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末,我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走进初中大门,踏上那一条苦涩的青春之旅。
我平时学习比较努力,成绩比同我一起上这所学校的两个好朋友好。她们并不屑于和我比成绩,但是到考试时,她们总是拿我当救星。我因此和她们的关系一步步恶化。
终于有一次,在考试时,我没有给她们看,她们成绩漏出真相。她们怪我,说我小气,她们还到处宣扬我的罪大恶极。一夜间我们反目成仇,一时间,大家开始远离我,对我指指点点,仿佛我是一只过街老鼠。
我没有心思认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误会我早恋,对我180度大转变。我流者泪解释,家长说我狡辩。我无处辩解,我无法辩解,我独自一人在一个角落里抽泣,就像一抹很淡的影子,完全被人们所遗忘。
这样我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阅读,使我了解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过了些日子,我们又开始和好--她们跟我道歉。
现在,雨过天晴。我重新找回我失去的信心,骑着七色彩球,飞过大阳铺成的金色大道上,去追寻我的理想,实现我的愿望。
无意中的看见,刺痛我的心
笑容在你的脸上慢慢地消失
我在思索
思索自己的对与错
笑容在脸上凝固
假笑,成为你的全部
阳光下,你的背影时那么落寞
你的苦笑,拨弄我的心玄
想道歉,又怕是一个僵局
我的懦弱
怕是一个锁
初三:青春遗失
瞬间的安静,仿佛所有都静止了,都停了下来。静静的享受这一刻的安宁,远离了世俗纷扰,任由思绪飘摇,不再是海中的一叶孤舟,日日紧绷着思绪快速运转,害怕一旦出了差错,便是汹涌的海浪张开恶魔的大嘴将孤舟吞没,在广阔的大海上,不留痕迹。
一阵清风拂过眉间,紧凑的眉间松了些许。桌前的咖啡氤氲着丝丝香气,拿起咖啡,轻抿一口。无尽的苦涩肆意刺激着味蕾,那一刹那,许多曾经的画面一一浮现脑海,一瞬间扩大,苦的灵魂颤抖,我无尽的沉眠于苦涩的深渊,冰封了时间。岁月流转,也许只是几息罢,一股清香又温润的气味在唇齿间逐渐蔓延,随即将脑海的画面一一冲走,无尽的香甜占据了全身,占据了脑海深处的灵魂,冲破了冰封的时间,惊醒了沉眠沉眠于深渊的我。
苦涩后的香甜,也许,正因为前面的苦涩让我们想起曾经那段艰辛的日子,而熬过后的香甜,我们也体会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幸福,之后的日子,那深深的幸福符号,铭刻在骨子里,在灵魂深处。
那种苦涩,那股香甜,两种极端的对比,才使得甜的那么甜,苦的那么苦。正因为邪恶的那么邪恶,所以才显示了正义的那么正义。有了对比,光明才叫光明,黑暗才叫黑暗。
过后的日子,我也会经常想起那股甜,却也难以忘记那种苦,因为他们常常伴生着,在我想起甜的同时,那种苦也就不自觉的冒了出来。
静候安宁的时光,浅浅轻语。一壶茶,一支笔,一张纸。写出了青春的模样,写出了青春的张狂,诗韵下的不羁,字体上的桀骜。正是轻狂的我们无意间留下的痕迹,在未来的时光,再回首,依旧是熟悉的模样。
青涩的青春,青涩的过往,青涩的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些艰辛而苦涩的日子,一起品尝了那些香甜而美好的明天!
初三:徐阳
点评:文章以咖啡的苦涩和香甜来比喻青春的味道,引出中心思想。全文语言优美,精心雕琢而不落俗,充满哲思气息。如两种极端的对比,才使得甜的那么甜,苦的那么苦,寓意深刻。结尾处直抒胸臆,揭示主题。
文章段首虽然精美,但似乎不太适合放于开篇,建议多加斟酌段落的布置。
点评老师:杨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