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田园风光的作文

《关于田园风光的作文》【第一篇】

田园风光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今年回家乡,领略了难得一见的田园风光。伯伯有几个苹果园,也有玉米地,我便嚷着哥哥带我到处游山玩水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发现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幽香醉人的玫瑰花,红的鲜艳,粉的娇媚,白的纯洁,还有紫的、浅黄的多彩绚丽的玫瑰让我深深陶醉了。一位老奶奶从屋里拿出一把剪刀,咔嚓,剪下了一朵浅黄的玫瑰送给我。
快到玉米地了,哥哥突然闪进田野里,不见了。我往前走几步,哥哥突然从青纱帐里跳出来,把我吓一大跳。眼前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玉米,牛角似的玉米棒子插在粗壮的茎秆上,棒子笑了,露出了金黄金黄的牙齿,谁见了不生爱慕之心?
我和哥哥一路有说有笑。哥哥伸手指指前方,说:你看,那就是我们家的苹果园了!我顺着哥哥手指的方向望去。哇!我叫起来。那是一片片宽阔无边的苹果园。
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只见有个老乡正在帮伯伯家摘苹果。这时正是丰收的季节,又看见了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农民伯伯格外高兴,顺手摘下了几个又大又红的熟透的苹果,塞到我怀里,那红艳欲滴的苹果真诱人呀。我跑到大水库边洗了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呀,这苹果真甜!
从迟家村乘车回县城,两边又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园。一些苹果还套着紫色保护膜,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紫色花朵。再往前看,再也没有苹果园了,只有一碧万顷的玉米地。
美丽的田园,热情好客的农民伯伯,红彤彤的苹果园,青纱帐般的玉米地,是多么吸引人呀!

《关于田园秋色的作文》【第二篇】

  清晨,迎着清凉舒适的风儿来到了家乡的田野上。瞧啊,大片大片的植株在日光熹微下泛着点点银光。空气纯氧漂浮,清新自然,使人总想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地里那由春姑娘播种的稻子,如今长大成熟了,默默地垂着头,弯着腰,披着金黄的衣服。风儿一飘来,稻子就高兴了,连忙摇着身子向它打招呼。

  是的,我最喜爱的秋天来了,硕果飘香的秋天来了!

  我欢喜地在清晨漫步在田间小路上,两旁罗列着我叫不上名的高大魁梧笔直的树。虽说树荫如盖,粗壮的树干伸向四方,但枝上的叶子早已换了装。秋风一吹,黄灿灿的叶子如蝴蝶一样悠悠地在空中舞蹈,向人们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最后随风而止,舒舒服服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踩在落叶上,软软的。环顾四周,一片金黄的世界,如处在梦幻诗境中,一切烦忧之事被拒身心外。

  走在两块田的分坎上,一路直下,来到了谷子地。金风送爽,麦浪滚滚,犹如遍地黄金耀眼逼人。谷穗大而饱满,密而充实,压得稻子腰都挺不直了呢。

  在离谷子地的不远处就是我最爱的果园。刚踏进一步,瓜果飘香,阵阵扑鼻,香甜到心窝里去了。石榴飘着香,个个大而绿;葡萄飘着香,颗颗紫如玛瑙;香蕉飘着香,披了黄衣甜诱人。色香形都俱全了,又怎能不令人去品尝一番呢?琳琅满目的水果,真令人垂涎三尺。

  这些的累累硕果,是秋天姑娘对农民伯伯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劳作的最好的馈赠。啊!秋时节的什么都美,但比不上田园间的的美丽。秋天是一个飘香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它令人心潮澎湃,令人的灿烂笑容漾在脸上。

  它带来丰收,带来喜悦,这便是秋。遍野金黄,瓜果溢香,这便是田园秋色。

初二:吴金蔚

《关于田园生活的作文》【第三篇】

  今天的天气格外热,一丝风也没有,平时喜欢蹦蹦跳跳的小鸟也停止了歌唱。爸爸却叫我去打稻谷,说是让我体验一下干农活快乐的生活。

  到了田野,爸爸早已装好了打谷机,我也学者奶奶的样儿,戴上草帽、手套等。颇有一翻上战场的感觉。下面是分工:爸爸负责脱稻谷,妈妈负责传稻穗给爸爸,奶奶负责扎稻穗,爷爷负责运装满稻谷的袋子,我则负责把稻谷装进袋子和清理打谷机中的穗渣。排兵部将好后,打稻谷正式开始。

  爸爸用他有力的大手启动了打谷机,妈妈在同一时间把谷穗传给爸爸,奶奶也做好了扎稻穗的准备。刚开始,我还兴致勃勃,可是刚干,我就手忙脚乱了,一会儿这边的稻谷满了,一会儿那边的穗渣又塞满了打谷机,顾此失彼,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豆大的汗珠滚落出来,打谷机里的稻谷溅了出来,打在我脸上、衣服里,又痛又痒,浑身都不舒服,再加上火辣辣的太阳,最可恨的是一种俗称放屁虫的,它生活在稻穗里,倘若让它钻进你的衣服里,留下个纪念,会让你的皮肤又肿又疼,叫人一听就害怕。

  最后,爷爷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教了我做这项工作的方法,要先把打谷机内的穗渣清理完,这时,盆中的稻谷也到了盆的80%左右,再把盆中的稻谷倒入袋子中,然后又反过来清理穗渣。哦,原来这么简单。后来,我就照着爷爷说的去做,果然很有成效。终于,我们一起打完了这些稻谷。

  今天,我尽管很热,也尽管很痒,很不舒服,但是当我看到一袋又一袋黄澄澄的大米时,我很高兴,我想,也许这就是干农活的乐趣吧。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