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周的苦读,终于囫囵吞枣地啃完了桐华的长篇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我仿佛来到了80年代的世界,80年代的童年。
罗琦琦自小与外公同住,孤僻的性格让父母冷淡甚至惧怕,因此她的成长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成绩有限,拉帮结派的校园;另一个是游戏机房、K歌房、混混们斗殴泡妞的社会。而特殊的经历也造就了她的蜕变成长。她变得自尊自爱,勤奋努力,聪慧自信,理智中不失真诚,坚强下带着温柔,而在这一切的美丽下面,琦琦还藏着倔强偏激,甚至自卑狠戾的一面。
琦琦一直觉得她很幸运。尽管遇见过小学自私,素质底下的赵老师,但是她仍然遇见善良耐心的高老师。尽管父母对她不闻不问,只偏爱小女儿,但是她却在游戏机房里遇见亦兄亦友的小波。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许小波。桐华略悲情的文字,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他果断、坚持、隐忍以及无奈,它是一个混混,却是一中的优等生。他与曾经的黑社会老大结拜兄弟,但是依然不肯纹上无法剥离的纹身。他认定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陪了琦琦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年,如果不是他,我想现在的罗琦琦说不定早已走上歪路或是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可以说,琦琦的性格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了。可是为了琦琦的未来,惨遭陷害的他无奈放弃大学,决定与琦琦绝交。是的。他们打牌总在一家,小波的破自行车后座总属于琦琦,两人都喜欢看书,常常一个躺在沙发上,一个坐在台灯前,各看各的,互不搭理,偶尔抬头时看对方一眼,有时候对方一无所觉,有时候实现相撞,相对一笑,继续各看各的书;小波教琦琦滑旱冰;琦琦人生第一支舞、第一双高跟鞋、最美的裙子都是小波给的。可是,小波依然知道被开除学籍,放弃高考的他已经跟琦琦不是一家了。可是,这如同长兄一般的小波又能放下琦琦呢?即使绝交,琦琦的放学路,背书的绿化林都有一双隐蔽在一旁的眼睛。
成长本就伴随着痛楚,坚强本就是层层伤口结下的厚茧。小波最后的绝交就像之前的每一次开导一样,促进了琦琦的成长。所以小波是其实既最理智的人,也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最后,只觉得这句话很好。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希望最爱的琦琦和小波都能永远热爱着生活。
初二:大妮可
关于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这么几十年,我们的开始和结果都是相同的,并且作为肉体的人过程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心灵走过的历程。
今天是我可以自由的做我自己喜欢的事的最后一天,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快开学了,有种预感,不知道可否用不详一词,看到初三的学长们忙碌的样子总感到些压抑,人生竟是这样匆匆,一晃就会过去很多年,不知道未来的我还会不会怀念现在。过去的日子是那么的平淡,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总之,莫让一切随风,只因我们还年轻。
初二:初心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荣袍,而青春正是袍子上,那可最闪亮的钻石。
十四五岁的我们,如花园中的向日葵,尽情绽放着美好的青春年华。男孩们矫健飒爽的英姿,女孩们含蓄婉约的气质,都是青春之美最好的见证。
在这个年龄的我们有点自信,我们懂得战胜自己是很有必要的。但却不会因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们知道以后的路还很长。
在我们这个年龄,绝不掩饰什么。哭就痛快地哭,笑就尽情地笑。好不保留地倾斜自己的喜怒哀乐。青春是沸腾的。拥有青春的我们,变得有些张扬。新买的牛仔裤,立马就多了几个洞,头发的颜色千变万化,两耳塞着白色的耳机,嘴里哼着不着调的歌。别人笑我们疯了,我们不予理会。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还年轻。
如果说要用一种颜色来代表青春,那么就非红色莫属了。红色,青春的色彩,青春不需保留,释放青春的激情。学习中,我们争分夺秒的拼个你死我活,赛场上,抛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比较赛出的输赢。总之一句话,成者王,败者寇。
青春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即使跌倒了一万次,我们也知道要在一万零一次中爬起来。我们还有无限的激情和力量去与生运斗争。因为我们并不认同要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们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不被理解,我也要走自己选择的路。
自信,率真,充满希望的我们,正以向日葵的姿态在阳光夏成长。高扬着青春的旗帜在这一季节里迅速茁壮成长。
初二: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