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的悄然来临,是人文思考越来越边缘化,人文科学一脉相称的理想关照和人性救赎被一次性消费所取代,我们不再挂不住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命题,当科技革命以更为猛烈的势头昭示着一个有一个新时代到来时,当眼前的实际让新一代的尼采焖无尘栖息时,人与人的隔阂越来越大,思想跑的越来越远,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逐渐隐埋。我们的精神该何从?我们的灵魂有该何处安放呢?
初二:黑色的蝶靓影
作者姓名:刘章平
年级:初二
在一阵又一阵的贺岁迎新的浪潮中,新年终于来到了我们身旁,不谈过去的不快,忧愁,请每个人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自然,每个人会特别用心地在一张纸上,一个花瓶旁,及卧室的墙壁上,写下那简短却充满了憧憬的心愿,我十分开心能和大家分享我的plans。
过去一年,让它过去吧,在面对明天该如何快乐生活下去,如何计划好自己的心愿和人生蓝图的问题上,我虽谈不上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放乐观,却有着能代表我内心的一些心愿。新的一年,我想好好的勇敢面对我学习生活中的风浪,为了锻炼我的社交本领,我将参加更多的社区及学校组织的活动;新的一年,我将改掉从前的坏毛病,挺起胸膛,做一个新的自己;新的一年,我将阅读更多好的作品
新的一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的心愿--快乐的活着。地球依旧在转动,但人们是不是该改变一下自己呢?面对接下来的日子,生活中的弄潮儿总是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有的人能像海子一样,去为马劈柴,周游世界,像他一样有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活得快乐;有的人能像天梯教师夫妇一样为人们无私的奉献着;有的人能像李太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感慨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且不失飘逸的活着无论你想怎样精彩的活着,不要空想,让你的行动来印证你曾写下的誓言,等到这一年又过去了的时候,你就不会像旁人一样,摇着脑袋,悔恨当初只是纸上谈兵,只会立下豪言壮语,而是收获着成功和喜悦
的确,在这个非常喜庆的日子里,抛开杂念,花上十分钟,拿起笔,静下心来写下你的新年的心愿和计划,不须惊天地,只需一刻坦诚的心对待,它可以是读几本好书,改变一下人生观,提高学习成绩等等,当然需要你付诸行动,也许努力的过程很艰辛,但不要放弃
听,是夜空的礼花在怒放,打开窗子,泡杯香茗,你会发现,夜空因有月光繁星的努力点缀而不同,人生因有你的心愿和计划而不同!
初二:立昭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回事。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递三世乃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精神传递最好的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但其实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能有多少个丛飞?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予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