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新洲区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电话 : 027-86912474
地址 :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188号
中考网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新洲区
高考网 : 湖北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一颗充分展示时代风采的校园明珠,镶嵌在大别山麓长江北岸举水河畔,使历史悠久的小城锦上添花。她就是诞生于共和国成立时的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199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投资助2000万元,1993年6月奠基,历时13个月,实现了举校搬迁。她以其宽阔的地理优势,精当的规划设计,恢宏的建筑群体,活泼美丽的风采,令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和省内外数万光观者赞不绝口。 

    新校园的美,注入了决策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美学思考与美学要求,体现了设计者的美学素质和建设者的美学智慧,她融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集美观气派于一园。 

    新校园首先给人地理环境优越和规模宏大的美感,她矗立于一片北高南低的向阳缓坡,三面环绕碧绿田野,东面临近邾城公园;既避开了喧器闹市,又偎依着新洲城关;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校园中最雄伟的主建筑--科技楼在校园主轴中段,与黄金分割的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间,从韵律和气质上相互延伸,相互衬托,形成气势磅礴的整体动态,给人以拓展视野、升华境界、开阔胸怀的艺术感觉。 

    迁建后的一中教育技术装备优良,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学校现在52个高中教学班,2名特级教师,86名高级教师。学校形成了集优美的园林特色、良好的校风校纪、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一体的隐性课程体系。 新一中继承和发扬过去光辉传统,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在科教兴国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树立“举‘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自主创新之人”的办学思想,努力探索和实践“自主--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策略,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校已形成“五为主”的科研特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以应用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同步,以微观研究为主;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结合,以重点突破为生;骨干先行与全员参与结合,以全员参与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行动研究为主。 

    “九五”“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多项课题研究任务,推出一大批课题成果和论文论著。群众性科研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学校简介
学校重点级别:省级示范性高中

新洲一中校园面积占地近200亩,另有校办工厂27亩,校办农场61亩,教工住宅区18亩,总面积306亩,建筑面积 58000余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三栋。5400平方米的科技实验楼装备有交互式教学系统,以及演播室、电视台、广播台、展览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和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基本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图书楼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藏书达2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内有496座的学术报告厅。运动区内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运动场看台可容纳3000余人。校园规模弘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格调典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古典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美学思考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学校还不断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建有标准化食堂。

学校荣誉
“九五”期间,学校承担省级科研课题4项,其中已有2项结题。领导、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交流和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8部。学生素质全面,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均有大批学生获奖。

1990年以来,由于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校园管理优良学校”、 “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 武汉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武汉外国语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武汉市武昌楚才实验中学

武汉市水果湖高级中学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武汉四中

武汉市第六中学

武汉中学

武汉市第十七中学

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湖北省武钢三中

武汉市第一中学

华师一附中初中部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2015 语文360网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