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一切都那么安静,包括平时喧嚣的街道。
当人们在温暖的家里烤火看电视时,一位极瘦极瘦的老人,穿着单薄的衣服,手里推了个做棉花糖的机器,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她头发遮住了大半边脸,佝偻着腰。
一个小女孩跑过去:老板,一个棉花糖。老人转了一下开关,车上在盆底的一个像圆漏斗的忽然飞快地转起来。接着她用一个小勺子,从小盒子里舀出一勺糖,一点一点往里面倒。她不像在倒糖,倒像在数糖。一粒粒从勺上滑落,最后留了十几粒,在倒回盒子,盖上。迅速地,她拿出一根竹签,待到盆子里飘出白丝时,一圈一圈地绕,同时发出很刺鼻的煤气味。小女孩付钱时,看到她的双手,长长的指甲内嵌满黑黑的泥土,手上的青筋像一条条蚯蚓爬满了她的手背。一股风吹来,吹开了她的头发,这时,小女孩看到了她的脸,那焦黄的脸,那历经沧桑的脸,似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呼啸而过的寒风,神色依旧那么平静。她接过钱,折好,小心翼翼的放在腰包里。整理好车上的东西,推上那辆破小车,迎着风走向远方。风使她的衣服紧贴着她的身体,那娇小,瘦骨如柴的身体更清晰了。那个小女孩,她望着手中的棉花糖,再看了看阴沉的天空,叹了一口气,转过身,用背影结束了这一切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心中一阵阵心酸,甚至有想哭的冲动。我总觉得这个世界还少些什么。那阵风,那阵随着他走向远方的风,似乎是除她推车之外,唯一的安慰。
初三:沫若实验学校
点评:文章叙述具体,细节真实,描写生动,有真情实感,真实再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作者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路边小贩的辛苦生活,文笔间也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文章写得不错,继续加油哦!
点评老师:金冬晴
我一直在走,直到路的尽头。
题记
从会爬开始,我就在路上走,一直走,一直走,直到今日,我所走过的,也仅是这条路的1/3还不到罢了。我向前望去,笔直的延伸,看不到,路的尽头
一路上,我遇到好多人,他们都曾与我一起前行,然后分离。他们的面孔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无论是牢记还是淡忘,都有离开时时刻刻在发生,但我仍是要走一路上,我看到好多风景,它们都曾映照在我的眼里,然后消失。它们的衣裙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无论是奇特还是平凡,都有消失在时时刻刻上映,但我仍是要走一路上,我走过好多条路,曲折的也有,泥泞的也有,幽深的也有,动荡的也有,这一路,有多艰辛?但我仍是要走
我决不放弃,直到走到路的尽头。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放弃,除非他放弃了自己的心。因为这是从心中延伸出来的路,每一步都在于自己的心。
想来世界上与人最亲近的也许就是路了吧。从小到大,我们走过的路不计其数。路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平坦的大地上,有一条土块坚实、寸草不生的细线,那就是路了。前方有一个目标,第一个人发现了,他对那个目标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于是他踩着松软的土地走了过去。这一条路上可能有沼泽,有毒蛇,激励他向前的,惟有前方那个目标。他在前行着,却难以躲过重重潜伏着的危险,终于他倒下了。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行浅浅的脚印。又一个人发现那个目标,又看到了面前的脚印。他追随着那排脚印而来,去延续前人的足迹。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终于有一个人到达了目标,他朝后望去,在他的身后,是一条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有探索者,有追寻者,有人流血,有人牺牲。这条路记载着一部伟大的人类奋斗史。
路是没有尽头的。当你达到了某种目标,走到了路的尽头时,放眼望去,却发现,在前方又延伸着一条蜿蜒的路。一条路的终点是另一条路的起点。所以追求和探索总是没有止境的。千万年来,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愚昧到文明,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起点与终点。人们发现了火,发现了粮食,发现了矿藏,进入农耕时代。后来又有了蒸汽机,有了电,于是路又延伸到了工业时代。然后电脑出现了,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了,于是路又延伸到了网络时代。人类在开创和摸索中慢慢地前行,历史走过了一条长长的路。但是只要人类还生存,路还会不断地向前延伸。未来的路是怎样的呢?尽管还是个未知数,但总有人去探索,去开拓。
史铁生摇着轮椅,从家里走到了地坛。他对着这个古老的坛思索着,用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路有很多条,但每一条路都是不相同的。在这众多的路中,必有一条是属于自己的,找准了属于自己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胆略和勇气,就能够走好人生之路,达到济沧海的人生目标。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