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正是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雨浇灌着悲伤的心。
三千越甲,正用血肉之躯,演绎历史惊魂。刀光剑影将屈辱仇恨统统双倍奉还,用野心昭雪自己。
倌娃宫的乐给人飘渺的虚幻。伤心的曲潮水一般的涌上人心头。朦胧的月,朦胧的曲,给人心镀上了朦胧。透过烛光看见一张绝伦的脸,纤秀的眉宇间黯然神伤。锦缎轻纱裹不住完美,掩不住哀伤。欲含还露的香肩支着高傲的头,轻盈丝纱裹藏不住玲珑的腰肢,十指轻轻在琴上拨弄,古案上弥漫了香。
西施脑海中映出自己见到伍子胥死日的样子。好怕,心惊肉跳。自己曾在大殿上抓住伍子胥的口误,,极力怂恿夫差刺死伍子胥。自己局然如此恶毒,放弃善良为了父母兄弟不世代为奴。自己为即将的胜利付出了多少?怎么突然害怕这一天的到来?眼泪突然涌出越涌越多。
记忆翻转,当自己还是个浣纱女时每天安逸快乐。依山傍水,在自然中长大有郑旦在自己身边一起累一起笑。在简单中拥有朴实的幸福。那时,有朋友,有家人。现在却住在吴宫华丽而寒冷,虽有郑旦,却是不真实的华丽。而且是为人奴隶,察言观色,切切诺诺。没有自由,也更没有快乐。用苦涩泡出的生活,用泪水浇出的容颜。
不知不觉又想起自己被范蠡选中,在越宫中苦练,那一个月常常汗湿衣襟。跳跃旋转生疏的动作在汗的洗濯下渐渐熟悉。不通乐律,却要弹奏出最美,一点点学,一点点累。30天里,常常肌肉拉伤痛的拉着郑旦的手说不出话来。
天快亮了,越军就要胜利了,可自己能回到过去吗?自己现在不伦不类到底是吴妃还是越女。自己都快弄不清了。任泪水横流。
泪洗过的脸依旧美,只是让苦涩更饱满。心中有了自己的打算。
偷偷溜走,在西湖换个解脱。
泪洗过的颜依旧很美
庭院深深,几度夕阳,为几许庭院披上一袭蝶彩斑斓的华衣。一缕晚霞,照得山也朦胧,水也朦胧。山水之中,透过深深浅浅的氤氲,看不清的花阴重叠,品不到的香风纤细。
深墙大院哀哀地静默着,或古朴,或华丽。无尽的长廊,透出一丝凄凄婉婉的悲凉,远远的,望见尽头,却依旧是旋转的长廊。满园的翠树,湿润的空气蔓延,却平添了一种阴森。寂静中,只有树荫下的松鼠往来穿梭,不谙流年。滴水檐下,道不尽的沧桑,数不尽的凄凉。
高高的红门,几近房顶。矮矮的窗子,却躲不过形成一个个格子的命运。窗上,一层苍白的纸,与红墙红瓦,竟是刺目的一片。小筑之内,只射进几缕短短的残阳,永远都是那么黑暗。如此之地,却也雅致。古书典籍,紫檀桌案,笔架如山,宣纸洁净,冷墨清香,秦筝寒韵,古琴净幽,香炉袅袅升烟,偌大房屋,隔着一层层淡蓝色的纱,明眸闪动着蓝色的忧郁。
轻推雕花轩窗,偶闻那一边鸟声数鸣,丝竹雅韵,无尽的寂寥与神伤。手持一支紫竹洞箫,吹一曲《枉凝眉》,呜呜咽咽,断断续续,竟也不成曲调,只有那残留的余音,依旧缭绕在檩梁之间,久久难绝。
箫声断,残阳谢,几度入尘埃。只留得,庭院深沉淡月明。皓月当空,那一方,夜光华彩,道不尽的繁华。幽幽的丝竹几声,浅浅的昆韵唱起久年难衰的《牡丹亭》,小径幽处,抵的这边一阵喧闹,只是不知,何时偃旗息鼓,留的一分安宁。
终于,如是夜寂寥,院中的绿树芭蕉,随清风飘摇。秉烛出行,对月乞巧,吟诗颂词,不胜唏嘘。月光下,香烛中,抬得瑶琴于案上,抚一曲《汉宫秋月》,此去经年,满面泪纵横。
一夜筝声,抚青石板,静静睡去。他日出行,人来人往,唯心依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