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最爱是这么一句话:我在黑暗中仰望着从天堂里射下的光。如今,从彼黑暗走到了此黑暗,用相同的姿势去仰望同样的天堂,眼界却如同尘埃般。
光阴荏苒,对于过往的种种,有了权力和资格去评个是非对错。对于所选择的一切,感情越来越沉。花,这尤物,被误解成孤芳自赏,被诠释为外秀中干,但记忆是阵阵花香却又赢得了多少欢呼声。天堂,也似花这尤物。
一心追求的生活,是天堂里的阳光,即使温暖却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创造出仰望的姿势。天使的眼泪所凝固的美好,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尘埃中的天堂,是不是天使的家?无人知晓。因为相信有天使,所以,我们守望着尘埃里的天堂,期待那会有双翅膀带来那份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一些事,看不透一些人,那是因为离得太远了。当事物脱离我们的想像而发展,就要学会去跟随真实的步伐,真实地走着。毕竟,没有人可以说,尘埃里的天堂,没有可以感动,可以赞颂的乐章。
尘埃里的天堂,真的很不懂。只能希望用最真的态度,引领最无悔的行为,去驱开尘埃,触及那同样有我们仰望姿势的阳光天堂。
相似地点,相似站台,却总有不同的翘首;
流逝岁月,流逝年华,却总有永恒的沙砾。
不懂该说些什么,还是那条街,踏过的青苔,踏不过的琉璃。我懂该想些什么,原谅流年未亡。路过忧伤,倒印侧脸。
穹庐,白云,留滞,消逝。亦如聚似风,亦如散成雨。就在那轻轻的仰首之间,无人消瘦。
石径,霜叶,停车,共向晚。只因高山流水,知音乐符。也似那段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相思漏短。
路过的曾经,涟漪不消,红颜泣血,拂袖晓尘。安抚深思,倒也清雅。
本是凡人,何俱自扰。半是雅,半是俗,好不真实。流连流年,输了惆,嬴了谧。
流年本无意,只是心多潮。何事欲顿首,唯泪湿白襟。当起程的点,变成结束的圆,风吹散的,亦可藏!
路过流年,可否知道,你,悲何又喜何?
初三的最爱是这么一句话:我在黑暗中仰望着从天堂里射下的光。如今,从彼黑暗走到了此黑暗,用相同的姿势去仰望同样的天堂,眼界却如同尘埃般。
光阴荏苒,对于过往的种种,有了权力和资格去评个是非对错。对于所选择的一切,感情越来越沉。花,这尤物,被误解成孤芳自赏,被诠释为外秀中干,但记忆是阵阵花香却又赢得了多少欢呼声。天堂,也似花这尤物。
一心追求的生活,是天堂里的阳光,即使温暖却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创造出仰望的姿势。天使的眼泪所凝固的美好,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尘埃中的天堂,是不是天使的家?无人知晓。因为相信有天使,所以,我们守望着尘埃里的天堂,期待那会有双翅膀带来那份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一些事,看不透一些人,那是因为离得太远了。当事物脱离我们的想像而发展,就要学会去跟随真实的步伐,真实地走着。毕竟,没有人可以说,尘埃里的天堂,没有可以感动,可以赞颂的乐章。
尘埃里的天堂,真的很不懂。只能希望用最真的态度,引领最无悔的行为,去驱开尘埃,触及那同样有我们仰望姿势的阳光天堂。
相似地点,相似站台,却总有不同的翘首;
流逝岁月,流逝年华,却总有永恒的沙砾。
不懂该说些什么,还是那条街,踏过的青苔,踏不过的琉璃。我懂该想些什么,原谅流年未亡。路过忧伤,倒印侧脸。
穹庐,白云,留滞,消逝。亦如聚似风,亦如散成雨。就在那轻轻的仰首之间,无人消瘦。
石径,霜叶,停车,共向晚。只因高山流水,知音乐符。也似那段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相思漏短。
路过的曾经,涟漪不消,红颜泣血,拂袖晓尘。安抚深思,倒也清雅。
本是凡人,何俱自扰。半是雅,半是俗,好不真实。流连流年,输了惆,嬴了谧。
流年本无意,只是心多潮。何事欲顿首,唯泪湿白襟。当起程的点,变成结束的圆,风吹散的,亦可藏!
路过流年,可否知道,你,悲何又喜何?
就像是摩天轮中的某一个吊篮,缓缓地从地面升起,直到最高点又徐徐地按着原来的轨道回到原点。当它再次升到最高点时,里面载着的却是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笑脸。不变的只是游客的愉悦心情,和那一缕淡淡地射进窗口的阳光。一个短暂的轮回,一些事物改变了,而另一些却一直都在。
同样是一个轮回,循环期是365天的光阴,四个季节的更替。终于回到萌芽的春天。又是一个空气潮湿,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的季节,校园里,有的人离开了。取代他们的新面孔也渐渐出现在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只有校门口的那棵老树,他一直默默地目送完成学业的学子们离开,又迎接着渴求知识的新生的到来。
秋天。老树的叶子会悄然离去,而到春天,又有一点新绿点缀在枝头。宏伟的树干,也在随着光阴的流逝朝天空拔节。
时间,会让一些事物跟随它离去,也会让一些事物跟随它到来。它似乎是不可侵犯的神,它主宰着世间一切的改变。而我们,即使是用尽全力,也不能让它回退一秒,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