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四月五日,前年的今天,你离开了我,从此没有了联系。记得去年的今天,我找到了你。去年的今天我偶然在朋友的空间看到了你,一开始聊的是那样的棒。可是后来的我可能是我大意了吧?把手机落家了,妈妈看到了你给我发的短信。妈妈跟你说了什么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从此你就在也没理过我。QQ把我删了,我早已没有勇气去给你打任何一个电话,没有勇气去给你发一条短信。前年的今天,你为什么突然离开我也不知道,而你离开的消息告诉了所有人。只有我,只有我什么也不知道,你走的那晚我放学回来,是你的战友告诉我的一切。你知道吗?那时的我小升初。当时的我变的叛逆,不学习,常常一个人对着手机发呆。
今天是所有事的坟墓,我已经把这些事放下了。我们认识快三年了,我不想再被折磨,让你的微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吧。不想再让它出来打扰我的生活,不再去想,不在去念。因为我毕竟也有自己的人生啊,我也要生活。你也已经忘记了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忘记你。当初的承诺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和一个十二岁的女孩的约定,算不了什么。三年过去了,想想当时的我们真的是太幼稚了。我要把折磨自己三年的记忆删去,从今天开始你也从我的心底彻底消失,我这也没有了你这个人。
再见,曾经那个我爱的人。
再见,曾经那个我忘不了的人。
再见,曾经那个让我快乐的人。
再见,曾经的曾经。
再见,那个人。
再见,再也不见。
初二:萧潇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随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无数国人传颂,让远在东方的人们知道了康桥。每个读过《再别康桥》的人的心中,自有一个美丽宁静的有云彩的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里,徐志摩是身处美丽而宁静的康桥,心里有了彩虹似的梦。而我却是读了《再别康桥》,心里揣着彩虹似的梦,来到了康桥。
康桥实际上就是位于大不列颠岛的剑桥,因为民国时期,翻译流行半音译半意译,所以Cambridge就被译为康桥。在来剑桥前,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它的方方面面,想象过它的模样:古老的哥特式建筑星罗棋布,一座座学府散发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坐落于其中的剑桥大学图书馆之中书籍更是数以万计,整个剑桥城弥漫着书香气。
而当我真正的踏足这片土地,发现这里的一切正如同我所想象的那般宁静、美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短暂的行程中,我们先到了端庄的女王学院(QueensCollege),这里最著名的就是那座数学桥(MathematicalBridge),据说是牛顿建造的,整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跨越剑河,连接王后学院的新旧校舍,并且沿用至今,当然因为年代久远,如今的数学桥也用钉子加固过。
女王学院接下来是圣凯瑟琳学院(StCatharine'sCollege),很多学生喜欢叫她Catz。我想大概觉得她就是坐王后和国王之间的宠物猫的意思吧。随后便是国王学院(KingsCollege)。国王学院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学院的建筑宏伟壮观,在夕阳下泛出金色,给人一种庄严而华丽的感觉。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国王学院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剑桥的标志和荣耀。站在其面前,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来,一路享受着脱尽尘埃气的那种清澈秀逸的意境,我们绕过秀美的克莱尔学院(ClareCollege),来到了所谓剑桥最潢贵、最骄纵的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三一学院是伟人的摇篮,这里诞生过牛顿、培根、丁尼生这等巨匠。
学院大门入口处上方有亨利八世雕像,令人捧腹的是,威严的国王左手托着一个象征王位的顶上带有十字架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原本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据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诗人拜伦玩恶作剧,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一根椅子腿取而代之。亨利八世得知这件事后,竟然没有惩罚他。学院大门石壁上有六枚骑士徽章,其中一枚是空白的,说是因为这名骑士背叛了国王,于是被撤去骑士徽章以警示后人。从对冒犯他的学生的宽恕和对背叛骑士的惩戒两者间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亨利八世恩威并施的手段。
院门右边的房间是牛顿的寝室,窗前的草地上,有着一株从牛顿故乡移植而来的苹果树,不过是不是启发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那棵,就不得而知了。
一圈绕下来,我们又回到剑河(RiverCam)畔,趁着导游给我们的自由时间,我尽情欣赏着剑河和那著名的Backs。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出柔和的光晕,熠熠生辉。它柔波中的倒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泥上的水草,在水底招摇,犹如腰肢柔软的少女在舞蹈。清澈的潭水,霞光倒映在上面,红光一片。漂浮着的水藻,遮挡住了一部分霞光,水面上有的红,有的绿,好像霞光被揉碎一般,零零碎碎的。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划去,满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小船,在斑斓星辉里回忆与留念。彩虹似的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剑桥的天是很蓝的,天上躺着悠闲的云彩,像是苏格兰草地上悠闲的羊群。回想前几天的游程,整个英伦给我影响最深的,便是蓝天上的白云和绿草地上的羊群。怪不得徐志摩不敢带走一片云彩,否则会有顺手牵羊之嫌。
眼前这美丽的宁静,是陌生的,却又是熟悉的。虽然确是初来剑桥,但是我依稀记得徐志摩带我是来过的。那是一个有彩虹的梦。然而梦又是短暂的,导游的召唤却坏了我的梦。短短二个小时的游程,对剑桥只能是一瞥的时间,但是却也是惊鸿的一瞥。剑桥的美是看不够的,但就是这一瞥也足以让人终生牵挂。
此刻,我突然理解了徐志摩的心境。
再见了剑桥。
再别了康桥。
初二:顾驭心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随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无数国人传颂,让远在东方的人们知道了康桥。每个读过《再别康桥》的人的心中,自有一个美丽宁静的有云彩的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里,徐志摩是身处美丽而宁静的康桥,心里有了彩虹似的梦。而我却是读了《再别康桥》,心里揣着彩虹似的梦,来到了康桥。
康桥实际上就是位于大不列颠岛的剑桥,因为民国时期,翻译流行半音译半意译,所以cambridge就被译为康桥。在来剑桥前,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它的方方面面,想象过它的模样:古老的哥特式建筑星罗棋布,一座座学府散发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坐落于其中的剑桥大学图书馆之中书籍更是数以万计,整个剑桥城弥漫着书香气。
而当我真正的踏足这片土地,发现这里的一切正如同我所想象的那般宁静、美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短暂的行程中,我们先到了端庄的女王学院(queenscollege),这里最著名的就是那座数学桥(mathematicalbridge),据说是牛顿建造的,整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跨越剑河,连接王后学院的新旧校舍,并且沿用至今,当然因为年代久远,如今的数学桥也用钉子加固过。
女王学院接下来是圣凯瑟琳学院(stcatharine'scollege),很多学生喜欢叫她catz。我想大概觉得她就是坐王后和国王之间的宠物猫的意思吧。随后便是国王学院(kingscollege)。国王学院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成立于1441年,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学院的建筑宏伟壮观,在夕阳下泛出金色,给人一种庄严而华丽的感觉。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国王学院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剑桥的标志和荣耀。站在其面前,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来,一路享受着脱尽尘埃气的那种清澈秀逸的意境,我们绕过秀美的克莱尔学院(clarecollege),来到了所谓剑桥最潢贵、最骄纵的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三一学院是伟人的摇篮,这里诞生过牛顿、培根、丁尼生这等巨匠。
学院大门入口处上方有亨利八世雕像,令人捧腹的是,威严的国王左手托着一个象征王位的顶上带有十字架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原本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据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诗人拜伦玩恶作剧,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一根椅子腿取而代之。亨利八世得知这件事后,竟然没有惩罚他。学院大门石壁上有六枚骑士徽章,其中一枚是空白的,说是因为这名骑士背叛了国王,于是被撤去骑士徽章以警示后人。从对冒犯他的学生的宽恕和对背叛骑士的惩戒两者间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亨利八世恩威并施的手段。
院门右边的房间是牛顿的寝室,窗前的草地上,有着一株从牛顿故乡移植而来的苹果树,不过是不是启发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那棵,就不得而知了。
一圈绕下来,我们又回到剑河(rivercam)畔,趁着导游给我们的自由时间,我尽情欣赏着剑河和那著名的backs。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出柔和的光晕,熠熠生辉。它柔波中的倒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泥上的水草,在水底招摇,犹如腰肢柔软的少女在舞蹈。清澈的潭水,霞光倒映在上面,红光一片。漂浮着的水藻,遮挡住了一部分霞光,水面上有的红,有的绿,好像霞光被揉碎一般,零零碎碎的。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划去,满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小船,在斑斓星辉里回忆与留念。彩虹似的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剑桥的天是很蓝的,天上躺着悠闲的云彩,像是苏格兰草地上悠闲的羊群。回想前几天的游程,整个英伦给我影响最深的,便是蓝天上的白云和绿草地上的羊群。怪不得徐志摩不敢带走一片云彩,否则会有顺手牵羊之嫌。
眼前这美丽的宁静,是陌生的,却又是熟悉的。虽然确是初来剑桥,但是我依稀记得徐志摩带我是来过的。那是一个有彩虹的梦。然而梦又是短暂的,导游的召唤却坏了我的梦。短短二个小时的游程,对剑桥只能是一瞥的时间,但是却也是惊鸿的一瞥。剑桥的美是看不够的,但就是这一瞥也足以让人终生牵挂。
此刻,我突然理解了徐志摩的心境。
再见了剑桥。
再别了康桥。
初二:顾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