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个让我欲罢不能的季节!她的炎炎烈日让我们畏缩不前,她的澎湃豪放又让我们痴迷不已。夏天的韵味,在于那一分热烈,更在于那一分成熟。走进夏天,我们会惊叹于生命的勃发,情绪的张扬。接受夏天的洗礼,让自己随着这季节一起成长!
走在森林的小路上,我不由的低下了头夏,春刚离开,你就变得暴躁了。难道你就不能像春一样柔和一点吗?是的,我忘了激烈火爆是你不变的个性。难道没有谁可以改变你这种性格吗?
知了,知了静下来仔细听,是谁,竟比夏天还火爆?走上前,哦!原来是蝉啊!这只小家伙也耐不住夏天了发出了一阵阵愤愤的吼叫。
不知怎的,它竟不叫了。我幻想着,是我吓着它了?是我太威武了?是我比夏天柔和,使它停止了愤愤地吼叫?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轰隆我终于明白了那些小家伙为什么不叫了,原来它们知道马上要下雨了,停止了愤愤的怒吼。
我连奔带跑地到了一个亭子里,生拍会被雨淋湿。刚跑到亭子里,就刮起了猛烈的大风把树吹得东倒西歪,叶子纷纷落下,不一会儿了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哦,夏,是谁欺负你了吗?是你不高兴了吗?我对夏说。我知道夏是不需要人来哄的,她不像春姑娘那样娇弱,不像秋那样无情,不像冬那样凄凉。
看,夏不哭了。她露出了微笑彩虹。她笑得是那么地甜,那么地美,那么地欣悦。就连刚才怒吼的蝉都开始赞叹她来了。
我走上前,才发现那树的嫩绿早已被夏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这个理发师染成了浓浓的绿。这是夏的衣服。
走到田野旁,才发现原来理发师夏,已经把那一颗颗水稻染成了金黄金黄的,这是夏的头发。
哦!夏,难道你家很富吗?居然雇了那么多的工人,在帮你理那广袤无垠的头发。是的,它们是勤劳的,不需要付工钱的。
他们简直太勤劳了,不付工钱也把夏的头发理得那么漂亮。也只能说夏是那么的善良,虽然有时候夏是暴躁了点,可谓是刀子嘴,豆腐心啊!
夏,你的火辣,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热情与活力;你的微笑,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你的善良,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勤奋。
咸宁市实验中小学初二:周柳
我热爱每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奇妙之处,每个季节都是一个世界。我的生日在六月,那夏天也许可以算是我的世界了吧!
夏至已过,梅雨已停。我伫立在这个已被热空气席卷的街道,表情虽不太忧伤,但心中热浪不断。一直在想着我们的初二,初二的点点滴滴。似乎还没有懂得去记忆些什么,一切都已变成了记忆中的回忆。来的太突兀,就仅使我感觉原本清晰无比的画面瞬间破碎,变得零乱无章,模糊不堪,
初二结束了就是初三了,那这个夏天夹在中间又算什么呢?我不知道现在的我是一个什么身份,也不知道我处于什么位置。初二毕业了,就是初三了。我在犹豫什么?这个夏天,我好像已经进去了,可心中又那么排斥,觉得是远方的事情。至少还有这一个夏天,毕竟我还有很多事情才没做啊!
印象中,初三就是一座废墟,会将我的世界掩埋在下面。有些东西就是奇妙,明明相隔很远,一夜间就不知不觉到了,不管我有没有允许,它就那么容易地让我自愿接受了
这个时刻,永永远远属于我,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会勇敢地抬起头,让梦想照进现实。因为夏天已来到,不过仍未到,就让我在这到与不到中间徘徊这么一小会儿吧!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博罗县苏村中学初二:杨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