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从他的着作中见到的。
后起的作家们即使在文学与思想上不去模仿,可是至少也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是鲁迅先生的短文与小说使新文艺站住了脚,能与旧文艺对抗。我没见过鲁迅先生,只能通过他的着作去认识他。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认识泰山,但是泰山的高伟是看它的人毕生所不能忘记的,即使有看错的几点,也丝毫无损于泰山的伟大。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没人会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评价。学问渊博并不见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渊博,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只能保守而无所施展。有的人因为自己的渊博,慢慢的摆出学者的架子,眼中别无他物。而鲁迅先生,在文艺上博通古今中外。学问比他更渊博的,以前有过,以后也会有;但像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的方法都抓住,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也热烈的拥护新文艺,并且牵引着它前进。
我们自己假如也把研究、创作、翻译,同时并作,我们的成绩又能有多少呢?假若鲁迅先生能闭户写作,不问外面的事,也许能写出比阿Q更伟大的东西,可是,那就不叫鲁迅先生了。我不晓得假若鲁迅先生闭门写作,能够有什么贡献。我只知道鲁迅先生的爱护青年与好管闲事是值得钦佩的事。鲁迅先生宁可少写些文章,多替青年们看稿子;他宁可少享受一些,而为青年们掏钱印书,他提拔青年,因为他不肯只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们活埋了。至于爱管闲事,的确使鲁迅先生得罪了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讽刺讥骂,实在使长者们难堪。假若他活到今日,一定不会老老实实的住在上海,而必然用他的笔时时刺着那些不会怒,不肯牺牲的人们的心。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便是这发扬的人!尽管我们没有鲁迅的才华横溢,但我们也有一颗民族心。周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如今的中华早已立起,那么,就为中华的巍峨耸立而奋斗吧!
初二:王悦
自从得知下午要去高青文化博物馆之后。大家一直都在盼望着,盼望着课间几个同学凑在一块激烈的讨论着,吃饭时在餐桌上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耳朵不时嗡嗡作响,耳边传来了激昂的争论。
终于等到了下午,时间越来越近了。历史课上,同学们都心不在焉的听着老师讲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时感觉时间过得好慢。站队、上车、向目的地进发。在车上,大家激动不急。脑海中想象着情景。
大巴车在高清文化博物馆门前停下了,随即映入眼帘的是季老的一尊石像,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为博物馆增添了几分生机,更显得它富有文化气息。进入博物馆,一幅幅名贵画像映入眼帘。这大部分都是高青大画家乍启典的功劳。画中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植物富有生机。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幅翱翔于天空的老鹰。
老鹰的爪子看起来有些锋利,目光充满着希望,好像在寻找待捕者。身上的羽毛有些蓬松,令人不禁有几分生畏。这就是乍启典老先生的真实,他的画大部分描绘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而且他是自学成才,真是令人敬佩呀!
给我们解说的阿姨又把我们领到了三楼。三楼大部分都是文化遗产。无力的稻穗、船桨显示出了高青的农村自然气息。
这次游行,使我对高青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高青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应继续继承!
初二:于梦蝶
追星杨幂背后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追星只不过是沉迷于她的外貌,影响学习,可我却不是这样认为。
崇拜一个偶像,不单单是看她的外表,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内心,她的精神和她的为人。
爱一个明星没错的,只是不要盲目地去追恋,舍身地去追练,那不值得,不现实。
我只追一个明星,不是因为她的样子,更不是因为她的地位、身材,是因为她的思想,她的才华,她的道理。我知道,现在她已经红得发紫了,近几年来直冲上榜的女星杨幂。但是,黑她的人也很多,那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人,将她的图片P得很狗血很过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她的辛苦,她的故事。
杨幂。为了赶戏,上完了一部又一部戏,一天要去三四个戏组,一天要飞好几次。她发烧了,生病了,也坚持拍完才下班,她不想将行程往后推,12点下班后才肯去医院打吊瓶,打了一个晚上后又去拍戏。还坚持跟粉丝见面,自己都没料理好身体还去关心蜜蜂们,自己都把命给了戏给了蜜蜂们,她那么拼命拍戏就是为了给爱她的蜜蜂们一部出色的演出。她零下几度去拍下水戏,冷得身体不停地打颤。在微博上,蜜蜂们发的每一个微博,每一个评论,她都很用心很坚持得看完,生怕忽略了蜜蜂们的爱。面对黑幂们,她不会生气,只会检讨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
她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多嘴幂幂了。
我爱她,爱她的个性,爱她的思想。
初二:c_s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