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龙舞人间,岂只万里的作文

《关于龙舞人间,岂只万里的作文》【第一篇】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2015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身着中山装,其夫人彭丽媛则以一袭红裙亮相,美丽大方。主席与夫人在天安门南广场迎宾处,欢迎参加纪念抗战胜利阅兵仪式的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嘉宾。合影后,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正10点,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庄严宣布: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随即,中国国家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远道而来的中外友人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与评价了战争胜利的意义,对抗战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宣布裁兵30万。最后表示中国将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们必胜!

  看着一架架雄鹰驶过,七色彩烟漂浮在蔚蓝天空。久久未曾散去,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眼里。看着一队队整齐有序的部队走过,干净利落的踏地声慷锵有力的在每个中国人心里震荡,激扬。我相信,有着千万万同胞,此刻正在电视前,共同相守这历史性一刻。

  在这片曾被染得鲜红的中华大地上,我们,走出了旧的姿态!走出了新的未来!这队伍带着坚强,这队伍象征着繁盛,这队伍扞卫着千千万中国同胞的心愿。宛如万里长城般,日复一日,坚守边疆,不畏不惧,誓死扞卫。

  曾记否?1949年开国大典上,因飞机不够,问道怎么办,周恩来总理抬起憔悴的面容望了望还尚污浊的天空,缓缓说道,飞机不够就让飞机飞两遍吧如今,七十番月圆,七十番春秋。中国已变得强大,变得繁盛。飞机已足够,大炮也早已拥有,人民吃得饱,穿的好。然而,曾为新中国挥汗洒血的老一辈革命者,还有多少安在的呢?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当年送你十里的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也许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今年的阅兵仪式上,邀请的抗战老兵完全是为了噱头。我想问,今年的仪式他们还能参加,那下一个十年,下一个仪式,他们还在吗?他们还能参加吗?希望大家不要遗忘,曾为我们祖国奋力付出的人们,也不要忘记那段辛酸凄楚的历史。只有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才能从历史中得出启发,从启发中走向更好的明天。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留下多少伤。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迫我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团结齐抵抗,哪怕贼掳逞豪强。如今故乡层层房,炊烟飘香暖心房。中华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七十个年头,逝去的只是时光,留下的是永远照耀中华的不屈灵魂。一个个年老却坚强的灵魂,手牵手,心连心,永远守在这个血泪凝聚的国家上。不曾消散,也不曾被遗忘。

  从前的你们为我们拼杀,现在的我们将你们牢记在心腔。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无论年华似水流!无论日夜变迁忙!我的心一直扎根在此!因为,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深感无尽的自豪!

初二:梅缘爱

《关于龙眼花季的作文》【第二篇】

  又是一年漫漫的龙眼花季,花儿们在雨中,风中,阳光下赶趟儿。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酝酿。带我翻阅那一本厚重的回忆录,每一页都透着墨香

  龙眼树下,你的教育使我受益。徘徊在入园的关口,那时的我还一问三不知,连基本的123还不懂。你开始着急了。有一次,你把我叫去,让我帮你数鸭子,数对了就奖励我一颗糖。刚开始我不会,一直数错,可你却不厌不烦悉心地教导我。于是在每只鸭子洁白的背上多了几个油漆图写的阿拉伯数字,再让我数,去认识数字。这有趣的方法让我学会了数数,并懂得怎样规范的去书写。后来,你见我掌握得很好,所以又添加了拼音以及汉字。还专门给我准备了一本本子,让我记录。不知不觉间,我从一问三不知到懂得了一些汉字、阿拉伯数字、拼音。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在幼儿园中,我总是名列前茅。

  试卷旁,你的鼓励使我自信。由于三年级时的分班,把我分到了另一班。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新的面孔,这一切一切新的事物,使我迷茫,所以在第一次的考试中,我,失利了。回到家中,我一言不发的穿过客厅回房间,盯着那张满是红叉的试卷,我满是羞愧,我不知如何去面对为我打拼在外的父母,更不知如何面对对我满怀期望的你。不知不觉,从眼眶滑落一串串悔恨的泪。正当我要自暴自弃时,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传入我的耳:其实,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只要你尽力了,其它的都不重要。这次考不好,下次我们争取考好,好吗?我知道,你换了班,换了环境,换了同学,难免会有些不适应。那我们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好吗?听了这段重心长的教导,我便雨过天晴。开始去反思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这份试卷的错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名列前茅。从此以后,每当我遭遇逆境时就会想起这番语重心长的教导,它就像灯塔,照亮我远航的路。

  车站旁,你的告别使我泪流。不知不觉间,你已经和我一起走过几十载春秋,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爱我,一样疼我,一样关心我。在父母不在身边时,给我最大的支撑。可如今,我,却要离开。不免不舍,不免忆起从前,忆起那些一起走过的岁月,一起说过的话,一起看过的书,不免怀念。我躲在车中不敢出来,不敢说再见,不敢流泪。在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刻,我还在骗着自己:我只是出去一下,天黑了,就会回家。会再见到你,会再听你讲故事,听你唱歌可是,当车开出那片龙眼树林时,眼泪却随花而落,一落不停

  今年漫漫的花季已经过去了,花儿们开始凋零。漫天飞舞,落英缤纷。可我对你的思念,绵绵不断;对你的爱,永不凋落;对你的感激,永不变。愿刺骨的北风不伤害她;愿伤身的病痛不折磨她;愿健康永远陪伴她;愿平安永远追随她;愿笑颜能常驻她皱纹蔓延的容颜。奶奶,远在2800千米外的您能听见我的言语么?

初二:不梦

《关于龙眼鸡,巨蜘蛛,箭毒蛙的作文》【第三篇】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奇特的昆虫叫龙眼鸡。它的体形类似蝗虫,呈黄色,头部顶端有个硬硬的衍生物,但这衍生物不属于头却是鼻子的一部分。我没能观察到龙眼鸡的生态习性,但据资料介绍,每每受到干扰时,这种小动物用头部顶端的衍生物猛烈地敲击树干以威慑对手;如果此计不成,它便远走高飞。关于龙眼鸡,在印地安部落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若一个年轻女子被龙眼鸡蛰了,那么她必须在24小时内同她的男朋友做爱,否则就会悄悄地死掉。我想这只是个传说,大概是哪个印地安小伙子为了哄得心上人而杜撰的。

  巨蜘蛛是全球最大的蜘蛛,曾多次被小说家或探险家涂上恐怖和神秘的色彩。我曾在一本记载南美探险家故事的书中见过这样一节插图:一个探险者裸露的身躯上叮着十几只碗大的巨蜘蛛,探险者用力向下抠,血流如注。这无疑是夸张,因为巨蜘蛛独栖,每个个体独自生活在地下的穴中,每公顷一般仅有1-2个,绝不会有成群的巨蜘蛛围攻一个人。另外巨蜘蛛白天躲在用树叶铺就的弯曲的洞里,黄昏和夜晚才外出活动,不易与人遭遇。不过,对于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文明人来说,意想不到的事的确随时都可能发生。我的一位60多岁的法国同事就是在清晨穿靴子时被巨蜘蛛狠狠地刺了一下,原来,一只巨蜘蛛在夜晚投错了家门。

  不能否认,巨蜘蛛的确很凶猛,它们的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钩子,袭击时以钩子刺向猎物,同时注入毒液杀死猎物并将肉分解成液体吸食。我曾见过巨蜘蛛袭击山鼠的情景:巨蜘蛛潜伏在洞口旁边,一只山鼠在地上觅食无意走到它跟前;后者猛扑上去,一下子捉住了山鼠,瞬间,猎物便一动不动了;随后,巨蜘蛛慢慢地将山鼠拖进洞里消化去了。巨蜘蛛的食物主要是啮齿类和有袋类等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猎食其它动物,比如蛇。

  除了嘴上的钩子,巨蜘蛛的另一种武器是背上的毒毛,土着人告诉我若毒毛进入眼睛或鼻孔里会引起极强烈的刺激。我没有体验过这种滋味儿,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有一次我好奇地用一根细树枝斗一个巨蜘蛛,它受到袭击后倏地立起,将前爪高高扬起对着我。过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它便放下爪,想悄悄离去。我用树枝前后左右地阻拦,它再次摆出防御的姿势。如此反复几次,它终于忍耐不住了,愤怒地用后足接二连三抓挠后背,顿时,细细的绒毛飘飘扬扬散向空中,我赶紧跑开了。

  不过,巨蜘蛛也并非没有天敌,一种巨大的马蜂就专找它们的麻烦。这种马蜂的个头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东亚飞蝗,独栖生活,飞行时翅膀发出嗡嗡的令人悚然的震颤声。它们通过不知哪种通讯方式总能找到巨蜘蛛,用尾部的毒针将毒液注入巨蜘蛛体内。巨蜘蛛受到进攻后身体麻木,任凭马蜂将其躯体拖入马蜂事先挖好的洞中。马蜂随即将卵产入巨蜘蛛体内,卵在发育过程中吸收巨蜘蛛的体液作为营养,而巨蜘蛛在这一期间一直不会彻底死掉,而被迫充当马蜂后代繁育的活的饲料库。动物就是这样一物降一物,形成一环扣一环的食物链和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可以说,蛙是人们常见的两栖类动物,但通体蓝色,嵌着金黄花纹的箭毒蛙则只有在潮湿的南美雨林才能见到。而且,和其它同类动物相比,箭毒蛙在食性,繁殖和生存对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特殊性。

  和许多其它的蛙不同,箭毒蛙不捕捉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昆虫,却专门猎食地面上体形微小的蚂蚁和螨。这些蚂蚁和螨常生活在倒塌的大树下,所以在那里最容易发现箭毒蛙。在森林里,茂密的树遮住了几乎全部的阳光,大树倒塌后阳光便会到达树干及其附近的地面上。以往,人们不了解箭毒蛙的习性,误以为箭毒蛙是因为喜爱阳光而聚集在倒木附近。最近,荷兰学者玛嘉经过细致的研究得出结论,和人们以往的观点正相反,箭毒蛙不仅不喜欢阳光,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甚至会致其于死地。

  箭毒蛙有特殊的雄性育幼行为,这种蛙的雌性成体比雄性成体大,但却不哺育后代。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风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后便悄然离去,只有雄性耐心地照料后代。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雄蛙便将蝌蚪分别背到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地方,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虽说是在雨林,寻找可以长久积水的地方也并非轻而易举,我曾在40米高树梢上的风梨科附生植物中见到箭毒蛙的蝌蚪,这说明箭毒蛙要背着卵一点一点爬上树冠层。

  和许多以隐蔽色逃避天敌的动物的生存对策相反,箭毒蛙以警戒色避免杀身之祸,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原来,箭毒蛙的皮肤分布有毒腺,毒腺分泌的毒液对食肉动物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于是,鲜艳的颜色和花纹成了恐吓食肉动物的信号。箭毒蛙就是凭介警戒色和毒腺使整个家族存活至今。然而,自从人类涉足南美,箭毒蛙的警戒色和毒腺就不再是防身的灵丹妙药了,印地安人可以巧妙地提取毒液用来狩猎。他们用细藤条将箭毒蛙的四条腿拴住,然后用小木棍轻轻刺激它们的背部,箭毒蛙便分泌出乳白色的毒液。待毒液分泌干净后,印地安人会将箭毒蛙放掉以便使这些小动物能够继续生产毒液。这些提取出来的毒液被涂在箭头和标枪上,用这样制成的箭猎取猴子,会使动物顷刻间毙命,这也就是箭毒蛙名字的由来。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箭毒蛙的剧毒物质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导致动物死亡。

  再后来,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文明人闯入箭毒蛙的世界并将它们作为宠物带到城市里。悲惨的是箭毒蛙极其脆弱,对食物及生活环境的温、湿度亦要求严格,因此,它们一旦被带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箭毒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威胁。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