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听妈妈讲,从前北京有个很大很美的园子,被外国侵略者破坏了,那个原园子叫圆明园。那时侯我不懂,外国人为什么来毁坏我们的东西?上初三了,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历史书,一翻开这书,《圆明园的毁灭》这个题目呈现在我的眼前。我马上读了一遍,顿时,一种愤怒油然而生:外国侵略者,你们太可恨了!
圆明园这个凝结着中国人民高度指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万园之园,在没有被毁灭之前,是多么辉煌!园中既有金碧辉煌的电殿堂,椰油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既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尽情饱览中外风景名胜;漫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可是,就是这样一座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一把火烧掉了。
为什么?为什么回这样?难道外国侵略者在我国的辽土上烧伤抢掠、胡作非为,就没有人去阻止吗笃读后,一连串的问好在我心中聚集。通过爸爸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圆明园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是因为我国科学技术落后。清政府不仅不把外国侵略者当作敌人,而想依靠外国反动势力来镇压我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相想以洋人为靠山来统治中国。他们害怕洋人的坚船利炮;他们屈服侵略者的淫威。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当时我们国家富裕强大,科学技术先进,外国侵略者还敢一次一次地来侵犯我国,掠夺我国,瓜分我国吗?圆明园还会只剩下残恒断壁吗一个有着5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遭受欺凌,这是一段多么屈辱的历史!
那年三月,异常暖和,满街皆桃树,满树盛桃花。而就在这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这个桃色初春落了。但心中的桃花,不会落。
一个偶然的瞬间,我注意到了楼下角落的那棵桃树,细瘦的枝干努力的支撑着新生的枝丫。一个个枝子上都绽放着一串串粉红的桃花。那些桃花仿佛竭力地让自己更轻更小,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她生命的精彩。满树桃花争相开放,仿佛把整个冬天的精华全部抛洒,只换来这短暂的芳华。
街上的桃花树虽然花儿怒放,可她们青春早逝,大片的盛开大片的落下。她们给人的不过是暂时的妖娆,可去可留。落花的美丽却也是她们生命的终止,可她们就是这么匆匆,只有生命消逝,落下之后才会去珍惜。倒是那棵完全与街上桃花隔绝的桃花树,只有她更耐人寻味。每一簇花,每一串花,每一朵花都书写着生命的史诗。她们不怕落,可她们却怕生命的垂落。抱着这样的幻想,这棵桃花树上的每一朵花都没有成为落花。
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伴着狂风席卷了整个小城,侵向满城桃花。这使得桃花树伤残一片,枝干因受不了雪的超负荷而折成两段。而那些桃花呢,轻视生命,自相垂落。远离她们的小桃花树,却还在奋力一搏。桃花抵挡不住这猛烈的冲击,可她们仍旧坚持坚持坚持更久的拥有生命,哪怕只是生命的挽歌。
可她们终究抵不过,在坚持绽放三四天后,她们垂落了
满地的洁白,撒下了一片粉红,那是属于她们芳华的影子?那是见证她们过去生命的相片?那是拥有她们从前坚持,努力的回忆?
试问,当人们遇到这样一簇桃花时,他们会不会震撼?
初三:张霁
文人指尖轻拈,花落于掌心,
为她的美而心碎。
花落于书页间,厚重古典的书,
将它夹的精致,失了气味,却
留香于书页间。
花轻落于恋人的青丝,点缀了眼中的美,
轻轻的俯身吻下,沉醉了世间的柔情。
花落依旧开,文人依旧,
书页淡雅的余香,恋人已成爱人。
落下的残花,又怎能想到,
曾点染了那世间的柔情?
初三:周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