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名字叫许爱婷。她是我读二年级认识的,我们特别有缘。到了三年级我们还成了同桌。
她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和一双大大的眼睛,她身材稍胖,皮肤黝黑,但是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读三年级时,我上课时经常跟她说话,时而与她搞小动作(她当然也奉陪到底喽)。
在课堂上,她是我学习的竞争对手我们俩总是以对方的成绩来挑战自己的实力,因此我那时的学习成绩也大大的提高,她的成绩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总是积极的抢着班长的工作,如果被班长发现了我们抢他的工作,当然免得了被他臭骂一顿啦。
在课外,她是我的玩伴,那是或我的性格是大大咧咧的,随着时间的相处,她的性格也有点跟我相似。我们的都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音乐。虽然我们现在上初二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渐渐变少,但我们共同谈起三年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那么纯真!
我们的友谊,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就像是分享时的快乐,就像是忧伤时的抚慰
初二:赖梦娜
康老师是我现在的初中语文老师,是一位将近三十来岁的女教师,在我眼里她是严师,是益友,是我前行的引导者。
连坐是我记忆最深刻,也是我最害怕的惩罚了。刚升入初中时,一次,老师出去开会,教室里的几个活跃分子以为有机可乘,就开始捣起乱来。起初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接着便你推我我推你,后来竟进入了高潮,整个教室都是他们哈哈的大笑声,哐当门被推开,只见一位怒发冲冠的女老师冲了进来:你、你,给我站起来!老师此时的目光如同鹰一般凶恶,仿佛要秒杀一切。这几个活跃分子头也不敢抬。我心里暗想:这下有你们好受的了。他们周围的人也起立!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你们这些人把书后十首诗抄写十遍!字字铿锵有力,仿佛告诉我们她的话毋庸置疑。为什么啊?我又没说话!同学们交头接耳。老师也许是看出我们的不解,得意地向我们说明了原因:这是连坐,古代的一种受刑制度好一个连坐!好一个老师!心中有一万个不服,但还得服刑啊!后来又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件,老师把我们收拾得五体投地,跪地求饶,再也没有人敢在她眼前嚣张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种惩罚方式竟又转移到默写中去了:小组中只要有人错,全组都要跟着罚写!我只能悲哀地叹息着:老师啊,饶了我们吧!
其实现在回忆起来,觉得老师当时的惩罚方式虽然很严但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并且确实让我们的群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更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老师不再那么严厉,反而觉得她是我们的朋友。
下课时康老师与我们说说笑笑,同学们跟老师分享自己有趣的经历或奇特的见闻,这时以往严厉的老师也会忍俊不禁,两只眼睛像月亮般温柔,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此刻我的心里好像有暖流在流淌。记得一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无意中谈到了康老师唱的歌,这时说曹操,曹操到,康老师刚从后门进来,我们不约而同地望着康老师,康老师,唱一个!一个同学喊了出来,唱一个!唱一个!我们也跟着喊,康老师的脸渐渐变得红彤彤的,终于,在我们热切的盼望下,康老师终于开口了: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歌声是那么的柔美、动听,我的心似乎也随着这歌声一齐起伏,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我仍陶醉在其中,教室里已是掌声雷动,老师的脸颊依然泛红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错的,康老师在传授给我们知识的同时,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刚入学时,她就教育我们学会感恩,之后她又用自习课的时间与我们一起赏析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启发我们要享受生活,珍惜幸福。耳畔还回响着那节课老师朗诵这篇文章的声音
每当我回想起与康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嘴角都会不禁地上扬。康老师,我的好老师,谢谢您!
初二:王建颖
点评:文章边叙事边抒情,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尾连贯,一气呵成;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师生情进行;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有些段落篇幅较长,容易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影响阅读效果;语言有些直白朴实,亮点不是很明显。
作者可以使用些不同的修辞,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将较长的段落做下合理的细化。
点评老师:苏璐璐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自信的女孩,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回答错误,也害怕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的样子被同学们嘲笑。其实,班里已经有人给我起了个外号:结巴。
她,是我的新班主任,每次上课总喜欢穿一件自上到下,由纯白过渡到淡粉的长裙,如玫瑰花般美丽,说话似花间晨雾般温柔,带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渐渐地老师也发现了我的问题,总找我谈话,但我却将自己封闭起来,在我和她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门。
这一天,有其他老师要听我们班的课,上课的铃声响起,她依旧穿着那件长裙,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走进教室,我偷偷望向教室后排听了的老师们,心里好像有一只小兔子在跳跃。她开始讲课了,声音是那样的悦耳,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是那样的动人,使我的心微微平静,宛如沉浸在一个淡雅的水墨世界中,让我陶醉于她的话语,享受在她的课堂中,好像卷入了一个美丽的漩涡,不能自拔,同学们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是一脸的享受,她提出一个问题,便有许多只手自信的举着,课堂顺利地进行着。
直到课堂的最后一段时间,她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题目,同学们都陷入沉思,没有一只手举起,我也在为它犯难,这时她点了我的名字,时间好像突然停止了,教室里蓦地鸦雀无声,脑中轰的一声响起,心跳变得急促起来,我战战兢兢的站起,感受到教室里的一道道灼人的目光,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顿时焦躁起来:我嗯我支吾着,泪水几乎涌上眼眶。此刻,她却温和地看着我,清泉般的声音传入耳中:别急,慢慢想,她的目光,那样宁静、那样清澈,仿佛荡起微微波纹的湖面,在她的提示下,我尽力冷静下来,这么多听课老师,我决不能冷场!于是,我结结巴巴、磕磕绊绊的说出了想法,我的话音刚落,她用力地鼓掌,接下来,连绵不断的掌声响起,这时,铃声响起
逐渐的,我克服了自己的不自信,那道无形的门已经消失了,课堂上会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的结巴也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班里更没有人叫这个名字。那堂课,我那道题,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这道题,我做错了,可这道题,我又做对了
那时正是夏天,夏花绚丽,望向窗外,那玫瑰花开的那样美丽。开在窗外,也开在我的心中,恍惚间,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淡粉色的长裙轻轻摆动着,仿佛含苞待放的玫瑰,亭亭而独芳。此刻,她,我的好老师,静静地玉立在我心间的花前,朝着我,笑靥如花
初二:赵明慧
点评: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与老师之间的故事进行。
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人物的刻画非常到位,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有些欠缺了。
作者可以具体刻画下当老师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心理变化,内容会更加丰富的。
点评老师:苏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