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文竹志的作文

《关于文竹志的作文》【第一篇】

  家中养了一盆文竹那是几年前便存在的了。

  刚养时,听闻文竹只要肥力适当,便可长得很高。于是母亲常常为它施肥、松土、浇水。几日后,一芽新绿就从老文竹身边冒了出来。它窜的很快,几周下来,便高过了老文竹。

  就在我们全家为之惊叹,期待它突破新高时,它却垂下了脑袋,失去了活力。母亲认为这已经是它最高的限度了,再尽心尽力也没有什么用途,于是不再常常施肥。只有我偶尔才看看它耷拉的样子,有时我看见它,感觉到了它所表达的,不只是失去了生气,还有一种迷茫之感,令人为之叹息。

  一日,我的父亲找到了一根细长的铁丝,插到它的身边,用线将它与铁丝缠到一起,我们都希望在它身上能发生奇迹。

  几日之后,文竹竟真的发生了奇迹它恢复了生气,没有任何肥料的支持,便勇敢的直上而去!我们都吃了一惊。

  或许,人也是这样吧。我们都需要一个成长的倚仗,那是人生的动力啊!看着已爬上天花板的文竹,我这样想

初二:李文博

《关于文字里的碎影——读后感的作文》【第二篇】

  《文字里的碎影》读后感

  有一本书的晚上,就是一个在天堂的晚上,书带来一个很广大的世界。不管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中年,青年,老年人。他们都能从那些美妙绝伦的语句中感受事物的变化,景物的形态。这就是文字中的碎影。

  看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里面脱俗的语句来描绘金阁寺的一切事物。对死亡和物哀之美的理解。通过描绘金凤凰的动作就已经深刻的印在读者的脑海中了。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只满身金色的大鸟,它站在寺顶,目光锐利而坚定的看向远方。仿佛是在守望着什么。它还高举着双翅翻着他的羽毛。它的那双尖爪稳稳的站在寺顶。它像鹰一样神气。这些好像都出现在我面前,读者面前。可见那位作者的才华横溢。

  而第二篇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他是吴晓东的《废名的乡土记忆》,这里的坟已超越了乡间一个平常的土丘,而关涉着生死。是人生的装饰与与大地的点缀。作者从小有段时间十分的孤单。他就经常跑到离家不远的山岗上。他总能在那里寻找的乐趣。而且那山冈上的景色十分的自然,一年四季都是五彩斑斓的。作者说他整天都在山冈上疯跑。跑累了躺在草丛中仰望天空。他随手揪起身旁那些被精灵所覆盖的植物。又揪起一根树枝。但那并不是树枝而是死人的骨头。作者顿时变得毛骨悚然起来。那些事情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当他告诉给家人听,家人却不理解他的感受。

  这是讲诉一件事以及描写山冈的迷人景色。而无论是东西方还是别处。孩子,总是孩子,和死神最近;大人避之不及的;总是孩子视之为天堂的。这就是文字里的碎影。而那碎影代表的也是生命的意义。

  法国作家彭塔力斯的《窗》。我才知道原来在法国,在西方人的眼中。对待死,要比我们坦然的多,清澈的多。所以他们选择美丽的花来装饰坟墓。现在碎影又变成水仙和故人,生者和逝者,生命的循环往复。

  虽然文字中的碎影包括很多,但是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念。

云南普洱思茅区思茅四中初二:郑明

《关于文字梦,我的梦的作文》【第三篇】

文字梦,我的梦

文字梦,我的梦

龙秋利初二三班南京29中

我们每天写的,说的,看的,听的,都是文字,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一个梦,正如汉字一样,最后汇成了雄伟的中国梦。

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从小我就喜欢品读、书写文字。我坚信每个文字都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文章,无疑是体现文字美的最好方式。

从小时候的看图写话到现在的几百字文章,我的文字正日益走向成熟。但我也曾有写作的低谷。在上个学期,我的作文逐渐不如往日灵动,且觉得无物可写。这是为何呢?我将初中所有的作文拿出来揣摩。总结出一点,书读少了。到初中以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没有。因此,我的文字积累大量减少,使用的小学的库存也逐渐消耗殆尽,我需要补充能量!

弄清楚这点后,我开始伴书而行。课间没事看几行,早读前看几行,在家写作业累时看几行。就这样,我慢慢吸收着作者的文字,这本书的梦。有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梦,有的是石泉流出落花香的梦,我仿佛能看到作者的文字梦,隐匿在行行文字之间,或大或小的梦。

感受了如此多的文字梦,终于到了可以检验的一天。今天要写作文啦。老师将文题写在黑板上,我的脑中在想象,想象着这题目会是怎样一个梦。它也许是真实的,也许是虚构的,也许是单调的,也许是多彩的

终于,在短时间的思考后,我下了笔。几百个文字从我的笔尖流淌出来,它们组成我的文章,我的梦,我的文字梦。

一周以后,老师将作文发了下来。我有些紧张,但又有些期待。拿到作文纸,仔细一看,二十七分!比之前的二十一分进步了许多。看来方法对了。但这还说明,写作是要用心去感受的。

将来说不定有一天,我会成为作家。那时候,我的梦会更加宏大吧!

文字梦,我的梦。

我的梦,中国梦。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