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而又荒芜的路旁,你总能看见它的影子,它笔直的站在路旁,为来来的行人点亮寂静而有黑暗的漫漫长夜。
它永远站在那里,即使是狂风暴雨,它也会恪责职守,不卑不亢,不劳不怨。
它就是路灯。
白天,它站在路旁聆听这个喧闹的世界;晚上,它照亮那些勤劳的工人。一年四季,从不埋怨。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记住它们。是它们点亮了无痕的夜晚;是它们照亮了人们心中的黑暗;是它们陪伴我们度过这漫漫长夜。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记住他们?
突然有一天,太阳的温暖全部消失了,忽然间风云突变,暴风雨,暴风雨来了。狂风怒吼起来,雷声轰隆隆的跟狂风喊叫起来,狂风似乎要把路旁的树根连根拔起,使路旁的大叔一阵阵发抖。只听,啪......的一声,那永远的笔直的路灯终于倒下了,笔直的躺在柏油马路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去关心它,他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人们。
它将不再会为来来的行人照亮光明,消失在了沉寂而有黑暗的世界。它不劳不怨,永不后悔!
初三:雨馨
去,把那袋垃圾扔了去。我硬着头皮接受了父亲的命令,我甩下了笔,甩下了眼镜,走了出去。
一股清风从楼道中刮过,我的内心更加厌烦。
太阳早已经落下,黑暗使周围的气氛变得深沉。寂静的夜里,只能听到出租车在马路上飞驰的声音;听到昆虫在黑暗中唱摇篮曲的声音;听到几个人吃酒后在马路边的喧哗声。
在我的左耳边多了一种很熟悉的声音,那是豫剧《花木兰》的声音。我下意识的向左耳边看去,我看到了一个驼背的老人拉着一个县环卫的卫生车,她的每一步看起来都很吃力,只怕拉不动。
我站住了,路上没有了出租车飞驰的声音;没有了虫鸣声;没有了醉汉的喧哗声。只剩下那段豫剧的声音。
老太太走到了一个垃圾点,十分吃力地拖出了铲子。
一个帅哥走到垃圾堆边,一手把垃圾袋甩了出去,垃圾袋滚到了老人的脚边。那人什么也没说,扭头就走了。老人只是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虫儿们又开始演奏了,只是变得更加深沉,更加悲凉。
过了一会儿,一个刚吃过酒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走路东倒西歪的。那名男子把手中的酒瓶扔了过去,与地面来了一个深情一吻,粉身碎骨。玻璃碎片满地都是,老人受了一点惊吓,铲子从她的手中脱落。
我的鼻子一酸
我跑了过去,顺手提起了那沉重的铲子,我和她同时弯的腰,但不能同时直起。我突然与她面对了面,她的脸上写满了孤独,无情的时光在她的额头上留下了深深地海沟,白发已经没有黑发可以衬托了。
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笑,老太太笑起来十分和蔼。环卫工人不是一个城市的最底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不会天天生活在垃圾堆里,尊重他们是我们的义务。
我目送她,走过一个又一个路灯,在灯光下,她渐渐走远
初三:陈灏
繁华都市,车流不息,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啊!夜深了,都市上空一轮圆月悄悄升起;都市依旧繁华,只不过街道上的路灯也不知什么时候点亮,照亮了所有街道小巷。月光下,路灯下,人们走着,走着
夜色下,月亮是迷人的,但繁忙都市里的人们已无心欣赏月亮的皎洁,偶尔抬头的人却也会被路灯的绚丽耀眼所迷惑。哪怕在有圆月的夜晚,人们也无法再看到月亮,因为,乌云遮盖了月亮,路灯迷惑了人的双眼。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道月亮是迷人的,却无法看到真正的月亮。都市里的人们渐渐开始麻木在灯红酒绿之中,月亮的身影在人们的心中朦胧了
在都市里,麻木的人们认为灯光是最美丽的光,因为灯光可以把街道照得更亮,照得如白天一般。灯光的妖娆已经蒙蔽了人们明是非的双眸,困惑了人们辨善恶的心灵。路灯不知不觉中囚笼了人们,人们成了它的信徒,人们成了它的傀儡!
唉!也是啊!柔弱的月光怎能媲美闪亮的灯光呢?一轮孤月的幽光怎能比得上成千上万的路灯的辉煌呢?在遥远的外太空的月亮怎能突破近在人们咫尺的路灯的防线到达人们的视线之中呢?
但是!我相信真理终能战胜虚伪!
月亮啊!我知道你一定是在期盼雷电的到来。因为,只有那轰隆隆的雷声才能惊醒人们,只有那电闪雷鸣才能震慑住路灯的光亮,只有那雷霆一击才能破云而出摧毁路灯!
月亮啊!我知道你一定是在祈祷暴风雨的来临。因为,只有那倾盆大雨才能冲刷掉都市的污秽,只有那滚滚风暴才能破坏路灯的防线,只有那狂风暴雨才能让路灯露出人造的虚伪的原型!
月亮啊!我相信你的意志是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哪怕面对无数的路灯的阻扰,哪怕面对巨大的乌云的遮挡,哪怕面对无知的人们的非议,你也会等待!我深知你的信念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就是真理啊!
月亮啊!我相信你的内心是如婴儿般纯洁无瑕,哪怕面对繁华的都市的诱惑,哪怕面对如星光般的灯光的蛊惑,哪怕面对恋人数不尽的甜言蜜语,你也不会改变!我深知你的缘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真理啊!
我坚信人造的虚伪的路灯最终将无法战胜,它们将会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来临,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损毁。而月亮却将会破乌云而出。因为它经受住雷电的历练,经受住暴风雨的洗礼。这时候的人们,才发现原本庞大绚丽的灯光是虚幻的假象,而久违了的月光将会使他们升华!
虽然虚伪的路灯很多,但我相信真理只有一个,就如同月亮!
厦门市诗坂中学初三:月台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