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水的联想的作文

《关于水的联想的作文》【第一篇】

  

  雨一滴滴地打在窗上,汇成一道道水柱,透过玻璃,外面迷离一片,已成了水的世界,我的心也随着水的涟漪渐渐地荡漾开去。

  水恰似多情的女子,一笑一颦间便透露着种种情致。柔情似水,水是温柔的化身,水的柔美多见于江南的烟雨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水正是以它的温柔多情才孕育出华夏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水是离愁的化身。自古多少文人寄情于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掬起一捧水,便能嗅到了那挥之不去的愁思。

  水又蕴蓄着不尽的等待和无奈,仰望星空,牛郎、织女也只能面对着迢迢银汉兴叹不已,悲流水之无情,怅佳期之如梦。

  水是世间最富于变化的事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转瞬间,它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你是否为水如此奇妙的变化而叹服!

  水是有灵性的,当你善待它时,它能化作甘霖,降临人间,滋润万物;当你虐待它时,它也能变成猛兽,破堤而出,吞噬生灵。

  窗外,雨依旧在下,已看不清外面的世界,我闭上眼,静听着外面空灵的雨声。

  水本无情,有情的是人,但我却愿融入这片水中,任它涤去心灵的尘垢。

  我愿化作水中的一条小鱼,尽情嬉戏在澈透的水底。

  我愿化作水中的一颗卵石,尽情沐浴在清冽的山涧。

  我愿化作水中的一朵浪花,尽情欢笑在母亲的怀中。

  一路奔涌,它消逝了湘君踏歌劲舞的激情,屈子抱憾投江的嫉愤,王勃光华四溢的才气。

  一路低徊,它捎走了渊明的梦幻,乐天的谪恨,以及闻一多面对一潭死水的无奈。

  一路东逝,化为泪,将离愁点染得凄凄惨惨;化为血,将豪气勃发得潇潇洒洒;化为酒,将人生酝酿得蓬蓬勃勃。

  柔情似水,离愁似水,相思是水,女人是水。甚至康有为那剂医治大清疾症的良药也要以泪为引,以血为方。

  大江东去,雄浑一族;小桥流水,婉约一派。滴泉飞瀑,柔波惊涛,一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月,都只是表面的点缀,而隐匿在深邃的夜暮后的,则是浩瀚的寰宇,它积淀着绵延的追忆,也翻滚着无尽的遐思

  立于水边,转过身来,你已是水。

  即使没有徐志摩,我们也会知道康河和拜伦潭;即使没有严子陵,王维李白也会让我们知道青溪。,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样的诗句是我见过的关于水的柔美的最令人心旌摇荡的描述。夕阳下的拜伦潭边,一位东方的朝圣者结识了一位西文先哲。康河是风景的胜地,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能让王维仰视的人绝对不多,而能让李白寻访的名士就更少。可是因为严子陵,他们都来到了青溪。中国文人的真正逍遥是否源于庄子或陶潜并不重要,但严子陵无疑是一位真正的隐士,是中国文化史上文人出世思想的一次升华。于是,独领诗画风骚的摩诘在青溪畔徜徉吟唱,历遍名山大川的太白在青溪畔流连忘返。

《关于水的鳞爪的作文》【第二篇】

  正暗自忖度题目时,忽想起前些日子所看徐志摩《巴黎的鳞爪》,颇为难忘。以此化为我所用,意在我所写仅仅是天上地下水之涓埃,不足为矣。

  正值大好春光,我们携手走入山林。我们不禁惊诧于这样茂盛的春意了。才度过凄厉萧瑟的寒冬,转眼又是一片明媚!

  龙潭河乃是我平生第一次所至。它的水是此行最让我着迷的。所谓龙潭河这个名字,我倒要絮语一番了。当我游玩后,才发现那片山林中,有欢流的溪水,平滑的瀑布,到山顶还有一泓清潭,然而偏偏没有看见河水!我曾臆想过那是怎样的一种壮观,到了山上才知其中这番戏谑之意,倒惹得我想笑。

  我们从一个宽阔的平坦的山口进去,响在耳畔的不再是笙歌靡音,而是汩汩的随轻风袭来的水声了。微云在我们人群的头顶也开始流淌起来,在没有阴翳的此刻,肆意地流连驻足在各处。而这一情景却又被我们不经意地窥见。这水是分外的响,终于我们伴着这水声在三面连山的环抱下走入迷境。

  先是许多小小的野溪忽的冒出来,倒像是许多的花簇簇地开。碎石零散的凑在水中,厚实的青苔和草丛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流的却是有些急了,迸溅起片片碎玉,是这水的姿态变得颇有些凌乱了。踏过湿漉漉的石阶,时而穿行在小路林荫中,时而在巨石流水间。这样微晴的天气,也被沾染上润朗的水色朦胧。而小路在向前,又涌出几丛瀑布。方才还是草木蓁蓁的在眼前,忽而又是水!瀑旁的石头被水冲刷的发亮,滑滑的,乌黑如墨。而瀑布也着实像极了一块布,平整且光滑。当然那布的颜色却白而透明,轻风吹过,倒卷起了几朵白花。只是飘荡恍惚间,便再也无处可寻。

  我能感觉到隐隐的水声在招引着我,不断地捕捉这水离合的神光。攀着巨石,扶摇直上,从极窄的山洞穿过,被身旁零散的挂着的几串水晶帘,打湿了衣袖。想起一句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只可惜这里没有杏花,但是颇有其中的一番意味了,吹面而来的是氤氲在空气中的水汽,仿佛还带着初春的温暖。

  在路旁还密布着一潭又一潭的水。它们形态各异,当我款款而过时,不觉被它们所吸引了。有的潭平静如镜,待你细细地端详,它却不为之羞涩。在水中,映出的是天空的颜色,还有参差的树的颜色,因而显得丰富多了。那庞大的褐黄的浮藻也安然地憩于潭面,我仿佛觉得整个潭面已成为幅完美的风景画,不是出自某位名家,而是全造就于自然。这全然是一片寥落深秋的树林,似乎那浮藻就是一棵棵树。有的潭却层次多变,最边岸是松松的皱缬着的,波痕一点点地流变,四处游戈,甚至颜色也泛着宝石的光泽。

  岸边的草木婆娑着枝条,交叉纵横,眼前便是一片纷然。不自觉已经到了山顶,才猛然发现真正的人间佳境方才看到。这是一片让人惊诧的潭水,。那醉人的蓝!我的心随这样的蓝色飘荡。这奇异的蓝!我的眼已被它征服。我想拥抱这片蓝,但是这又是怎样的痴妄呢。像明亮的眸子,散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浅浅的水流的波纹似乎也闪着光,反将水光映得更透,更澈了。虽这样的清,却看不透她!薄薄的一层潭水,估摸的约有一米余,却蕴藏着各色的光彩。用斜眼一看,还有紫色,银色,绿色的光轻轻地泛在其中。此刻的我果真如诗所说: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低洄。忽的投入一颗石子,倒使这一潭蓝铺排开来。潭水是蓝的,却又岂非一个蓝字了得。一潭缓缓流淌的蓝水,深浅浓淡,如逐层掺夹。一袭风掠,就乱了她的章法。

  下山时,忽听得寺庙的念经声,还有钟鼓喈喈声,想来连和尚们也贪恋美景!在回去的途中,看见路旁有一片沙洲,虽看得并不真切,却能感受到水何澹澹的诗意。

  不必刻意去掬一捧清水,你便已身在水中无法自拔了。

初二:徐凌凡

《关于水的启迪——读老子有感的作文》【第三篇】

  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