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成成中学
电话 : 0531-4033191
地址 : 太原市迎泽区后铁匠巷35号
学校简介 :
省级重点中学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它创办于1924年9月,迄今为止,已走过了76个春秋。目前,学校有56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拥有专兼职教师300人,其中学科带头人26人,骨干教师33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57人,校园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化学、物理实验室各四个,二个生物实验室,一个生物标本室;新建了近百平方米的多媒体语音教室;装备了有74台586微机的学生计算机室、教师多媒体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投资40余万元兴建的近200平方米的教工多功能活动室和校园快餐厅,以及竣工的校园体育馆代表了全市中小学教学设备的新潮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成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成中特色的“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明德明理,成己成人”的校训,“循循善诱,勤奋严谨”的教风,“静、勤、思”的学风,时时激励着每一位成中师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单位”、“太原市文明单位标兵”;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现代化电教实验学校”。在教改实践中,学校注重以特色求发展,校男篮、女排不仅在省市比赛中连年夺魁,而且校女排在华北地区女子排球赛、全国中学生排球赛中披荆斩棘,荣获第三名和第六名的骄人佳绩。学校先后被国家教委和体委授予“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学校”、“山西省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年级班级合计人数高一10559高二10568高三10572
学校简介
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示范高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后铁匠巷5号
,邮编030002。它创办于1924年9月,由北平师范大学留日(太原)同学会捐资,是由晋籍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进步学生取《中庸.自成》中“明德明理,成己成人”之意为办学宗旨而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教师多为北师大毕业的校友。建校初期,它就以自力勤俭、师资雄厚、管理严格、教学精良而蜚声三晋。
校容校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成成中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成中特色的“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厚德博知”的办学理念,“爱国爱校,求知求是”的校风,“明德明理,成己成人”的校训,“讲真讲善、育才育志”的教风,“习文习理,勤学勤思”的学风,时时激励着每一位成中师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办学规模
太原成成中学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化学、物理实验室各4个,2个生物实验室,1个生物标本室;新建了近百平方米的多媒体语音教室,装备了2个60座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多媒体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双向闭路电视演播系统和千兆校园网;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近300平方米的教工多功能活动室和校园快餐厅、5100平方米的体育馆及塑胶操场,它代表了太原市中小学教学设备的新潮流。
师资力量
太原成成中学有80个教学班,学生5000余人,拥有专兼职教师300人,其中学科带头人26人,骨干教师41人,特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69人。
历届英才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太原成成中学共培养了4位山西省文理科状元,遥遥领先于山西省的其他中学。其中,培养了3位全省文科状元,是培养文科状元最多的学校;培养了1位全省理科状元,是培养理科状元优秀的全省名校之一。
1980年高考文科状元
马晓光
毕业中学:太原成成中学
就读院校: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央对台办工作。
1983年高考文科状元
宋晓红
毕业中学:太原市成成中学
就读大学:北京大学法律经济法专业,在美国工作。
1991年高考文史类状元
赵华琳
高考成绩:总分534分
毕业中学:太原市成成中学
就读院校:北京广播学院
现任中央电视台工作。
2003年高考理科状元
黄悦
高考成绩:总分663分
毕业中学:太原成成中学
就读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在德国工作。
梁滨,男,汉族,1956年4月生,山西省孝义市人,1979年6月入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是我太原成成中学的优秀杰出校友。
马珂,国内著名制片人,代表作《让子弹飞》。
郝蕴,《决战太原》的导演兼制片人,此片在2009年荣获第27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高梓淇,上海戏剧学院2000级表演系本科中国内地演员,曾参演多部影视剧。先后接拍了琼瑶阿姨的《新还珠格格》,《花非花雾非雾》等。
刘星宇,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是清华皮划艇队的队员。现为中央电视台央视五套《篮球公园》主持人。
叶培隆,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山西广电当红一号男主持;调频FM940山西音乐广播金曲调频当红DJ,山西音乐广播活动专题部主任,《伴你回家路》主持人,活动策划执行。
所授荣誉
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带来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恢复高考以来,成成中学4次夺得山西省高考文科、理科状元,高考一次性达线率成绩突出,文科达线率稳居太原市榜首,被太原市政府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综合优胜奖”。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单位”、“太原市文明单位标兵”;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校男篮、女排不仅在省市比赛中连年夺冠,而且在华北地区女子排球赛、全国中学生排球赛中披荆斩棘,荣获第三名和第六名的骄人佳绩。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学校”、“山西省特色学校”等。
历时沿革
1924年
1924年9月,百余位北京高等师范山西籍毕业生发起创办了成成中学,首任校长为萧澄。最初的校址在西缉虎营民房,招收两个班。不久在坝陵桥新建校舍。
二十年代末
二十年代末,学校诞生了成中第一个中共学生支部,三十年代初,进步人士和我党党员武新宇(武汉三)、刘墉如(刘子堂)、张衡宇等到这所学校任教。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领导生进行斗争逐渐在这个学校掌权,使它成为三十年代我党在太原地区地下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阎锡山统治下由人掌握领导权的唯一学校。
1934年
1934年1月,中共山西省特委秘书处被敌破坏,党员教师张衡宇被捕,该校共产党员和太原的一些党员曾紧急地分散转移到各地去,只留下校长刘墉如一人在校坚持。担任成成中学教务主任的杜心源(杜春仁)转移到北平后,得知张衡宇在狱中坚贞不屈,未吐露丝毫实情,留在学校的校长刘墉如安然无事,有些离开的教师又回到学校教课。杜心源通过张柏园找到即将前去太原隐蔽的林枫,向林作了汇报。林枫和张柏园一起前往太原成成中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林枫接替杜心源的国文课,张柏园接替教务主任。林枫来前已了解了山西的政治情况及成成中学的情况,虽然没有同校中党组织发生横的关系,但彼此互知政治面目。林枫利用在这里的短暂时间,帮助刘墉如分析校中情况,总结“治校经验”。他认为成成中学有一批很好的革命师生,要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太原,保住这块革命阵地。教员工作和学生工作分开,教员要教好书,把学校办成有声誉的学校,教职员不要在学生中发展组织。学生的工作,由外面来的人做。不要轻易发动学潮,一定要保住人,把书教好。在必要时,指点一下,学生就起来了。林枫这些正确意见,刘墉如、杜心源、焦国鼐都很赞成。成成中学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活动几次出问题,已有这方面的教训。但是山西党组织受当时“左”倾思想影响,成成中学“教联”和林枫的正确意见,未被上级采纳,致使学生革命组织连遭破坏,革命师生屡遭逮捕。
1934年4月,杜心源通过上层关系回到成成中学复职,林枫离开太原。
抗日战争初期
抗日战争初期,一度成为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的所在地,党的高级干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都曾在这里居住、工作过,当时的成中实际上已成为在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部。“七七”事变后,广大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举校从戎,共赴国难,组成六百人的“师生抗日游击队”,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成中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被誉为是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一度在文水复校,并增设大学部改名为“成成学院”,为全国解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成中在太原复校,定名为山西省立成成中学。
1953年
1953年,学校与云山中学合并更名为“太原第三中学”。1992年,为了继承并发扬成中革命传统,为了永远纪念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的伟大壮举,在原成中老校友的倡议下,学校再次恢复“成成中学”校名。
1999年
1999年,根据市教委提出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原则,学校又与原17中合并,形成高、初中分设,共同发展的联合办学模式,为成中向全国一流重点中学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成赋
成成赋
郭家俞
汾水研墨,双塔是笔,掘儒家之精华,凝炼校训:“明德明理,成己成人。”值辛亥废帝,逢外敌猖獗,遭兵燹四起,乘共产主义初泽华夏,成成中学,立名建校。岁当垂髫,数名学子,问鼎两北①,独占三晋鳌头。源清渠正,浩荡至今。
仰敬天,俯畏地,中育人。七七事变,中华危机,放眼千里华北,难有一张课桌。泽东亲点②,举校成军。效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晋西北。仿终军请缨授命,长驱大青山。戮力同心,驱逐倭寇,芟除国难,苌弘化碧。
父子上,兄弟烈③,载史册。
沐新中国春风,宗旨如初。聚天下英才为师,打开鲁壁,热爱学生,亲于父母。学行知晓庄情怀④,舐犊之情,教做真人,化作美德。敞智慧促膝探讨,结晶校风:“爱国爱校,求知求是。”
积跬步,至千里,擎头旗。
看今日成中,绿树掩映校园,春意盎然。藤萝爬满学舍,生机勃勃。笑声润满课堂,一派和谐。杏坛执笔人,三尺讲台,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终日。辟雍握卷人,千里境界,志存高远,立雪程门,孜孜以求。
德智兼,体魄健,行无疆。
高山仰止,前贤当歌。景行行止,后生心往。虽扪参历井,然愚公移山。伤仲永不受,赞铁杵磨针。笑赵括谈兵,学时珍实践。今日成己,羔羊跪乳。他日成人,乌鸦反哺。
勿泥古,不非今,永变革。
谨奉传统,开今创来。嘶鸣此赋,刻石铭记。
农历庚寅年中秋
公历2010年9月
注:
①问鼎两北:北京大学,北洋大学。
②泽东亲点:毛主席亲自批准,成成中学全校师生组成“成成师生**游击队”。
③父子上,兄弟烈:游击队里有父子兵,有牺牲的阎氏三兄弟。
④晓庄情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关于“成成赋”的特别说明:写此文时参考了我校梁守撰老师先期写的“成成赋”,并引用了其中的一些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此赋。在这里我留下对梁老师的仰望。(郭家俞)
成成烽火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的号召,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列编游击第四支队。他们转战晋西北,参加了粉碎日军五路围攻收复七县城的战斗,完成了由学生向战士的转变,部队也由最初130多人增加到642人。1938年8月,四支队全体成员奉命随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工作委员会挺进大青山地区,共同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八年。在八年抗战中,先后有三百多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参加了察绥战役、绥远战役、绥包战役、平津战役等,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创造了中国学运史乃至国际学运史上的奇迹。