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二中学
电话 : 027-83801823
地址 : 武汉市中山大道1469号
学校简介 :
1939年,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武汉二中诞生了。仿佛命中注定她的崎岖与不凡,在数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武汉二中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共进,与光荣相伴。
——1953年为中南行政区首批重点中学,行政区撤销后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99年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校,2007年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这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在她的怀抱中产生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田佩琼、全国优秀英语教师孙群英、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何鸿彬;在她的怀抱中产生了武汉市首届“十大名师”田化澜(数学)、武汉市第三届“十大名师”谢华之(英语);在她的怀抱中产生了语文特级教师潘曙君、刘哲夫、王建民,数学特级教师田化澜、徐龙翔、何锋、王池富、肖平安,英语特级教师谢华之、赵明,化学特级教师熊梦、汪寿光,政治特级教师熊显红、张登举,生物特级教师艾燕。
这里紫气袅袅,这里文脉绵绵。数十年的发展,真积力久,披尽狂沙,学校积淀了深沉厚实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以“淡于名利、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善于合作、拓勇拓新”为精髓的管理文化。作为二中主体精髓的管理文化,她是构建二中人精神家园的擎天之柱,她是二中人矢志教育、超越前行的动力之源!
在主体精神的旗帜下,二中人睿智地思考着----量与质、常与变、安与危、刚与柔、严与情、共性与个性、爱心与策略、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坚持辩证思维,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在主体精神的旗帜下,二中人执着地追求着----管理氛围的民主和谐,管理策略的集优至善,管理过程的严谨精细,管理效能的最大释放。
在主体精神的旗帜下,二中人科学地耕耘着----以主体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着“着眼主体,面向未来,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厚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自主自律,善于创新的一代新人”的主体教学目标,培养和形成学生行为上自律,思想上自教,管理上自理,学习上自学,心理上自励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在二中的严格,感受在二中的关爱,感受在二中的成长,感受在二中的相对成功或绝对成功。
在主体精神的旗帜下,二中人自信地构建着
——垂直管理与分区管理相济的行政指挥系统。分管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实施垂直管理,同时负责一个年级和若干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静态工作各自为政,动态问题集体研究。职责明确,协调高效,指挥有力。
——着力公开、广纳建言的民主决策听证系统。学校重视民主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力行校务公开。凡是涉及教职工、学生家长利益的工作均进行公开。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学校工作在公开中引领,在公开中规范,在公开中创造,在公开中超越,在公开中提升,在公开中警示。
——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关怀系统。学校构建了完备的福利、慰问制度,同时设立教师学习发展系列平台,诸如班主任工作论坛、学习交流会、信息技术活动周、导师制、学科联动、读研进修制度等,鼓励教师专业化发展,终身学习。
——科学考核、择优聘用、据绩奖励的教师管理系统。2005年以来,学校陆续修改完善了教师考核评价、聘用、奖金分配系列制度,做到平时与年终、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形成让师德聘、让责任聘、让爱心聘、让优策聘、让合作聘、让绩效聘的聘任工作氛围及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特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科学人文并重,成人成功成才同行的育人系统。探索德育新路,试行德育学分制,培养和形成学生理性的自律行为。立足课堂主渠道,发展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同时,在董汉利校长的倡导和部署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大力开展“十大走进”系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老区、走进新区、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走进军营、走进高校、走进科学历史艺术、走进名人名家、走进贫困学生家中。让学生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会自信、学会爱心、学会责任、学会合作,让学生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升华科学人生观、升华社会主流价值观,升华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探索心理教育,培养发展学生自信自励抗挫自控的品质,形成普及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辅助的心理教育体系。改革学生评价制度,设立三十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促进学生各扬所长,自我发展。
为了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寸草坪都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学校精心设计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相映相谐的理想校园,冬有绿、夏有青,一年四季佳木葱茏、奇花盈坛。学生书画作品上墙,校史长廊、体育长廊、艺术长廊让人流连,启人思考,催人奋进……
穿越历史的云烟,伴随时代的脉博,涤荡改革的巨潮,武汉二中在巩固中发展,在传承中创造,在规范中引领。自1994年以来,学校高考连续十五年熔铸辉煌,特别是最近几年高考、学科竞赛的光辉业绩更是备受瞩目,高分率、重点率、学科竞赛水平更均居全市前列、全省前列。面对办学水平的迅猛提升,上级领导和国内外同仁纷纷前往二中,研究“二中现象” ……
今天的二中人可以豪迈地面对历史,今天的二中人更加自信地面向未来,今天的二中人将永远铭记“责任---教师永远的良心,明天---学生永远的希望”,今天的二中人将更加坚实走好每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走向卓越。
历史沿革
2009年学校高考重点率、600分以上高分率均居全省第一。[2]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12月,武汉市第二中学有实验楼一幢,计算机网络教室5间,多媒体多功能教室7间。有多媒体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及音视频电化教学闭路系统为一体的信息控制系统,校园网已用DDN上英特网,多功能学术厅和报告厅、启迪电视台、演播厅和电子备课室。学校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期刊杂志400余种,图书馆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全开架借阅。有艺术体育馆一幢,天文台一座,足球场和健身场各一个。
学校荣誉
武汉市第二中学部分荣誉列表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首批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示范高中全国绿色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军训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武汉市德育六有实体建设先进学校
知名校友
姓名 | 校友介绍 | 徐志坚1952届毕业生,国务院副秘书长郭超人1952届毕业生,原新华通讯社社长,中共中央委员、研究员沈椿年1953届毕业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将郑幼枚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局长周洪宇1976届毕业生,湖北省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民进湖北省委主委。李军1974届毕业生,曾任交通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现任交通银行总行副行长
历任校长
姓名 | 任职时间 | 陈直1946年至1949年 方蔚1949年至1951年 李成文1951年至1956年 何俦1957年至1959年 张师韩1962年 庄君明1981年至1983年 魏环初1983年至1992年 詹仲振1992年至2003年[3] 程文华陈 直李成文王山林张德斋韩文祥庄君明魏?初詹仲振董汉利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汪寿光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商怀建党委书记程磊副校长任能祥纪委书记、副校长朱伟霖党委副书记孙芳工会主席兼总务主任
对外交流
2012年9月6日,学校与美国南俄勒冈州St.Mary’sSchool(圣玛丽中学)签立协作办学框架意见书。2012年9月22日,学校与美国驻京大使馆签证官就如何办理赴美就读大学手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2012年11月7日,武汉二中与六所美国顶级私立高中就两国教育制度、教学课程设置、教育理念以及外国学生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等话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热烈交谈。2013年4月27日,武汉市第二中学与美国俄勒冈州圣玛丽中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13年9月17日,武汉市第二中学国际部学生会成立。
学生社团
截至2015年,武汉市第二中学已有2个社团。
社团名称 | 武汉二中摄影协会?武汉二中模拟联合国社团以上资料来自于学校官网以上资料来自于学校官网
办学规模
截至2015年1月21日,武汉市第二中学占地面积40余亩,已有120多个(含分校)教学班,近7000名学生。
教师成绩
截至2015年9月1日,艾燕在生物教学上曾获中南六省公开课及课件特等奖,参与过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科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截至2015年9月1日,陆洪明三次已经荣获中国化学会表彰,曾编写《中学生数理化概念公式手册》(湖北辞书出版社)等教学参考书。截至2015年9月1日,施辉国已经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求学》《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近十篇.主编了《初中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高材生突破》《龙门教案》《高中教材三级讲解》《高中化学竞赛分类题解》等十几部教学用书。2006年江峰的论文《曲线、方程、圆》在《考试指南报》06年第12期上发表;2008年论文《对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在《数学通讯》08年第13期上发表;2009年论文《数列试题集萃》在《语数外学习》8月刊上发表。
学生成绩
考试成绩2018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400余人,比例近80%。2016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522人参加考试,600分以上363人。文科最高分652分,为全省第一名。文理科上“一本”线合计510人,“一本”率97.7%。2015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49人,600分以上221人,最高688分,680以上6人,675以上9人,另有8人保送北大清华,文科60人高考报名,600分以上2人。2014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72人,660分以上15人;600分以上242人(不含10名已保送北大、清华学生),600分以上高分比率达51%;一本上线443人,一本率94%。文科高考报名38人,600分以上4人,一本上线36人,一本率95%。2013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55人,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210人(含36名保送生,其中19人保送北大、清华),600分以上高分比率达46%;一本上线413人,一本率91%。学校(校本部)文科高考报名73人,一本上线56人,一本率77%。分校理科高考报名177人,600分以上10人;一本上线84人,一本率47%。分校文科高考报名45人,一本上线14人,一本率31%。2012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重点率91.2%,居湖北省第一;理科600分以上高分率63.3%,居湖北省第一。文科重点率84.1%,26人达北大清华录取线。2011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重点率81.1%,文科重点66%,600分以上高分率62%,32人进入北大清华录取线。学科竞赛美术欣赏室 2015年5月,全国生物联赛湖北赛区比赛中,高二、高一生物竞赛小组共有九名学生获得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6月在华师生科院举行的省集训队选拔比赛中,武汉市第二中学6名参赛学生中,有3名学生进入了省代表队,获得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2014年12月08日,高三年级郑昭、杨帆、黄柯文、吴天海、潘书航、刘瀛成等6名同学参加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郑昭、杨帆、黄柯文三同学摘得金牌。2014年12月1日,刘星驿、李玉欣、孙弈同学参加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部进入国家集训队。2014年7月30日,吕凯风同学在闭幕第31届全国信息学奥赛决赛中获得金牌。2013年8月23日,白罗兰同学在第2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中获得金牌。2012年,45人获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17人进入省代表队;2人获女子国际女子数学奥赛金牌;6人获全国决赛金牌;4人获全国决赛银牌;2人获全国决赛铜牌;1人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二等奖。2011年,43人获赛区全国一等奖;4人获全国决赛金牌,4人获全国决赛银牌;在俄罗斯数学奥赛中1人获金牌,1人获银牌;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人获银牌;在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2人获金牌,1人获银牌。2010年,徐博同学获湖北省“情感读书杯”“中华魂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高中组征文优秀奖。2009年6月,8名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湖北赛区比赛中,荣获省赛区全国一等奖。
形象标识
武汉市第二中学校徽校训求真、致远求真: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致远:立志要高远,敢争天下先。校徽武汉市第二中学校徽基本形状为圆形,似红色太阳,寓意阳光、灿烂、和谐;标志正形又似展翅飞翔的黄鹤。呈45度倾斜,45度在物理学上是射程最远的角,昭示二中人的进取精神,标志负形是“二”字,点明是二中,同时又似待打开的书,又像一双筷子叠加在圆上,寓摄取知识之意。外形“E”是“二”的汉语拼音“ER”和“教育”英文单词“EDUCATIOU”的第一个大写字母“E”,体现二中教育与国际教育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观。
师资力量
音乐教室 截至2015年9月1日,武汉市第二中学有教职工470余人(含分校),其中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级特级教师17人、市政府津贴教师4人、有影响高层次人才3人、“213工程”人才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0人。突出贡献中青专家:董汉利、詹仲振、田化澜湖北省特级教师:田辉林、张登举、熊显红、谢华之、汪寿光、肖平安、艾燕、徐龙翔、田化澜、汪锦云、赵明、潘曙君、王建明、刘哲夫、王池富、熊梦、何锋武汉市政府津贴教师:艾燕、谢华之、汪寿光、刘哲夫有影响高层次人才:艾燕、施辉国、张登举“213工程”人才:夏金旺、施辉国、熊显红武汉市学科带头人:郑淑琴、施辉国、刘武成、江四喜、田丰香、陈炯生、杨雯、李先利、卢厚冰、金本德、郑晓玲、田辉林、余天泽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严莉、齐平元、张黎浩、赖海燕、周洪、孙芳、齐军、陆洪明、张俊荣、高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