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初二:黄阳
你总是不懂蛙叫闷热的夜晚
母亲总要满头大汗地来到你床前
瞪大她那双朦胧的近视眼
消灭叮你的蚊子
而你不懂
你总是不懂
鹅毛大雪的夜晚
母亲总要发抖地来到你的床前
伸出她粗糙的大手
用被子把你紧紧捂住
而你不懂
你总是不懂
母亲每次打你
看着号啕大哭的你
她的心在颤抖
她情愿被打的是她
只要你改错
而你不懂
你总是不懂
你的每一句赌气话
像一把把利剑
毫不留情的将母亲不变的心
刺得血肉模糊
而你不懂
你总是不懂
就算你的恶语将母亲的心绞碎
她也依然爱你,原谅你
她总是那么执着的相信
你只是还不懂
而你 真的不懂
初二:郑新淼
逆耳忠言助我行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说,药虽然苦,却可以治病;好的建议或批评虽然不好听,却有利于个人修养,
是的,人生在世,错我总是难免的。当你走错了路时,一句忠言,可以引领你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正是因为有魏征这个忠臣,才创造出了太平盛世;而吴王夫差却因为没有听伍子胥的良言而被打败。可见,听忠言者可成大业,而不听忠言者,便是一定要失败的。
那么,要怎么正确对待逆耳忠言呢?其实,听不听得进这逆耳忠言,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人。对此,陈寿给出了极其深刻的见解: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也就是说,只有贤明高尚的人才能听得进逆耳忠言。反过来说,要想做一个贤明高尚的人,就必须能听得进逆耳忠言。可在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谀言顺意而易性,直言逆耳而触怒,就像那个一心想成大事却不愿听他人忠言,最终破产的人一样,太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找出错误,而是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给我们提出建议时,我们却把他们真心的忠言当成是在歧视自己造成的。
其实在生活中,也到处都有逆耳忠言:父母几乎天天都在强调注意安全认真完成作业不要丢三落四这些忠言,我们却经常置之不理。养我们因为不注意而扭了脚时,当我们因为拖拖拉拉完不成作业时,当我们丢三落四而找不到书本时,才又后悔没听父母的忠言劝告。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也有话说: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通俗而直接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可见,听忠言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而不听忠言信谗言,吃亏就在眼前了。所以,每个人都要做听忠言的贤明高尚之人,不能做不听忠言的昏庸之人。
为了让自己走得更长更远,为了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请听忠言之劝!忠言虽逆耳,但终会助我走向成功彼岸!
初二:浅爱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