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它既是我一位记忆深刻的良师,也是我一位要好的益友。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
在我走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迷路时,回想读过的书,书就像一位良师,帮我指引前方正确的路;在我失落无助的时候,拿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书就像一位益友,陪伴在我身边,给予我安慰;
家里有很多柜子,最多的还是书柜,其中有世界十大名着,各种童话,曹文轩等小说系列,各类作文书,文学经典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心理学系列的《神啦!万能的需求心理学》。
我对于这本书的喜爱,不亚于我对吃的喜爱。记得在上个星期,放假期间,我每天都拿着这本书看,早晨吃早餐的时候拿着,上厕所的时候也拿着,晚上睡觉前也要放在枕头边,到了第四天的上午,我才开始准备下午的生地考试,可是,我还是舍不得那本书。到了下午考试出了考场之后,又是伤心又是高兴,伤心是因为放假为了看书没复习,高兴是因为我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了。
这本书的序言的标题有点吓人---一个脑袋,三个灵魂。这个标题也是让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它(序言标题)有点吓人,也有一种让我想要看下去的兴趣,我想要探个究竟。其中序言的内容很有趣,它引用了孔子对于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做法,引用了比尔。盖茨赚了580亿美元,又捐了580亿美元的事情,告诉了我们人类的三个灵魂;感性的快乐;理性的利益;圣性的意义这既是人类的三个灵魂,也是人类的三大需求。
在这本书中,最值得我去喜欢的,是作者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然后再去解答,他的解答不是一种根据枯燥无味的科学依据来答,而是通过举例加以引用,有时还会有笑点在其中,让每一位读者读起来都很轻松愉快。
书,一个无可替代的良师益友,它可以给我带来快乐和知识,也是一种可以让我冷静下来,让我废寝忘食的唯一东西。
初二:聂琴
转眼间,我们已经活过多少春秋,我们就像一条条小船一般在大海中随着狂风暴雨而漂泊,而大海,却望也望不到边。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海航行,你会带上什么呢?一本地图册,一块指南针,还是几本书。如果是我,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几本书。
小时候,我每长牙就感冒发烧,妈妈只好抱着我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可是我却似乎不领情,吵着闹着哭个不停,妈妈真是又气又急,于是,索性抱着我坐在床边,念唐诗宋词给我听,我居然奇迹般地睡着了。那时,是我与书的初识。
再大一点,我总是抱着那一张张拼音卡片咿咿呀呀地学着,那个时候,我总被别人视为同龄孩子中的异类。
在上幼儿园时,我就认识了汉语拼音,能拼出个字了,于是,我便拿来那本注有拼音的《唐诗宋词》,学着电视里的人儿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试着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感情,那实在让我愉悦,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干旱的土地,迎来了久违的雨水,滋润了我的心田。
到上了小学,我就开始阅读四大名着及其他书籍,为人物的悲惨故事而欣然泪下,为美好的结局而手舞足蹈,这使我像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让我的身心得到满足。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一有空,就老往附近的书店跑,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安静地看会儿书,或放学回家就往书房钻,潜进知识的海洋,去捕获一条条知识的小鱼儿。
至今,我依旧在我的那条小船上,在望不可及的海中漂流,还有那位好友,书伴我同行。
广东潮州湘桥区官塘中学初二:陈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