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之水
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锦衣玉食、发号施令,过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会是怎样?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园,虑朝不保夕的现实,自然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滋味是什么?当然是愁,当然是身世之愁,怀旧伤今之愁,愁如此铺天盖地、绵绵不绝,多情善感的李后主能不移情天物、托物遣怀吗?赋情于江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啊,那奔流不息的江水就是他不尽的哀愁。
辛弃疾之水
即使遭受投降派的种种打击,可念念不忘南宋王朝和广大沦陷区人民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仍然向往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生活。他置身江西造口壁,向无尽青山、不尽长江。虽满腹惆怅,却难禁一腔悲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生的境遇,爱国的赤诚,使他寄意于山,赋情于水。山水成为他认识的载体。
是啊,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却终究遮不住江水东流。无疑,此处江水正是作者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抱负。
闻一多之水
一九二五年,深爱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闻一多,带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从美国归国。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府腐败、经济凋敝的局面,使他心中的梦幻破灭。
当面对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的一个臭水沟时,诗人心中的认识与现象的对比产生强烈愤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只能让丑恶来开垦。作者的失望之心与爱国意识的强烈碰撞之下,产生无限的感慨。
同样是水,在诗人的眼中饱含着太多的感慨。
花开了,暖风拂过,露出一丝春意。我走在河畔上,看着柳枝随风浮动,不禁想起了小学的我们,泪水在眼里打转,脸上却露出灿烂的笑容。
那时的我们懵懂无知,却没有任何压力。没有排名,没有批评,没有严厉的老师,没有刺耳的责怪。同学们在一起和谐融洽,处的很好。每天都好像是阳光明媚,不管风怎么吹,吹不走我们的笑容。不管雨怎么下,带不走我们的快乐。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傻傻的,毫无畏惧。分数,家境。什么也不是。友情才是关键。
一次在QQ群上和小学同学聊天,有一个陌生人的人。我觉得很奇怪:明明是我们班的群,怎么会有陌生人加进来?我问了他的名字,他说他叫吕秋丽,我更是犯难。这是谁呀?不知不觉,大脑里呈现出一个小矮个,戴着副眼镜,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天真。这时,我才想起那个叫吕秋丽的人。回想一下,同学们的名字我已记不得几个。我看看桌子上摆放的小学全家福,心里暖暖的。我拿起照片,仔细看了看,笑了。泪水也落在了照片上,我急忙拿纸才干净,生怕伤了那张照片。
上次同学聚会,我记得很清楚。聚会前一天晚上,我辗转难眠。我用生日聚会的名义叫来了贾振洋,尤明东,洪赢辰,林伟。我们聚在一起,感觉一点都没变。他们还是那时的他们,天真可爱。到了集合的地方,看见他们的样子,我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同学,就像家人,疼你,爱你。六年,我们一起走过。六年,我们一同欢乐。错误,他们会原谅。失误,他们会宽恕。珍惜他们,不要忘记。
初二:王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