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悠久,始创于1915年,原名为汉口文汇女子中学,地处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43号。解放后,学校几经易名,先后为武汉市三女中、武汉市十八女中、武汉市第十八中学。2000年春,正式更名为武汉市育才高中,现为湖北省示范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40余亩,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代化的人文科技大楼设备齐全、功能齐备,能满足学生实验及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标准的运动场地,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场所……
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700多人;教职工164人,其中高级教师81人,省市区专家、先进工作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64人;拥有高一级学历的教师占一线教师的10%,师资力量雄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学校确立“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科学规划,规范自身办学行为,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有育高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迅速提高,社会声誉鹊起,几年来,被上级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板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湖北省价格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民航招飞工作一等奖、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全体育高人正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向着更高的教育理想和目标迈进……
2000年2月28日在市区政府、教育局的主持下更名为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开始了创建育才系列品牌高中学校的新征程。学校占地面积26260.81m2,校内绿树成荫、古朴雅致,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几年,校园建设日新月异,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的科技楼、多功能的音乐厅、畅通的互联网、标准的实验室、先进的教室监控系统、一流的博菲特图书管理系统、两万余册管藏图书、三百余种报纸杂志……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流的环境。
“立德、弘毅、笃学、拓新”的校训是育才高中人的真实写照;“身正、学高、善教、乐成”是教职工集体永远追求的育人境界。学校现有教职工161人,其中各级学科带头人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员2/3以上,另有五名省市乃至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常年来我校任教和指导教学,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面对21世纪教育的挑战,学校与时俱进,确立了“改
武汉市育才高中 革兴校、质量立校、科学治校”的办学方针,制定了“三三发展规划”,构建了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和主体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点的“发展教育”办学模式,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开办了 英语实验班,建起了 铜管乐队、音美各项 科技活动小组、 气象观测站、 男女篮球队,不仅如此,学校还面向世界,开门办学,先后与 日本、 挪威、 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校进行了诸如出国留学、中学生互访等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动。学校逐步形成通过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低进高出”的育才高中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每年都有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考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高考 升学率、 保优率不断刷新记录,在各级学科竞赛和文艺体育比赛中,多次获全国、省、市、区各类名次。2002年12月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武汉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2003年9月,被武汉市政府评为“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武汉市育才高中 学校拥有办公大楼一栋,建筑面积1863m2,拥有教学楼两栋,教室36间,建筑面积3391.56m2,教室配备 闭路电视系统、 监控系统;拥有人文科技楼一栋总建筑面积8200m2,其中理化实验室各6间,生物实验室5间, 微机教室3间, 多媒体功能教室2间, 语音实验室2间, 形体馆1个, 音乐、 美术、 劳技各3-5间,600余座 音乐厅(兼学术报告厅)1个,其它活动室若干。 学生活动室总面积13066.28m2。图书、阅览室面积1474.72m2,藏书26859册,期刊杂志300余种,师生阅览座位250个,配备全开架电子阅读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8%;武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优秀青年教师6人,进入区拔尖人才库4人,学校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3%。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学校在专家型校长游启群带领下,制定了“三.三发展规划”,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教育”办学模式及“启发性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办学特色。学校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大规模增加,其中2004年高考上线本科线270人,上省线327人,飞行员4人,并有大批学生进入全国知名重点大学。学校合唱队连续三年获武汉市中学组第一名。在全国、省、市各级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文艺比赛中,育才高中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名次之多,层次之高,在市示范学校中稳居第一。2004年4月,市教育局在育高召开了武汉市教育系统学校管理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了育才高中的人性化和谐管理经验。育才高中作为一所市级重点示范学校,江岸区优质教育链上的热点学校,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学校发展大记事
武汉市育才高中13、2007年元月30日,我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课题实验学校"。 《育才高中学分制改革实验专辑》被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4名教师的作品评为第二、三等奖,一名学生作品评为二等奖,两名教师分别获得省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实验教师。
14、2007年2月10日,我校七届教代会七次会议隆重召开,游启群校长作了题为《大力加强学分制改革和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工作报告,总结近几年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今后迎接高中课程改革作出部署。
15、2007年3月,游启群校长作为武汉市教育界唯一代表当选为"武汉市"学习型职工"十佳标兵"并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16、2007年3月22日,经校教代会讨论通过,《育才高中文明班组评比办法》正式启动,丰富和发展了育高的学校文化,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7、2006年9月-2007年3月,在江岸区第三届"五优"评选活动中,我校参评的40件作品,39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5篇,处同类学校最高水平。
18、2007年4月6日,新西兰林兀德中学师生来我校访问,两校师生进行了课程交流、文化交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是新西兰林兀德中学对我校师生出访新西兰的回访。
19、2007年4月6日,楚天都市报以《"心理互助"、同学为同伴解心结》为题报道我校学生心理互助辅导员活动。江岸区教育局局长彭建设要求全区学校推广育才高中这一工作经验,为全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随后湖北省电视台教育频道记者来我校就"心理互助辅导员"工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采访,并将我校学生朋辈自助,互助和谐成长的情况向全省播出。
20、2007年5月15日,我校家长学校就"家长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对家长进行指导,深受家长、学生欢迎。15日武汉晨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21、2007年6月27日,参加国家教育督导培训会议的代表来我校参观访问,校长游启群向代表团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全国各地的督学们对我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课程改革、以及推进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赞扬。
22、2007年7月,学校校舍及操场进行全面整修,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学校创建省示范作出充分的物质准备。
23、2007年7月,我校教师代表队参加江岸区劳动街'共建杯'四城同创知识竞赛总决赛,荣获第一名。
24、2007年8月,我校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重点大学升学人数、本科、专科上线率及完成目标率均居中心城区同类学校第一。 《武汉晚报》以《选修课超市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为题对相关情况予以报道。
25、2007年12月26日,江岸区教育局组织部分老领导来育才高中视察工作,学校以"饮水思源,感恩前辈"为主题,汇报了学校改革与发展情况,并向来宾作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戏曲专场"演出。
26、2007年11月24日,育才高中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国戏曲》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戏曲走进高中课堂"为题进行报导播出,11月25日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又进行报导播出。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育才高中校长:游启群同志简介
游启群校长教育理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优质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
办学理念:
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主要办学业绩:
一、先后担任五所中学校长,五校从困境和低谷中崛起,成为武汉市知名中学。
二、1998年调任原武汉市第十八中学校长,在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从一所相对薄弱的"三类学校"发展为全市知名的武汉市示范高中--武汉市育才高中。
三、始终坚持改革兴校,尤其近几年的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成效显著,享誉三镇,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为普通高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1、武汉市示范学校
2、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
3、武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4、高考上省线居中心城区第一奖
5、湖北省民航招飞工作一等奖
6、武汉市高考六好考点
7、武汉市文明单位
8、武汉市绿化学校
9、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
10、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六有”创新建设先进学校
11、湖北省模范职工之家
12、学分制改革
学校2003年作为全市实施学分制试点的甲组29所重点之一参与了学分改革工作;在2005年3月,市教育局召开的全市学分制改革试点研讨会上,游启群校长与华师一在会上交流了经验。
育才高中实施学分制,是以开发学校课程为抓手,自2003年秋季开始,至今两年,已在现有的高一、高二年级共开设学校课程61年模块;其中专业类模块5个,任选类50个。还有9个模块为高二年级的文理科学生都可参选的。通过学分制及学校课程的实施,师生们从中得到了很有收益的感受,特别是学习中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品尝成功感方面,深深地获益,也促进了其它学科学习效果的提高。武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学们,正在学校深入调研。
CCTV新闻60分: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哼上几句流行歌,但像京剧、越剧这些传统中国国粹,离他们似乎就很远了。最近,武汉市育才高中就把戏曲课搬进了课堂。
央视报道记者解炜:我身后的大屏幕上放的是京剧《空城计》 ,而在底下听戏的是一群学生,原来啊他们是在上一堂戏曲课
老师这一嗓子,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少同学都想试一下。
对于哼惯了流行歌曲的高中生们来说,唱几句国粹京剧反而成了新鲜事。这些男同学好像挺难为情,上了台都不好意思开口,这几个女同学还算大方。
武汉育才高中学生李佳芸: 《苏三起解》我原来是听过的,并不是很深入地去了解它,刚才跟老师合唱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它很多地方都很难。
武汉育才高中老师宋爱民:所有的同学都比较感兴趣,都瞪着眼睛精神集中的在学、在看,但是让他们表演的时候还是有点放不开,因为他们对这些知识了解得很少。
要让同学们喜欢京剧,还得让他们先了解京剧。老师准备了好多京剧小知识和经典戏曲片断,让学生们一步步走进戏曲天地。尽管戏曲文化课限定了高一、高二年级每班3个人的名额,但每个班报名人数都超过了10人,很多同学认识戏曲都是受了家里老人的影响。
武汉育才高中学生李旭东:我家里的外婆比较喜欢京剧,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她听上两句,我们上这个课,我觉得这个课给了我们一个很系统的、很专业的知识。
除了京剧,现在学校还开设了越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选修课,非常受欢迎。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樵、高家龙、通讯员曹斌)敬礼、牵手、进退步、旋转……昨日下午,伴随着优美的圆舞曲,育才高中100对高中生在操场上翩翩起舞,场面蔚为壮观。“如果穿上礼服,他们更像绅士和淑女。”看着学生们优雅的舞姿,校长游启群十分欣慰。他告诉记者,经过3个多月的练习,高一、高二年级1200多名学生现在人人都会跳校园华尔兹。
集体舞进入课表??“没想到多数学生都能接受”
学校集体舞记者在武汉市六十三中、东湖中学、崇仁路小学等多所学校了解到,校园集体舞已纳入教学计划,集体舞已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我们已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利用体育课排练集体舞。”?口区体卫艺站党支部书记陈涛说,按照计划,今年5月全区将大规模推广校园集体舞。站长张望华说,原来担心中学生对集体舞会有排斥情绪,没想到多数学生都能接受。“校园集体舞富有韵律和动感,节奏欢快。”东湖中学体育老师边祥瑞说,选修集体舞的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一些女生认为,跳集体舞可以塑造形体,培养气质,让心情愉快,能缓解学习压力。“学跳集体舞后,男女同学交往得更多了。”育才高中高一(8)班的李佳荟说,校园华尔兹女生转圈比较多,男舞伴经常提醒自己别摔跤。她说,自己曾在家跳给父母看,得到了赞赏。
专业教师来助阵??校园集体舞初具规模
在六十三中,学生们跳的集体舞是校园秧歌。该校一负责人说,本学期,学校将增派一位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跳集体舞,这样推广集体舞的老师将达到三人。“先从各班选出3至5个舞蹈苗子集中排练,然后由他们指导本班同学练习。”该校初一体育组组长张鹏老师说,一旦发现跳集体舞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学校立即劝其“停跳”,专心学习。
去年10月中旬,育才高中从湖北省体育舞蹈学校请来一位专业舞蹈教师,教该校部分师生学习校园华尔兹。随后,学校在高一年级两个班推行集体舞。没料到,其他班的学生提出“抗议”,也要求学习集体舞。
体育舞蹈学校的老师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在该校教了两个多月,除了高三年级的学生外,其他年级的学生都学会了这套华尔兹集体舞。
推广仍需时日??“集体舞不会成为早恋的温床”
去年9月1日起,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 。据了解,由于担心学生跳集体舞会引发早恋,部分家长和学校对集体舞心存疑虑。“如果学生有早恋的想法,即便不跳集体舞也会谈恋爱。”东湖中学一名体育老师说,高中生跳校园集体舞,只存在是否有兴趣学的问题,不会成为早恋的温床。
这位老师说,训练中学生并没有因为牵手而觉得不自然,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还因为跳舞而增进了友谊,锻炼了交往能力。
中心城区一体卫艺站一负责人说,校园集体舞属于体育舞蹈,需要师生具备有一定的舞蹈基础,由于部分学校师资薄弱,加上场地限制,大规模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市抽查集体舞推广情况,并举办集体舞大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从中受益。[1]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