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又可以吃到好吃的元宵了。一想到元宵节吃元宵,我又忽然想到了端午节吃粽子。不过一提起端午节,我便有想到了端午节被韩国给抢去了这件事。
这件事曾一度被我国人给称为一大国耻,按我却并不然。
并不是我不爱国,而是这件事情大不必如此,大不了一都再拿回来就是。
我这样说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中国的端午节从屈原那时便一直过到了今天,算一算也有上千年历史了。而咱中国的老百姓的祖祖辈辈们都可以说是过着端午长大的,现在也一样。从没听哪个老百姓说:端午被别然给抢去了,我们再也不过端午了!而更多的老百姓跟本没搭理这件事,反而还是与以往一样过着端午,吃着粽子,赛着龙舟。
再说了,也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许过他国的节日。如果真有这样一条规定,那么我们现在的这些儿童节,愚人节,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都没得过了。如今的社会潮流就是:天天过节日,过各种各样各国各地的节日。而且那些死要面子到韩国人还把不得我们来过他们的节日呢,这样他们就好到处炫耀了。
最后再说一句:不知是不是我无知,我从没听说过韩国在抢来端午之前有过端午这一习俗。
所以我说:节日是存在与我们老百姓的心中的,并不是由谁规定属于谁就属于谁的东西,也不是谁说不过了就不过了的。只要人们心中有了这一节日,那么这一节日才会被一直流传下去。
2013年农历一月十四号
初二:刘辉
在外人的眼里,我就像只安静的小兔子,听话乖巧,懂事认真。和别的任性又霸道的孩子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就是街坊邻居教训自家孩子时口中念叨的人家的孩子。
但又有谁知道,在我乖巧懂事的外衣下,也有一颗冲动着的自由又随性的心。说句心里话,一直温婉顺从的我,也想要暂时放下乖乖女的包袱,做一次任性的孩子。
女儿,你是妈妈的未来。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成才。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对我说。于是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盼望着为妈妈争光,成为国之栋梁。
那是我一个永远追求的梦。
为了早日实现梦想,我小小的脑袋里早已形成了一个懵懂的意识:争夺第一。从被爸爸牵着小手进入小学时,我有这个梦做支撑,比别的孩子更较努力,更加勤奋。我不聪明,但我也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
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玩得正欢的小伙伴,听着欢快的笑声,我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学习这样的画面记忆中出现了多少,我也记不清了。压力太大的时候,我只能抬头看着天空,那一片蔚蓝不知填补了我内心中的多少空虚。
升入了中学,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成绩、交际、生活它们就像沉重的担子,压在我的身上。我就像一辆长期高速行驶的火车,发动机上有几颗螺丝钉有些松动,行驶地越发吃力一样。我真的有些吃不消了。我也想任性一次。
不再费劲为自己贴上好孩子标签,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用想那些我想破脑袋也没有头绪的数学题,不用强迫自己做一些根本不符合自己个性的事。说句心里话,乖乖女是个枷锁,我真的想要任性一次。
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偶尔偷一下懒不去整理房间,大声的在家里唱歌,做一些非常疯狂的事。如果能让我自由自在的任性一次,那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我仍然满头大汗的向幼时的梦想奔跑。在那一片五彩的泡沫中,我只能在梦里唱着那首任性的青春之歌
初二:郑田田
自古以来,以礼为重,早在孔子以前就有夏礼,殷礼,周礼,而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就已经比较完善了。一直到现在,礼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礼发展成了三个方面:第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说的易懂一点就是去拜访别人要带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礼物。这第二点呢是礼仪,就是送礼物的仪容动作。最后一点是礼意,意,顾名思义,意思,而礼意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总之,从上面的一些解释来看,礼就是对别人比较客气的一种行为。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而这里面的每一项都是很重要的。从孝开始,百善孝为先,孝这个字拆开后就是老在上小在下,从这儿也能看出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规律,可见孝是非常重要的。再看最后一个是义,义可以指很多方面的,比如义气,比喻很仗义。
所以说啊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虽然礼仪重要,我们也要适度。
现在的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沟通的内容和沟通时的面部表情和语气来表达对别人的礼貌,但是如果太过了,反而会然别人感到厌烦。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总而言之,适度的礼仪是现在的我们需要的东西,让我们从言行上,举止上,都表现出,礼的好吧!
初二:吼吼吼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