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星学校座落在浙南强镇——苍南县灵溪镇。学校环境幽雅,建筑风格新颖,是一所集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是少年儿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理想天地。
学校教育精英荟萃,人才济济,聘用了一批在教育战线卓有建树的知名教师,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新秀”为骨干、“新苗”为后备力量的强大的师资阵容。市、县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占教师总数70%。全校教职工正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积极走科研兴校之路,创办学特色。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挖掘学生潜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改革课程设置,突出校本特色,在全县首开初中外教口语之先河,同时开设美术、写作、科技、电脑、田径、球类等活动课程,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从1996年8月创办之初的7个班240人,发展到现在31个班,1030人的规模。
学校基本实现管理现代化,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生1000多人次,教师400多人次在县、市、省、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奖,最近几年学校的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各类竞赛更是捷报频传。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温州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苍南县文明学校,苍南县文明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教育报》和10余家新闻单位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成绩作了翔实的报道。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新星的办学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学校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学校现占地18300m2,建筑面积18500 m2,教室宽敞明亮,建立了校园网,班班配齐小媒体,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的目标。建有语音、英语、口语、电脑、美术写生、科技制作、自然实验、舞蹈、音乐等教学活动专用室。设有“宾馆式”标准学生寝室楼,上下两层学生大餐厅,教工餐厅,教工活动室,保健室,洗衣房等配套设施。
为迎接新世纪、新形势的挑战,“新星人”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更加卓越的成绩,将新星打造成浙南一流名校。
学校教育精英荟萃,人才济济,聘用了一批在教育战线卓有建树的知名教师,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新秀”为骨干、“新苗”为后备力量的强大的师资阵容。市、县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占教师总数70%。全校教职工正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基本实现管理现代化,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生1000多人次,教师400多人次在县、市、省、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奖,最近几年学校的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各类竞赛更是捷报频传。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温州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苍南县文明学校,苍南县文明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教育报》和10余家新闻单位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成绩作了翔实的报道。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新星的办学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多年来,温州新星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尊师、爱校、博学、愤进”的校训,坚持实行小班制教育,以务实、有效助推发展,以特色、改革追求卓越,如一艘承载光荣与梦想的巨轮,一路高歌,破浪前行。
2009年,该校成为县第一所初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基地学校;2010年,该校成为县第一批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基地学校。学校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能的研究,以学习明“效”、制度求“效”、教研砺“效”、文化促“效”十六字展开课堂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形成了一种“一切始于‘校’,一切为了‘效’”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以组内全体教师的互助反思式常规教研为平衡点,以实施对象为骨干教师的“一条龙”对话式主题教研和实施对象为新教师的“爬阶梯”螺旋式磨课教研为两大延伸点的立体式“大”字型三维校本教研模式。初步解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知识漏洞练习补、课内不足课外补”等日益突出的困惑及矛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星,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充满着新生的活力与生机,拥有着年轻的朝气和激情,散发着水晶般璀璨的光芒。也许,今后的道路还布满荆棘,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勇往直前的决心与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发扬‘团结务实、勇于挑战、灵活应变、改革创新’的新星精神,‘新星’必将会在浙南大地上更加璀璨!”这是该校叶方敏校长在2010年教代会上的结束语,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豪情壮志。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