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景色有一些不想为人所知,有一些悲楚,却又丢失不了那联想的画面。似乎有人会爱上那春日的花朵,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新意;会爱上那夏日的树木的树木,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活力;会爱上那冬日的雾凇,因为它为人们开阔视野。而我却之爱那林间的阵阵幽色,秋日里的林间幽色。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独自一人穿行在林间,只为寻找那是人安心的画卷。太阳将要落下,我还不知归返,只是在那儿寻找着,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也就是那林间幽色。顺手摘下一片已经枯黄的树叶,嗅着树叶的年轮,仿佛在寻找着它的过去,它的记忆。夕落的光令零零碎碎的铺洒在地面,铺洒在我的身上。一位少女步行在这个寂静的小路,寻找时间的年轮,只愿回到那林间的小路,寻觅那寂静的幽色。
抚摸着零碎的光芒,洒入了心头,与那片年久的树叶一并进入,只为停留那永恒的光芒。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仿佛在告诉我时间的流逝,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只不过不能忘记拿林间的景色,那个没有春日的争斗,夏日的邀宠,没有那冬日刺骨的景色。这种景色不知又有谁可以读懂,只不过多了几分凄意,却永避了外界的争夺。林间幽色已不存在,留下的只是那时间的飞逝与一片景影罢了。
人生路上,又有几处真正在意的景色,心里的空洞又有谁会知晓,景的凉又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少女在诉说罢了。空想的人生又在那,与林间幽色一样茫远,一样摸不着边,多的都是哪莫虚有的迷茫,又有谁可以读懂那林间幽色
初三:胡红岩
终于是英雄了
高二(16)班赵建欣
在《水浒传》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头林冲则是比较早出现的其中一位。他有一个美丽且贤惠的妻子,有美满的家庭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在官逼民反的背景下,却使林冲这位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铤而走险,走上了梁山。
林冲从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使他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终于显露出真英雄的本色。
在林冲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浒》以十分细腻的艺术笔触,反复描写林冲虽屡受迫害,却不愿反抗的心态。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他为了不得罪他的顶头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职位,所以他忍受了这奇耻大辱,以求平安无事。
误入白虎节堂是高俅陷害林冲的一个大陷阱。由于当时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会,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往坏处想,更不会想到上司还会无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与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个骗局当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往陷阱里跳。直到被捉,才醒悟过来。
到了被刺配沧州牢城,由于柴进的书信,他暂时在牢中过得还不错,也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东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过他,派陆谦和富安来谋害他。草料场得一场大火,林冲侥幸没有被烧死,可是会东京的路却被烧断了。于是林冲只好把陆谦三人都杀了,并且剖开了陆谦得心。尽管林冲的杀人手段是残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个家庭,这样顶天立地的一个禁军教头却被高俅,陆谦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国难投,就更应该用这种严厉的手段惩罚仇人!只是这个时候,林冲才显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终于是气魄宏大得造反英雄!
林冲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这首诗概括了一个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经过,显示了林冲丢掉幻想以后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
总而言之,林冲终于是英雄了,终于是一个气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轻烟萦绕的虎门,黄沙漫天的戈壁多少次,我从睡梦中,透过两处闪耀着太多历史光辉之地,看到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一位中华民族的精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呐喊,也应该是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所共同发出的声音。一八三九年,林则徐,他在虎门用翻滚的石灰水,亲自组织销毁了二百多万斤的鸦片。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近代最屈辱的战事,堂皇地找到了它的借口。
轻烟在虎门的上空氤氲许久,这并非硝烟,而是一种比硝烟更为复杂的烟气。硝烟仅仅是掺杂了战争的气息,而在这烟里,除了战事,更多的则是一位仁臣的血性,一位爱国者的痛楚以及一位中国人的决绝。
时势,造就了林则徐这样的英雄,而一个没落的王朝,也是产生这样时势的根本原因,自然,在这样一个王朝里的林则徐,终究是不会太得志的,所以,在痛快地了结完虎门的鸦片后,他被谪到了落后而又遥远的西部伊犁。
林则徐是一个在时局的洪流里逆流而上的勇者,这一次,他本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接受了一项名为改革的考验。
那个遥远的如同隔世的地方,林则徐在改革,确乎是改变了那里的。他推行坎儿井,这使得干旱的戈壁潜来了一股隐隐的绿色,一股隐隐的清凉。因为拥有了极度匮乏的水,伊犁的老少对这位大清朝最后的仁臣感恩戴尽;也因为这身有鸟兽图案的官服,伊犁的百姓庆幸迎来了一位贤官。
乌纱帽上羽翊,终于一如坎儿井里的涟漪一样,迎来了难得的光辉,这是属于林则徐的,而林则徐的这点光辉,也在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烙上了一块属于中国的夺目亮点,以驱散了不少难堪的历史细碎,进而尽其一生,以其伟大的灵魂,赢得了后世无限的敬重与目光
通过林则徐徐坚强的身躯,我看到的,是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做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责任心。正是这简单而又高尚的心灵和传统的儒家底蕴拌合在一起,形成了林则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与一生。
为此,我想今天每位中学生都应敬仰这我们常人所望其项背的心灵,都应该努力与这平凡质朴不过的心灵看齐,因为虽然时代变了但我们始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点亘古不变。
逝去的时光流为历史,今天也即将成为明日的历史,在这个怪异的时间漩涡里,总是有一些像林则徐一样,值得我们永远在心底为之吊唁的人。
所以,我们永远不能让这些古人离我们远去,因为虎门上空的轻烟还在弥漫,伊犁土地上的绿洲仍然丰茂
今天,时光的水滴叩响了历史的大门,我们真的应该和自己谈谈;我们的古人,离我们有多远?
吉林辽源东丰县东丰县第一中学初三: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