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了,我已不是当初那个不懂事的小屁孩了,小学里我是个不爱看书的孩子。可以这么说把,一看到书我就头晕,又或是要睡觉。对于书,我只关注里面的插图,可是这一切像是冥冥中就注定了的。
初一时,我知道了一本书,从那以后,我对书便有了一个新的看法。那是一个无意间讨论的话题。我和姐姐从学习谈到了课本又说到了课外书。姐姐明知道我不喜欢看书却依旧就与我讨论着那些不熟悉又或是从未听说过的书。听烦了,便说她罗里罗嗦的,可姐姐又接着说:好吧,我只是希望你能看看《花田半亩》这本书,它对你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会让你感到厌倦。我无心的点了点头,不再理睬她。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无聊透了,脑子一热便冲进了书店买了那本我说我太在意的书。可回家才看了书面就对这本书有了很大的兴趣与疑惑。在翻看看了有关作者的资料,往后有看到了那个美丽青春的作者,心中竟不知何时对她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我心中暗自感叹:这么可爱的才女为何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人世间!看了前几页,忽然发现她的作文水平是我所望而不可及的。于是放下书后,也不知是何时了。当我又略显无趣的时候,在那杂乱的书柜里,翻开了已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的书。再次品读发现她的话很激励人心,带动着我去发现那原本已迷失了的生活物语,就这样我一遍一遍的朗读,不时的拿出来记一记,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的作文竟上升了一个台阶。我沾沾自喜,有白班感激姐姐的推荐,因为我居然喜欢上看书了。或许是田维姐姐的自由魔力吧,又或是我与她感触相同的原因。
现在的你还在为作文而烦恼?千万别担心哦,现在还来得及,你们可以看看我所说的这本书,当然你也必须很是认真的看,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读书的乐趣。当我们走进了这个书香乐园时,你会看到生活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充满绚丽色彩。反之,当你在书籍的门外徘徊时,你是否有感到过心灵的孤独与凄然,又或是给你一种与世隔绝的错觉。我相信这是我们都有过的,当然,不止《花田半亩》会让你有所改变。书多的多了,便什么都显得很简单了,什么书都很好了。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学无止境,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所缺失的那一部分。同学们,现在处于初中阶段的我们不就要更加地学习读书吗,我们谁也不想老大徒伤悲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愿意去学那多晚也不是个问题。加油啊!!
初二:何丽
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巨大的潜能,只是有的人的潜能已经苏醒了,有的人却还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会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主动开发自己无穷无尽的潜能,你的能力就会越战越强。你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任他沉睡,那你只会有叹息命运的不公道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危机,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可以,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对你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及心态,就能发挥出及限的力量,并且因此产生有效活动,直至引导你走向成功。自我发掘的决心,自我依靠的习惯,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拐杖是为跛足者而不是为强壮得年轻人准备得。无论是谁,如果企图依靠的习惯,可以让你变的越来越强大。拐杖是为跛足者而不是为强壮而坚强的你准备的。无论是谁,依靠精神上的拐杖(支柱)走过人生。你一定不会走得很远,他也决不会成为一个伟大得成功者。
初二:朱峰涛
文学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时间赋予它灵魂,文字让它有声音,让我们倾听
题记
一、聆听
很小的时候,我就受到文字的熏陶,那是因为我的爸爸是一名语文教师,他的普通话讲得并不好,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他的话语中带着一股浓厚的泥土芬芳,带着我们一方土地所孕育出的乡音。虽说普通话他说的并不好,但他的字确实写得很好。在我小时候他告诫我最多的是如何写好人:人,就好似生活中的自己和他人,需要互相支持和帮助才能算是一个由人构成的集体,你也才真正算一个人,相反,你只顾自己,而对他人不管不问,你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人字中,我听到了情感理想,我听到了责任义务,我听到了个人、集体,我听到了人间百态
二、细嚼
宁静致远是挂在我卧室的那幅字画上的四个字,四字旁边画着青山、绿水、幽竹,字画皆有妙处。尤其是那远字,笔风圆润,使我感觉有无穷意味,似乎包罗万象,情绪不同看字感受不同,变化无常。凝神看那四字,我似乎听见鸟飞扑翅声,风吹幽竹声,水波扩散声,又闻一场大雨过后,树叶上的雨露滴进水洼中,响起叮咚的轻声。
渐渐成长,我离那远字的尽头也越来越近。从会写文章开始,爸爸就一直在找我的错误,而那些错误也在实践和聆听书音中消散,我写的文章也越来越有韵味,我在书音中领会字魂。
渐渐成长,我写的字越来越多,字态也越来越优美,字本身也越来越有灵韵。我在曾祖的教导下写了一个清字。我的曾祖是清朝末年的人,不知是当时的书写工具只有毛笔还是什么,曾祖的毛笔字写得相当好。回过来再看看那字,清中我读到了勃勃生机,看到了万物苏醒;细嚼清,我又听到了民心所望,体会到了包拯的为官廉明,为杨家众将一生清清白白却惨死奸臣贼手打抱不平。
三、余韵悠悠
字,有灵魂,有神志,情绪不同,听到的书音不同。《史记项羽传》中写到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到底是为何?与其在乎脸面,生命不是更重要吗?可如今我不知为何醒悟了,再读项羽心中充满了敬佩,但百万雄师毁于一旦,我又不禁觉得他很可怜。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中我读到了项羽以一当百的威严和作为一代英雄的气概;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中我又读到了项羽作为一个王的责任和他的尊严;乃自刎而死。听到了项羽坠于乌江身体击水之声。
英雄,被铭记,书音引导我们寻找。
读史书,听历史痕迹;读人文,听社会文明;读散文,听生死哲理;让我们用心聆听书音,这里面有大智慧,有大人生!
湖北恩施利川市东城初中初二: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