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黄河南岸,素来被人称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宝地。我的家乡就在这块宝地上,家乡物产丰富,出名的小吃就有一二十种。家乡小吃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味道独特,所以很受大众欢迎。在众多的小吃当中,风味独特的麻辣烫当推首位。
麻辣烫,顾名思义,就是又麻又辣还比较烫的食品。既然麻,就不可能少了花椒;而辣就不可没有辣椒。说起来,好象和我国的川菜有点相似。当然我们不可能只吃花椒与辣椒,麻辣烫的主食是粉条。如果你向上点档次,使它更鲜美,可以适当的加入肉和绿色食品等,那样营养丰富了,可能就会改变麻辣烫的原质原味,没有清纯的过瘾。
麻辣烫的制造工序比较简单。首先把粉条在鸡汤里烫一下,等烫得入味了,就把粉条捞进碗里;然后调入花椒、辣椒等一些必需的调料。最好,再给上面浇一点鸡汤。这样一盘麻辣烫就上桌了。就这么简单,但味道却是意想不到的香。当然,麻、辣的程度可以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制。如果你想要,可以在上面撒一点香菜,看起来就象红叶衬绿花。那可真是香飘四溢,十里飘香了!
麻辣烫还讲究一个烫字,就是要趁热吃,趁烫吃,那样才能麻的痛快;辣的够劲;即是再冷,也把你烫的汗流浃背、心花怒放。那种滋味啊-----真是无言可喻,欲罢不能。
麻辣烫,这种新世纪的激情食品,色、香、味俱全;麻、辣、烫皆存。让人无论想到、看到、吃到,都有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感觉,不愧为小吃之首,一代食王!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一只快乐哎呦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罩住了。吓的我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我发现我躺在一个黑黑的东西里,没有一点亮光,好恐怖啊,听听外面没声音,赶快逃,啊~~~这是什么,谁在拽着我,低头一看,是谁在我脚上带上一个链子,完了跑不了了,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好心的链子帮帮忙放了我吧,我一定会好好谢你的说的我都口干舌燥了,这该死的链子就是不领情,气死我了。
什么声音,像有人来了,这可怎么办,装死,那可不行,懦夫才会那样做!
声音越来越近,只听一个人说给它点水吧。接着,有一点亮光进来又很快消失了,好失望。但是我身旁多了点吃的,好高兴,刚要吃,忽然想起妈说过,天上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难不成这里有毒还是不吃为妙。
忽然这个盒子动了起来,不会闹地震了吧。
等停下来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我竟还活着,啊,是谁把盒子打开了,我终于见到阳光了,我张开翅膀向外飞去,可是我又被那该死的链子给拽了回来。好恨。
这是什么地方好吵,咦,是不是我的青蛙大哥来救我了。不,是人类,我又开始害怕了。这时有个自称是老师的人拿着我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小麻雀。然后我就看到好多人在看着我笑,笑什么,我赶紧抖抖我的衣服,还摆了一个造型,但他们怎么还在笑,真搞不懂。
咦,是哪位好心人帮我把连子给拿掉了。飞啊,我向着亮光飞去,咣,什么呀,明明看到没东西,怎么会飞不出去呢。我一次又一次的飞,但每次都会被弹回来,我的头都快流血了,终于有个人说:把窗户打开吧,让它飞吧。啊,原来有层玻璃呀!怎么不早说。
那个老师说:好,观察完了吗?那开始写作文吧。什么!抓我来就是为的写作文啊,那不早说,害的我心脏都快吓出来了。老师说:好,打开窗户吧。让它飞吧,我们一起谢谢它。那就不用了,挺不好意思的。
啊,蓝天,白云我爱你们,我终于自由了,人类的朋友,再见了,下次再写作文时,记得去找我啊,我一定会来帮忙的。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麻雀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为我们描写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传神地展现了马的强劲豪迈,让人有一种马鸣风萧萧之感。
马是大型哺乳动物,四肢强健,力大善跑,加上它的感觉器官发达,眼大位高,视野开阔,记忆力、判断力都很强,方向感也极准确,居六畜之首。给人的印象是憨厚、诚实、纯朴,又和人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于是就有了许多佳名美誉:乌骓、赤兔、八骏、九逸、天马、宝马、汗血马、白龙马、千里马等,这些佳称,无不流露出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可以说,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功不可没。从秦兵马俑、汉铜马俑到唐三彩马,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马以速度见长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生如白驹过隙等句都传神地展现了骏马疾驰的情形。至今,人们仍为它的速度而喝彩叫好:马在各种赛马节、赛马会上的速度使人颠狂,马在奥运会上表现的机敏和优雅令人倾倒。
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正因为如此,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语、俗语记载了这一切: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做事更有把握;老骥伏枥比喻人虽老壮志犹在;千里驹却是褒奖年青才俊的好词。文学艺术中也有它的身影,如臧克家的《老马》;历史故事中有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唐代的韦偃,近代徐悲鸿等为之倾倒而作画;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都是为它谱写的赞歌。
时至今日,人们还要高声呼唤龙马精神这一切无不说明,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我们人类无言的朋友、忠诚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