历告诉我们:越小越无忧。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它像一个梦,一个如水晶般纯洁的梦。在这个梦里,我们不会苦于生计,也不会世故处事。因为我们连初入社会都不算,在父母的羽翼下慢慢懂得什么叫心眼儿,什么叫是非。幼稚是孩子的天性。幼稚就是我们因一颗糖果乐的屁颠屁颠;幼稚就是我们由于某个朋友或喜或悲。
提起幼稚,我的脑海里想起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高一矮两个女孩结伴,在校园的一角埋下了共同的愿望漂流瓶。让树儿做个见证,相约二十年后的那天,同回母校再见。你猜到了吗?那个高一点的女孩是我,矮一点是我曾经的朋友。为什么说是曾经的朋友呢?因为誓言不再,友谊已逝。原因是我们都幼稚了,妄想一个瓶子来留住长久的友谊。她是我人生的一个过客,这是我最痛心的。用心交的朋友最终逃不过一句:我们不适合做朋友!
这样的事很多,久了也就麻木了。但美好的曾经,它不是梦,是现实的,却成为最美的风景。这看似矛盾,仔细想想就通了:面对失去的友谊,只有痛心,没有恨,因为毕竟两人曾经很美很美。之所以说麻木,只是事见多了,感慨不再深。但遇到下一个认为值得为之付出的人,还是会不顾一切地把真心真情留给她,继续幼稚,不管幼稚的后果。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富激情的时候。这时我们很冲动,很容易相信。凭着自己青涩的经历,初步与社会接轨,总是办错事,糊里糊涂招了这惹了那。经常受挫,却有着不死小强的精神,满怀活力,迎接下一挫折。尽管不知前方路如何,也要向前冲。冲动是我们的标志,糊涂是我们的共性。珍惜吧!冲动,糊涂,能到几时呢!正如我朋友说的:我们还有多少个16,17呀!
致我们还没有逝去的青春,趁我们还没老去的资本,让我们难得幼稚,难得糊涂!
初三:田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