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陌路,细碎尘埃;怨景,愿景,彼岸花开。
他在末路,他在陌路,他们在归路。
他在这头,他在那头,他们在枝头。
他怨景,他愿景,他们望景。
在那初春凌晨,月将归不归,拽着山巅。两朵橘花紧依一起。在枝头望着他。望着他。
父亲背井离乡。他哭闹着,拽着父亲衣襟,一直被拖到那路的尽头也不罢手。而父亲却狠心踏上陌生异路。
父亲回眸一瞥,默含泪念着。
他追着。
小小影子从后与大大影子相融一起。终分了开。哭喊着。终留不住。柳依依。絮飘飘。
他怨着,怨着,怨那月何事长向别时圆?而那在圆月下映着的两朵橘花却没心没肺地笑着。他狠心揪了两把叶。也终揪不下那两朵。终揪得一束影伶仃。风扶摇。
徒悲切。
夏日白昼拉长了身影,吻着风,舐着那两朵已残的花。
抿嘴笑。
他又有些伤,看着那泛着枯影鹅黄的两朵,又禁不住些许念。自此那周边的叶绿得更倾心了。
凌晨那刻,他来到那末路。默望。默望。望着那影子是否会愈渐徐徐归来,愈渐清晰将来!总隐隐觉得似有身影闪来。但很快便似被奚落那只是树影曳曳。而那两朵残花噙着泪,在枝头望着他。望着他。望着他是否会愈渐徐徐而来,愈渐清晰将来!
夏雨。总那么不期而遇。似那不速之客,闯将进来。
不觉中,却将那橘树击得泪滴。不觉中,却将那两朵击落。旋飘。翩跹。吻地。化尘。
他拿了些东西,试图能掩它。守着。守着。默默地。
不久那雨便隐去无影无踪。
烟雨溟蒙。
依稀中似瞥见那两颗闪着青光。
倚着这青光,他来到那末路。默望。默望。盼望而那在枝头的,也望着他。望着他。盼望
不觉中,青光已褪去晕成淡红。秋至
周边的叶也渐渐黄了,渐渐枯了,渐渐落了。旋飘。翩跹。吻地。化尘。
他依然,痴地伫在末路。默望。默望。渴望而那两颗在枝头的已泛红的橘噙笑,也望着他。望着他。渴望
满城萧条,冷了长亭断桥冬至。
风扶摇。雪飘摇。
不觉中已映得深红。
他依然,痴地伫在末路。默望。默望。希图而那两颗在枝头的已暗红的橘噙笑,也望着他。望着他。希图
又到那初春之际,花开季节。而那在枝头已泛枯的两颗橘却执拗着,不肯归去。
待那月升起满月。映得满树银亮。
他依然,痴地伫在末路。默望。默望。渴求而那两颗在枝头的已泛枯的橘噙笑,也望着他。望着他。渴求
他望着那两颗橘,橘乏力地望着那山巅,山巅望着那月,月映着那影。似愈渐徐徐归来,愈渐清晰将来!
他哭了。笑了。
小小影子终与大大影子紧融一起。
橘哭了。笑了。落了。旋飘。翩跹。吻地。化尘。
他拾在掌心,紧紧贴着脸。
哭了。
笑了。
初三:胡旭
莫言,曾令我感动!只因他独一无二。
他从一个孤独的放牛娃最终登上了世界文学的巅峰,这其间历尽艰辛,是一段不寻常的人间路。
从小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莫言主动辍学放牛,分担家忧。从此,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负担。孤寂的山野,只有他一个人,内心的恐惧与寂寞一并向他袭来。但是,十几岁的少年即使有再大的委屈也只字不提。他只是仰望逆风中飞翔的雄鹰,坚定心中不灭的梦想。少年莫言有担当,令我感动。
饥荒年代,莫言饥饿难耐,偷拔一根红萝卜。肉体的痛咬咬牙就过去了,可是心灵的摧残却挥之不去。他一言不发,默默忍受噙着泪水,向着梦想前进。将自己化成了《透明的红萝卜》中的?⒍?rdquo;。将苦难化作动力的莫言令我感动。
莫言与杨振宁相遇时,似乎像老鼠遇见猫,当然,不是惧怕,而是敬畏,尽管那时他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记者向他问及此事时,他说,文学奖是不能和物理奖相比的,一个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惠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会消耗物理学家一生的精力,文学难望其项背。莫言没被眼前的荣誉蒙蔽了双眼,而是以谦虚敬畏的心态做事,这样的莫言令我感动。
莫言,就是走过别人没走过的路,受过别人不愿受的苦,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成就。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放牛娃数不胜数,可莫言却独一无二,我为之感动。
原因何在?无外乎是对人生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怀揣梦想辛苦耕耘。遇到山,不怕,爬过去!遇到水,不惧,蹚过去!生命的步伐从未停息。而有的人,都没搞清前面的障碍是什么,就退缩回原点。莫言就是前者。
放牛娃莫言,从苦难中走来,孤独与寂寞曾与他相伴,他却从中汲取养分;荣誉的光环曾萦绕其顶,他却谦卑自省。
这样的莫言,怎不令我感动?
初三:牟宇欣
我是一只鱼
在缸里游来游去
幻想着去冲破它
寻找自己的世界
听不懂外面的语言
只能在水底沉默呼吸
舍不得就这样闭上眼睛
舍不得就这样放弃
因为,我是鱼
只有七秒的记忆
初三:雷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