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贵州省 >>遵义市 >> >>遵义县第一中学
遵义县第一中学
电话 : 0852-7250168
地址 :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镇万寿街18号
中考网 : 贵州省 | 遵义市 |
高考网 : 贵州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遵义市一中校园占地47934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藏书80975册。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各班教室均配备“三机一幕”,各处、室和教研组办公室均有网络终端PC机。学校有多媒体网络教室4间、多媒体演示教室4间,计算机近200余台,建有100兆校园网,有贵州省“普通中学校园第一网”之说,已联接INTERNET、北京四中继往网校、101远程教学网和国讯网校(CHINA SCHOOL),设有校园调频教学电台(三频段),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有53个教学班,3120余人,在职教职工20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62人。有省级教学研究会理事长1人,省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9人,国家教委表彰的优秀教师1人。学校中青年教师参加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人。

  仅1998年以来,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68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校多学科推进教学改革。1986年承担了全国八省市政治理论课改革实验任务。2000年后又承担了全国和省级课题6个,学校还分别进行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验和logo技术用于西部中学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研究”高、初中数学实验等多个国家、省级、校级教改实验。市、区领导已把一中视为教研教改和师资培训基地,仅2001年就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或学术活动达1000余人。


历史沿革
遵义县第一中学教学楼遵义市一中始创于1938年,是在原玉锡(1938建校)、豫章(1938)、城成(1942)三所私立中学基础上前后合并而成。
自1931年民国政府新城公所在桃源山江公祠所建城城小学基础上于1942年增设城成中学起,遵义一中校址一直在城中心丁字口桃源山。
1951正式更名“遵义一中”。
2004年,学校高中部开始南迁至桃溪寺办独立高中,并于2007年秋完成初、高中剥离。高中部承袭省级示范高中校业,更名为“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初中部继续留在原址办学,更名为“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因新校区的建设曾得到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的慷慨捐助,故又名“遵义田家炳中学”。[1]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据2014年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00050平方米(150亩),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分为主校园A区、主校园B区、东校园、
南山园林,并在2011年11月在拍卖中购置得原遵义市中山中学校园。主校园有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3幢,食堂2幢,实验楼1幢;理、化、生实验室23间,实验设备13套;微机教室4间,多功能教室3间,网络机房及演播室1间,多功能报告厅1间;音、美、舞、史、地专用教室各1间,科技活动室2间,陈列室2间,天文观测台1座。各处室均使用电脑办公,全校有微机150台。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体育设施等教学条件齐全。
图书馆馆藏图书14万册,电子阅览资料40万册;400米田径场1个;学生阅览厅有座位250个,报刊200余种,教师资料室报刊90余种。
办学规模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现有63个教学班,学生3626人。与南迁前的2004年的18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相比,增长了3倍多。
师资力量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专任教师255人(不包括志愿者),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9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超过60人),高级教师81人,中级教师84人。有18人在区、市、省各科教学研究会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等。
取得成效
学生成绩1980?2004年,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共8738人,仅2000-2004年输送本科生达3125人。其中2000年450人,含重点132人,有全省文科第一名1人,第八名1人,理科第五名1人;
2001年574人,含重点149人,有全省文科第八名1人;
2002年634人,含重点229人,有全省文科第三名和第七名各1人,3人分别为全市文科一、二、三名;
2003年735人,含重点246人;
2004年本科录取732人(重点321人);
2005年1060人(重点468人);
2006年本科上线1333人(重点719人)自1984年以来,有5人成为全省文、理科状元,近四年有22人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009年至2015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获得奖项达270项,获奖学生400余人次,其中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余项,省级一等奖30余项,市、区级一等奖百余项。
教师成绩辅导教师有六人次获省级、国家级先进,经常被邀请到省内外大学、中学讲学,多次承担省、市级科技培训,多篇科技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学生科技活动图片被选用为《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1年11期封面。
校园文化
校训
文明、团结、求实、发展
教风
严谨、博学、敬业、创新
学风
勤学、多思、励志、奋进
获得荣誉
1956年和1985年两度被省教育厅列为“试行保送优等生”学校
1959年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
198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办好的贵州省属重点中学
1986年为全国政治理论课改革实验学校
1999年5月,被确定为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学习调研基地
2000年度被评为县级综合考评先进集体
1996年被推选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1年入选团中央“全国素质教育拓展学校”
2001年2月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6月学校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2年4月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单位中学作文素质训练研究与实验课题科研活动获一等奖
2003年元月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2004年被市教委评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001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新课改’样本校”
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科技示范学校”
2012年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生计划推荐资格
2013年授予“全国科技体育试点学校”。
知名校友
中国著名文学家、被鲁迅先生赞誉为杰出“乡土作家”的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蹇先艾
国家司法部原副部长段正坤70年代中期曾为该校政治课教师
英国剑桥大学理学博士、美国弗吉利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黄勤
黄勤教授创立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并成功的以此为基础成立了美国未来可再生能源传输和管理系统中心。
美国辛辛性拉提大学工学博士、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黄勇
美国耶鲁大学技术物理博士杨春
德国波洪大学中外文学博士、上海华东师大比较文学教授范进
日本东京大学古建筑学博士邹洪灿
英国伦敦大学毕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女参赞王瑾(曾受到江泽民亲自接见)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硕士、中国第一首观光潜艇设计总指挥文小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国柱
美治国佐亚州立理工大学双料博士肖家曦等。
学校发展
一、将遵义县第一中学搬迁至原遵义市中山中学办学,现遵义县第一中学B区作为遵义县第六中学办学之用,A区用于遵义县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建设用地。
二、整体搬迁遵义县第一中学,即按贵州省省级一类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完成后才搬迁遵义县第一中学,投资由遵义县政府筹集。
三、原遵义市中山中学的维修改造已经启动,资金由遵义县政府筹集。扩建的1栋教学综合楼、2栋学生宿舍、1栋学生食堂及教师住房等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已成立由遵义县政协副主席周德强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所崭新的省级一类示范高中将屹立在黔北大地,为黔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她应有的贡献。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遵义市第四中学

遵义县第一中学

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余庆中学

遵义航天中学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遵义市第四十六中学

绥阳县太白镇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