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家乡这温馨的词语,思绪又乱飞了起来。家乡温暖在于它有着我们熟悉的一切。庆幸,我还在这。
时间让我见识道它的变迁,而然此刻又多了一份美丽文峰园旁的南沙洲,这一带原本的居住所被改成古风式的小城,从整体来看,四面水河环绕,同为护城河。若想进城,有三个入口,皆需从桥而过,也到是体现出桥城之名。
进城而去,入眼的便是威严耸立的城墙、驻城台以及驻城台之屋。城墙上刻三大字南沙洲;驻城台用于站岗;则其屋以木为主材料。屋为屋顶、油漆柱、门窗所构成。
屋顶为硬山顶;而每根柱子均有任务和职责,每天承担着挂对联的责任,甚至抄了下来,挂字的一边理所当然为长,四根柱子;长方形两长,共八根。外柱对外柱,内柱对内柱。对联由人题字于木板上刻出。正面外柱,右刻剑江润泽千载独标名腞地,左刻文脉悠长一楼犹鍳古城风;内柱,右刻鱼阙巍啄气势千犹凄北斗,左刻沙沩锦绣风光万碟叠灿南疆。反面外柱,右刻城借丹霄万里风扶红日起,左刻门迎绿海一江春诵虹云来;内柱,右刻龙山对峙城楼雄故郡,左刻剑水环流雉堞壮新州;门窗雕刻花纹,花样繁多、千姿百态,此屋为长方体,长有一百四十七幅,宽宥九十九幅,共四百九十二幅。这么个数目仅是驻城台,一城那更不言而喻了。
小城虽不及正宗的紫禁城,在此却也是意义重大,并且周末时大家又多了种可以漫步的地方。
然而,不仅仅只有同驻守台之房那样的建筑,也有其他的,比如说:高楼、环形居,又或在原本的建筑物上增添花纹栏,改变下屋顶的样式和门窗的形状、花纹。
虽剩一些,也便不再多言。待到卿闻往来时,身临其境更知景。
初二:吴苓麟
我已经不止一次看见那个坐在楼梯口的女人了,每个星期五的傍晚,她都会一直坐在那里,望向遥远的西方。
今天亦是如此。
风摇曳着女人凌乱的发,在夕阳的余晖中,隐约瞥见她的侧脸,有着一层蒙蒙的灰,那黑如墨的发丝拧成了一个一个结,显然是长久未打理了,她穿的十分单薄,虽然还未立冬,但寒冷的风还是令人感到一股瑟瑟的寒气。
女人的手中拿着一块黄油面包,我能轻易地认出来,那是父亲看她可怜给她的。女人将面包轻轻的捧着,好似手中拿的是珍宝,她咽了咽口水,还是没有将面包拆开吃掉。将手中的面包裹入怀中,女人抿着唇,看向西方,琥珀色的眸子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的明亮。
我看的入了神,不知不觉间,夕阳已逝,滚圆的月悄然攀升而上。路灯亮起来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已经不早了。缓了缓已经站僵的腿,我转身,向楼上走去。转身的一瞬,我看见女人转过头,看向我,眼睑处有着一滴泪珠,眼眸中的期待已然消失,呈现着一抹暗淡。
仔细看着,才发现女人的面容姣好,即使有着一层朦胧的灰,但还是可以看出五官的轮廓,特别是那双琥珀色的双眸。
回到家,我向父亲询问了有关那个女人的事。父亲说,那个女人是个单亲母亲,她的儿子在一年前的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从那以后,女人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甚至精神都开始出现了些问题,有些好心人想把她送进医院里看看,可多次都被她挣扎掉了。她说,她要等她儿子回来,她说,她的儿子,每个星期五的傍晚都会背着书包,从西方,回来。
果然如她所说的那样,这又是一个星期五,我又看见了她,她坐在那儿,痴痴地望向西方,每个星期五,都是如此,但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就这样,每个星期五站在楼梯口凝视着她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若是手里有些什么的话,我偶尔会分她些。
学业越来越紧,我已经不能每个星期五都一直在那儿看着她了。不过我还是会先看上一眼,给一些吃食。这个星期五的傍晚我要补课,当我急匆匆的走下楼梯时,那个女人转过头,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声。
谢谢。她说。
我愣住了,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跟我说话,我也是第一次那么仔细的看着她的眸子。包蕴着一股柔和,慈母般的柔和,那种眼神,我只在我母亲的眼中看见过。
我要走了。她轻盈的声音飘到我的耳中,是那么温柔。
不在,等他了么?我忐忑不安的问道,和她对话,我的心绪丝毫不能稳定,但她的声音就像有着魔力,抚慰着我不安的心。
我知道他已经死了,也知道他回不来了。可就是还总有着那么一番希望,是妄想吧,明知道,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她微微一笑,迷离的琥珀色眸子中再次迸发出异样的光,你是个善良的孩子,谢谢你那么多天陪着我,我还需要活下去,连他的那一份,好好活下去。
她坚定的话语充斥着我的心,我看见她再次望向西方,眼中不是以往的那种期望,而是一种信心,要代替他儿子活下去的信心,是慈母才会有的一种最伟大的情绪!
我看痴了,余晖洋洋洒洒的光散落在她浓密的黑发上,我现在突然感觉,那夕阳的余晖,散落的不仅仅是温暖,更是一种最为伟大的爱,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那么温暖,那么伟大,再冷的夜,再黑的阴霾,也笼罩不住地,爱。
初二:颜韵
今日,饭毕,夜已深,却无睡意,遂步于院中乘凉,仰头见星月,不由笑噫:许久未约于月。便卧椅上,赏之夜色。
凝望远方,一切物品都被银白的月亮光华镀上了一层朴素的银,院中寂寥无声,爷爷奶奶催了我一阵,便也去睡了。呵呵,这夜便是我一个人的了。我不由想到。
那如泻翠流玉般的月亮的光芒由空中倾斜而下,没有丝毫保留地落下来,院中花盆里,有着什么虫子在唱着歌儿,却似有些杂乱,我不由猜测:这小虫儿在做些什么呢?觅食?吃饱了在唱歌?与爱人、孩子在玩乐?想着想着便把目光投向那声音发源地花盆,那处是无月的墙根,黑黑的,怪怕人;便又把头朝向月亮,然后闭上了眼睛,慢慢地,我有种错觉,我的灵魂被月亮精灵轻轻捧起,放入了月亮池中,洗净后又捧了回来,浑身荡漾着月的气息。我睁开眼,觉得皎洁的月光变得更加柔和了,溢出了月亮,更多地泼洒在大地上。不由吟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定还有多人如我一般,在享受月色吧!
月边,也有着一些星星,众星捧月,星星却并没被月映失去光彩,那些小星星闪烁着明亮的亮光,闪动着自己的色彩,也很是惹人怜爱,像顽皮的孩子般。
嗯!《记承天寺夜游》该改改了吧:公元二00九年九月五日,夜,饭毕而不愿寝也,遂入院中,寻星与月,星月皆作陪,相与步于天穹。
呵!何夜无月,何夜无星,但少赏月者如吾也!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初二 施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