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为科技创一片蓝天的作文

《关于为科技创一片蓝天的作文》【第一篇】

  生活的五彩斑斓,城市的灯昼不宣,哪怕是登上月球探索奇妙的宇宙世界,都离不开科技,也许你没有发现的是,其实科技就在你身边,为你甚至全人类播下美好明天的梦。

  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科技而更加方便。比如我们现在的手机,几十年前,手机也许只是通电话的工具,再远一点,倘若没有手机的发明,我们就只能对着山头隔空喊话了,瞧瞧现在,我们的手机就像智能的机器人,发短信、上网、玩游戏,这些都是以前的人们想也不敢想的,正是这种科技的力量为我们创造了奇迹。

  又比如我现在正在使用的电脑,提到电脑大家一定不陌生,如今的家庭几乎人人都有,倒也习以为常了,但是你知道吗,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相当于一间教室那么大,而且使用极为不便,真空管的耗损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比尔盖茨大家知道吧,正是他以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为信念,努力钻研计算机计技术,开创了微软公司,现在,他的愿望已经达成,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利用科技的发明,在网上散播谣言,诈骗钱财,所以,有了科技我们应该学习怎样好好利用,而不是为所欲为。

  总有人会去发现创新,科技的发明也正是这种精神的鼓舞而产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更多科技蓝色的梦。

初二:闷葫芦

《关于为老师点赞的作文》【第二篇】

  她,笑如夏花般灿烂,安如秋叶般静美.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那这算不算师生眼里出貂蝉?一直以来,老师严肃死板的形象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从小到大遇见的老古董也不少。真至她,出现在我生命中,这一切我所认为的中国式老师形象被推翻。

  时光总是匆匆,不分美好和忧伤,最终都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但这一幕,却自始自终印在我记忆深处。几平米的办公室里,你坐在我旁边,一小一大的身影相依偎。我盯着那道题,心里不禁烦闷,诅目许久。忽然,你莞尔一笑,有些打趣道:小丫头,这样就不耐烦了啊。你学数学要有耐心。你看,我做这道题的时候也是这个思维,不过如果你把它倒过来试试看。果然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按照她的提示我很快摸索到这道题的真谛,从而成功的破解了它。如今还贪恋和他一起做数学题的氛围,她的呢喃细语,她的纤细慰问,不禁令我一阵留恋。在她身上,你看不到常年数学的那种骨子里透出的自傲,仍记得她似是感概到:我小学的时候就不喜欢被老师比较,所以现在我当老师了,更不会去比较你们。既而离去。我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沉思。有时候你会发现,与其说他是老师,倒不如说我们是老师,每每与她交流该如何制定数学计划,她总是眨着那双大眼睛,露出一副呆萌的表情,然后直点头较好。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回忆!我为她点赞。

初二:赵梦茹

《关于为理想而战斗的作文》【第三篇】

  那一年,我13岁。踏着阳光,带着懵懂,来到了育才中学!开校的时候,我的年级排名13,我不甘心,所以我发奋学习。上课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唯教师只为听;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态度端正

  期中考试,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前三,开心之余有点失落,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这么专心得学习,为什么仅仅只是前三?下半学期,我更加努力。期末考试,全县统考,很轻松就过去了,我等待着排名,惴惴不安。一切都是那么的戏剧性,我的分数和第一只差2分,我的英语是事实上是120,但阅卷老师打的118,两分只差。然后,英语老师义愤填膺带我去教导处,他们敷衍道;两分而已,没什么!英语老师坚持,他们记录下,我就出来了。最后的分数排名,一个血淋淋的数字在那里冲我笑:英语118!

  2分,让我的努力付之一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那个以分数排名衡量学生的年代,我恨透教导处老师了!是他们,让我的努力付诸东流,让我的乐观不复存在,让我的拼搏不辞而别!但现在,我要感谢他们!

  正是因为他们,让我懂得了任何东西,都不是那么重要,尤其分数排名!感谢他们!他们,让我的人生另辟道路,让我的观念日新月异,让我的青春有了方向,有了价值,有了奋斗的理由!

  之前,我只是浑浑噩噩的,为了所谓的荣誉,为了家长的自豪,为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崇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自己的人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向成功彼岸前行!

  这是我们的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不为排名,不为虚荣,为了理想,为了人生,踏浪前行吧!

初二:杨怡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